大学生一个月给家里要2000块生活费过分吗?

耐心的超人

这个取决于你的家庭经济状况。如果要我说,2000元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真的过分了。

有的人可能不服,跑出来给我算笔账,一天吃饭30元,买些零食和餐后水果,周末和闺蜜逛街买衣服,吃完饭看个电影,零零总总一个月2000也很紧张。

那我只能说,你给了自己一个高标准的消费门槛,要么你有个有钱的爹妈,要不然你就自己挣。

我是2012年在长春上的大学,当时我妈给我的生活费是按学期结的。一个学期(4个月)加上往返的火车票一共4000元。

我并不是出生在农村家庭,父母都在国企,从小在家里也是衣食无忧,但是并不意味着我要铺张浪费。

这个是我和父母协商后的结果。整个大学4年,加上每个学期的奖学金和平时兼职赚的钱,生活也过的很滋润,甚至在毕业时也有了自己的小金库。

我曾经在大学兼职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小姐姐,她家在义乌有着工厂,家里住着别墅,但是她依旧很节省,每个月的零花钱只有1000,也时常在外做兼职,兼职的钱全都资助给当时和她父亲考察时云南山村的一个小孩子。

毕业后就是当地支教。这样的精神更应该值得大学生们学习。

我们看到过许多大学生因为爱慕虚荣欠下高额贷款的案件,也听闻过因为攀比买iPhone手机而当街殴打父母的故事。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追逐潮流,购买奢侈品,使得许多大学生形成攀比心理,很多家长不堪经济重负。

总的来说,精神富有比经济独有更重要,这不是说要让你们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而是要让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多丰富自己更不是单单注重外表。


——END——

你大学时的生活费是多少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这个问题这样问,如果我生活在一个家庭,家庭好不容易凑够我大学的学费,父母每月只有3000。4000的收入。我要2000过分吗?

如果我生活在富商家里,我需要每个月像家里要2000的生活费吗?根本不需要你问吧。



看出来题主还不够成熟。问出这样的问题。家人给你的生活费肯定是计算过的。希望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根据现在大学生的生活费标准,我算过一笔账。按照目前的生活标准,早餐5元。中餐10元。晚餐10元。一天25一个月750。加上电话费。生活用品250元。一个月1000足以保证温饱。

一般1200-1500一个大学生的生活没有辛苦到什么地步,如果是有计划,每个月能存下一笔小额现金。这个标准都是学校食堂的标准。



大学生不能讲究攀比。很多人到了大学,看着别人各种花销眼红。我觉得自己有多大力气,拿多大的东西。别人比你花得更多,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赚取。

现在你可以下课去快餐厅打工,他们很愿意招聘大学生临时工。既然自己想要更好的生活就自己去努力。而不是让家里人来填充自己的欲望。

做出大学生该有的骨气。打工并不丢人,而且可以增加自己的社会体验。为以后毕业做铺垫。加油哦!


启画教育

题中有几个字很关键,“给家里要”,而不是“家里要给”,顺序一变,意思可就截然相反了。说心里话,每个月向家里要2000块钱生活费,对富裕家庭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就不是小钱了。

一个大学生,每月多少生活费合适呢?这个要看不同的城市。即便是在消费水平比较高的一线城市,2000元也是绰绰有余的。我儿子也在上大学,在河北省的一个三线城市,每月生活费才七八百元。每次给他钱,他都说用不了那么多。他说学校食堂吃的很好,菜价也不贵,每天20元吃饱没问题。我说这个没有自夸的意思,只是感觉一个大学生每月向家里要这么多钱,有点不太体恤父母。

我同学的孩子也在上大学,人家还是一个小丫头,正是爱美的年龄。同学讲,孩子基本没向家里要过钱,做做家教,帮老师做做项目,每个月都不止一两千的收入。同学家里条件很好,前一阵专门去学校看孩子,要给她留下几千块钱,孩子死活不要。同学跟我说起来,为孩子这么懂事还是很自豪的。

其实,大学有很多勤工俭学的机会,比如帮助窗口卖饭、发发传单、做做家教,如果孩子肯付出,每个月挣个几百块钱生活费还是不难的。做家长的,不要总是心疼孩子,不能要多少就给多少,那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作为孩子,也要体量父母,不能大手大脚的花钱。家里不差钱,要多少都没关系。如果家长只是普通的工薪族,要这么多钱可就有点不懂事了。


管理那点事

太过分了。要知道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一个月月收入才多少?!如果你家里特别有钱,每个月要2000元生活费也无可厚非。但是,你这么问,说明家里情况也不是特别好。

一个大学生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应该想方设法为家里减轻点负担,靠自己赚点钱,而不是在这里问出这样的问题。我真希望你问的是:有哪些适合大学生的兼职?



记得我上大学那会,一有空就会出去做兼职,暑假寒假也会找一些短期工。上学期间生活费几乎没问家里要过,毕业离校时还通过自己攒的钱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在大学期间,我做过传菜员,超市导购,发单员,商场宣传员。那时候虽然挣得不多,但是每周多出去几次,一个月的生活费还是足够的,通过兼职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提前适应、了解了社会。


在大学只要你想赚钱还是很容易的,尤其是现在,移动互联网这么发达,呆在宿舍不用出去,一天也可以赚不少。例如,你可以在悟空问题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这样既有收入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一举两得。你还可以申请几个自媒体账号,自己学着运营。或者当个电商导购等等。

网上可以赚钱的方法实在是太多了,就看你有没有那份心。不要总是一味索取而不懂得感恩和回报,也不要再问类似的问题了,早点醒悟吧。一个大学生只要勤快点,不去攀比,通过自己的双手还是可以过的很舒服的。


别怪我说话难听,我只是希望你能理解我的真心。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曾经也是一个大学生,我深知农村父母的不容易和心酸,那些年的学费都是父母辛辛苦苦一分一分精打细算攒出来的,能让顺利毕业真的已经很不容易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乡间行者』纪录农村生活变化,分享农村风土人情,传播农村民俗文化,带你从不同的视角了解真实的农村。


山西乡土

大一刚上大学,家里一个月给3000,农村孩子第一次来大城市,不认识阿迪耐克,也不懂iPhone,穿过最好的鞋就是我们县特步李宁之类的。每天都在食堂吃饭,第一个月用了1000不到。说句实话,那时候连淘宝都不会用。除了吃饭,基本没别的消费了。所以对我来说我觉得一个月钱多了,就问家里要1500一个月。

然而生活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二流大学的物欲横流和无数黑心的分期app让我大一第三个月就沦陷其中。因为想买虚拟游戏枪,我第一次接触到网贷,一个叫某分期的小卡片被发到我们上课的教室,上面写着买火麒麟一个月只用200多元,分6期。我看到时,瞬间心动了,然后注册了账号,我们学校一个负责代理的学姐,把我约到食堂,给我拍了手持身份证照片,帮我开通了账号。带着兴奋我分期买了一把火麒麟,每个月还200多块。欲望的深渊一旦打开,就很难关上了。我的信用额度越来越高,从1500到9000。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档。月总账单从千涨到万,家里从一个月打一次钱,到平均10天打一次。而我像入魔了一般,在外面租房,养狗,天天在朋友圈晒着令同学羡慕的生活。后来分期的账单越来越多,暑假家里找了个兼职,赚了5000块钱,堵上了口子,也没让家里人知道。大一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一年,还记得当时支付宝年账单到6万多。

大二我决定痛改前非,用压岁钱和平时爸妈多给的钱还清了所有账单,说实话,还清那一刻,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说话声音都比平时大。我卸载了网贷app,关闭了花呗和白条,告诉自己绝不能提前消费,欠下的总是要还的。想法虽然完美,但意志力在诱惑面前,总是被轻易割开口子。在同学之间的互相炫耀之中,我认识了阿迪耐克,认识了iPhone,一双鞋一千多块,手机分期24期,一个月300多。为了所谓的一毛钱不值的面子,我又一次开始陷入网贷分期的深渊之中,有时候刚打完生活费,还完账单,就剩100多块了。然后靠花呗艰难度日,无限循环。时间过得飞快,大二暑假,我又一次去兼职,这次挣了9000,还了一部分钱。

我爸妈从开始的毫不过问,到现在要生活费都要问清花在哪里了,老是怀疑我在学校谈恋爱,把钱都给别人花了。我是幸运的,也是可悲的。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好的爸爸妈妈,可悲的是我的青春就在这网贷无限循环之中过得支离破碎。今年我大三,马上就大四了。人真的会是在某一刻突然长大,在大学生活快要结束时我想起这几年的生活,有点心酸,也有点庆幸。直达今天,我还欠着白条1500和某分期几百块,不过也快了,暑假上2个月班,一次就还清了。

我这些事家里都不知道,他们是经历艰苦的人,他们觉得我爱慕虚荣,什么都爱和别人比,但出于对我的爱,所以钱也给的多。但实际上,我很多钱不是用在自己身上,都被这些看似少却高昂的利息吸的干干净净。这些像毒品一样的分期app毒害着我,毒害着像我一样的同龄人,把我们拉进欲望的深渊,不能自拔。有人说是我们自己蠢,我觉得也是,但是希望蠢过之后,我们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我不抱怨社会,也不抱怨别人,因为错的就是我。但是我希望所有像我这样网贷和习惯用花呗白条被提前消费鸡汤绑架的大学生们,能走出来。我们是来上学的,不是来攀比的。在我们这个年龄,穿一万的衣服和一百的衣服没有区别,谁在乎你现在怎么样呢?但是所有人都在乎你将来怎么样!


一只积极的猫

大学生一个月向家里要2000生活费过分吗?这个问题我们的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 如果你的家庭条件一般,父母没有固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话,一个月2000的生活费说真的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挺高的,你上大学你的年龄应该在20到25岁之间,你的父母也就是40到50岁之间,如果你的父母是在外面务工的话,一个月的工资顶多6000左右,每个月给你2000你的父母就剩下4000他们还有自己的生活开支,所剩下可支配的钱就很有限了,而且父母每年还要供你上学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现在很多大学生都不向父母伸手要钱了,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寒假,暑假自己赚生活费,有得甚至连学费都不用父母给,如果你是一个懂得体谅父母的,你就应该节俭一点,为父母减小压力。因为父母为了孩子读书真的不容易,可怜天下父母心。

2 第二种情况就是你的家境非常好,父母经商或者是国家单位上班的,每个月2000的生活费对他们来说做所谓,不用你找父母要生活费,你的父母会按时打给你,甚至会问你够不够用,这就是有钱的家庭。有钱可以任性,但是没钱我们也不能认命。

我们自己有手有脚,可以自己赚取生活费,不能让几十岁的父母还为我们的生活费而操心,我们自己赚钱也是为以后出身社会打下基础,能学到很多的社会知识。如果你的家境并不是很好,我希望你能不要开口闭口就找家里要钱,除了必要的开支,能节约的就节约。也体谅一下自己父母的不容易。

我们也会老去,也会为人父母,孝顺父母是我们最基本的传统美德。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用。谢谢!


小尹数码科技

中国大学生踏入社会头几年生存能力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来源充足,让已满十八岁的成年人不知道生活挣钱的不容易。相比其他西方国家的教育观念,有必要压缩大学生的生活支出。作为一名家长,无论家庭收入高低,大学生主动向家里每月要2000元,都是不合适的,过分程度如何与家庭收入情况有关。

职场老江湖都看不惯职场新人的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拈轻怕重,主要原因就是大学四年他们玩嗨了(当然也有一些学校学风很好),他们真的生活在“象牙塔”里了,玩游戏、旅游、谈恋爱、用名牌电脑、用豪华手机,大学四年就是用来“挥霍”的,不仅仅是青春,还是“家里的金钱”。踏入社会,要靠自己挣钱,头几年他们还真不习惯。为什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呢,进入职场角色比较快,工作比较能吃苦,舍得加班加点下力气,还是因为他们大学里就消费少、打工挣钱补贴,知道生活的艰难。

其实,我们要反证法就可以推导出大学生活每月2000元足够。如果你把大学当作学习的阶段,而不是吃喝玩乐的阶段,你的支付主要是学费、吃饭、必要的衣食住行、必要的人际交往。细分来看,学费和来回家的交通费用,肯定是家里出了,不在这2000元的范围。主要支出就是吃饭、穿衣、必要的人情往来。吃饭一个月1000元,穿衣和逛街、聚餐一个月1000元。按道理说,2000元是足够的。前提是,你把大学当作学习的四年。那么,你要玩游戏、谈恋爱、到处旅游、买名牌,甭说每月2000元,每月2万也不嫌少啊。

作为家长,我也知道在一线城市里上大学,每月2000元实在不多,也就是一个基本生活标准。现在的消费多元、品类繁多、诱惑巨大,苛责大学生抵挡诱惑也不有点苛求。但是,生活消费的攀比是无止境的,你2000元压力大,还有每月20000万的同学呢,还是开着直升飞机撒花的富二代呢。如果真的攀比起来,学生的心态全打乱了。

不管家里有钱还是没钱,都应该压缩和控制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每月2000元左右还是合适的。超过的部分,属于高消费,你愿意高消费你自己去挣钱去。打工、家教、做自媒体,你挣的钱不用补贴家里,你自己花就可以了。

当然了,大学四年还是以学业为主,打工赚钱就是一场人生实践锻炼,早一点接触生活的艰辛,踏入职场后,可以无缝隙对接职场生活。当然打工赚钱,也要注意自我保护,安全毕竟是第一位,不安全的打工宁愿不去。


职场火锅

这个问题不能绝对,先看家庭情况,二看这个钱是拿来做什么?

首先,看家庭情况,如果家庭收入还可以,每个月要2000元在大学里作为生活费,不是很过分,为何?现在的物价实在是高,已经过了一个月300元生活费的时代了,现在一个荤菜5元左右,一个青菜都3元,一个早餐起码要5-10元,中餐,一般两到三个菜,米饭1元,一个荤菜,一个青菜,就的8元左右,如果再加一个才,一般要超过12元,晚餐也是12元的话,一天就是34元左右;这还只是天天吃食堂,不能点外卖,不能出去下馆子的价格,那么一个月就是1020元,光吃饭,就要这么多,你说如果家庭情况可以的话,是不是可以考虑下;

如果家庭情况一般,很多同学会选择少吃荤菜,早餐一碗粥1元,两个菜包1元,早餐2元;中餐一个荤菜就够,打包回寝室加一袋榨菜,一元米饭,这样中餐就是5元搞定,晚餐也是5元,一天就是12元,一个月才360元,当然,这样的伙食,已经不能满足由于长身体所需的营养,长此以往反而得不偿失;建议,可以在课余时间,到食堂去做勤工俭学,不仅有点兼职收入,吃饭就算解决了,我们学校就很多学生都在食堂打工,无关乎家里的情况,只是实践下,挺好;特别是黄老师去打饭的时候,经常打满满的,吃都吃不完,每次看到他们在打饭,都得说,少点少点,吃不完会浪费;相信这样的家庭情况的孩子,一般不会找家里要2000元生活费,反而会把勤工俭学的钱寄给弟弟妹妹做为生活费,我怎么知道?因为我们班上就有学会是这样的,为了妹妹,一直在勤工俭学,他们的父母走的早,留下兄妹相依为命,哥哥品学兼优,后来考上了研究生,但是为了妹妹能安心读高中,而放弃读研;穷人孩子早当家。

其次,如果这个钱要来学校是用来挥霍,那确实不应该要这么多,很多人一来大学,就开始给别人养老婆,哈哈,不要吐槽我,也许养的是自己老婆,可是,你发现没,大学里谈恋爱,成本还是蛮高的;另外奉劝花钱大手大脚的同学一句话,你穿着名牌,用的奢侈,但是学习一塌糊涂,一般会被同学看不起;大学里,一般比的是成绩;

如果这个钱是用来报培训班提高自己,还是值得的,大学里有很多培训班,时间是靠挤出来的,利用大学的宝贵时光,多参加一些培训,多考一些证书,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专业技能等等,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你会感谢大学里勤奋的自己;那这个钱要的就不过分;

你们说呢?


黄老师聊大学

也许作为大学老师我有自己的有色眼镜,但我确实觉得管家里要2000块说实话挺过分的。

首先就花销来说,大学生一个月其实正常花不了2000块。

如果你已经住在学校宿舍,每个月认真吃学校食堂,一个月的伙食费基本每天20肯定可以吃得很好(早餐4元。中餐8元。晚餐8元。),加上一些生活费电费交通费,1000元绝对可以了。我不是说大学生一定要保持基本生活省吃俭用,但相信大多数毕业几年的过来人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大学的时光是非常宝贵的自我提升的机会。大学的生活可以丰富多彩,但大多数能够提升自己的途径其实并不会花费钱,反之很多物质享受其实可能会使学生分心。


其次父母完全没有义务给成年人基本花费之外的花销

有的同学可能说了,我不希望只是在学校内部生活学习,我为了增加人脉要出去吃饭,为了增长见识要去旅行,为了扩展实践能力去租房实习,这些都可能多多花销。我完全同意要自我提升的机会不是全部免费,但另一方面,我不认为这些应该,或者正当去管父母要钱。大学赚取奖学金和兼职工资的机会非常多,不仅能够补贴生活,更能够激励自己多方面发展。实际上,很多美国大学生,不仅生活费是自己靠各种机会赚取的,就连学费也很多是靠自己的能力赚的。我自己很惭愧大学本科期间的学费都是父母出的,看到身边的美国同学各种拿奖学金和兼职工资,就感觉到希望未来自己培养孩子要鼓励他也去从本科就更有金钱观念和各种生活财务逐渐独立的能力。

这个看法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家庭,我觉得是一样的

看到有一些答案给的理由是普通的农村家庭一个月收入不多,所以要2000生活费很过分。实际上我觉得不管是普通家庭还是富裕家庭,对孩子的培养都应该是以他最大的独立自主发展为重,即使家庭很富裕的家庭,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尽早转变观念去把自己当成成年人去规划自己的生活,包括学习职业和财务。而各位家长,也要相信孩子,在精神上支持鼓励关爱的同时,其实物质的支持已经微不足道了。


图书馆员丁丁

过分吗?我想你心底最清楚,你家里是什么样的情况、你一个月花多少钱、消费习惯和观念怎么样,这些你最清楚了。过不过分你得扪心自问。

我从大一开始到现在,我家里人每个月都给我打1000块,其中包括自己一个月里面所有的花销,比如换季买衣服、平时少不了的聚餐(后来少了很多)、电话费等等,一个月下来花在伙食费上面大概要750+,一个月也没有太多余钱。但是我很少没了就找家里要,有时候回去做兼职,周末去做一天两天,然后把兼职的钱拿来做想做的事情,比如买衣服什么的。

大学块毕业了,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大概在1200—1500(正常没有花费其他大项目)。家里一般都是给1000块钱,其余的不够的就自己去兼职或者做自媒体获得,当然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家里也不是很富裕的那种,普通的家庭,家里供我从小学到大学以及各种费用其实不容易,家里的收入也不是轻轻松松的,也是需要劳动才能获得,自然是不会大手大脚也不会有不良的消费情况。毕竟成年了,有些事情可以自己解决的就少找家里拿,适当的给他们减轻负担。

其实父母是挺不容易的,他们生养我们,供我们读大学接受教育,还要给我们以后的人生担忧,做子女的不应该不顾他们的感受,有时候打电话回去跟他们聊聊天,问候一下。不要每次钱快完了再想着打电话回去要钱,这是非常不好的。

都是做人子女的,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不容易,也应该开始慢慢接受自力更生的生活,不要一有事情就想找父母,能解决的自己尽量解决。如果自己不是大手大脚的人,在自己还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前,我认为少找家里拿太多的钱,可能你这个月的生活改善了,但父母的压力却要重了很多,做子女的,我们理解理解家庭,也养成好的习惯。

在自己不能完全自给的时候,我们可能适当的从父母那里获得一些小帮助,但你千万别以为是理所当然,没有人是应该理所当然的,他们愿意给你是怕你受到委屈,有时候我们也要理解体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