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提到江南,人们就会想到苏州和扬州?

明明

“江南”一词,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看来,有着不同的含义。从字面意思上看,江南即长江之南,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这里物产丰饶、经济发达、山青水秀、文化深厚。

关于江南,也有不少其他的理解。如江南是江南的丘陵地带,即洞庭湖、鄱阳湖以南,太湖以西的丘陵和盆地相间分布的区域;也有学者认为,江南是越过长江北到淮河,即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湖北宜昌以东直至大海,都是江南;而一些语言学者认为,长江中下游以南属于中国南方六大方言区,这个区域都可以看成是江南。

这些都是地理上的江南。其实,还有一个江南的概念,那是人们精神上的江南。正如白居易的《忆江南》里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对于很多人来说,江南便是人们心目中的“桃花源”,其中,江南的代表又是苏杭一带,尤其是苏州和扬州两座城市。

苏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唱不尽的吴侬软语,道不尽的缱绻风情,古镇上的叫卖声不绝于耳,石板路上的吆喝声流传至千年,有着“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无人不爱;至于扬州,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它处于长江的背面,但是它的历史源流、人文传承以及山水环境,都构建出了人们理想中的江南意境,正如唐代诗人杜牧所说:“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一只爱吃的小肥虾,带你领略美食背后的趣味与文化。^_^

虾吃

江南是中国最好的地方,放在世界范围内,恐怕也名列前茅,而苏州和扬州,还要加上个杭州,这几个城市则是江南中的江南。所以只要一提起江南,自然首先想到苏杭和扬州。

事实上,所谓江南,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范畴。杏花烟雨江南,这样撩人心弦的句子,只有江南的山水才配得上,也只有江南的文人雅客才吟得出来。有句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杭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北宋柳永填《望海潮》,其中有“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凡有井水处,皆有柳词”,这流行歌曲被金主完颜亮听到,便投鞭渡江,“立马吴山第一峰”,可见文人的忽悠多么有杀伤力?

唐人徐凝夸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那时的扬州就是销金锅,是世界上少有的大都会。连晚唐杜牧也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足见扬州也是一个“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

究其原因,一个字——“富”。由于优越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积累起来巨额财富,又带来如流的人潮,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风流文人的点染,苏州、杭州和扬州就成了江南的代名词。


小重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优美的诗句构成了人们对江南固有的印象:山清水秀、烟雨蒙蒙、小桥流水、婉约温润、古镇水乡、如诗如画。“江南”,顾名思义“长江以南”,自古以来河湖交错、耕地肥沃、人杰地灵、富庶发达,“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人们对江南赞美。提到江南,很多人自然而然都会想到江南四大名城,即扬州、南京、苏州和杭州,但是实际上扬州却位于长江以北。

“江南”指的那一片地区

广义上说,“江南”指的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而从传统文化意义上来说,“江南”指的是长江南岸的区域,特指以传统的江南六府(即苏州、杭州、松江、常州、湖州、嘉兴等地)为中心,并扩散到苏南和浙北。其实,从中国历史上看,“江南”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地域概念,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地理范围,比如隋朝江南指湖南、湖北一带;唐朝时江南就包括了江苏南部地区、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以及湖北、安徽两省南部的广大地区;清代时包括当时的江南省(现江苏和安徽两省)以及江西、浙江北部。所以说,“江南”是一个变化的区域概念,只是从文化和风俗上看,传统的江南六府为中心的“小江南”地区,因为独特的区域文化和历史,逐渐发展成今天人们心中“江南”的特定形象。

地处长江以北的扬州算不算江南

由于“江南”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伸缩模糊的概念,所以在“小江南”以外的地区是不是属于“江南”范围一直存在着争论,这种争议就包括江南四大名城中的南京和扬州。

从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域看,现今扬州市应该属于江北地区,但是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扬州”并不是现在扬州,而是一个面积更广泛的区域,像南北朝时期的扬州府就横跨长江南北,将古代的扬州称为“江南”也就不稀奇了。同时,扬州作为运河重镇,不仅是商品集散地,也是重要的商埠码头,无论是隋炀帝下江南赏花,还是乾隆帝下江南视察,都会在扬州停留。而文人墨客在描写江南时,往往也都会提到扬州,比如“秋尽江南草未凋”、“落魄江南载酒行”等诗句。在扬州鼎盛之时,繁华富庶,歌舞升平,聚集了来自全国的达官显贵、文人商贾,从文化风情上来说与地处江南的苏杭相通相似,甚至可以说那是的扬州是江南的代表。

不过,当清军入关之后,扬州悄然发生了变化。当时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下,清军攻破扬州后,对城内居民展开了长达十天的屠杀。在此之后,扬州城内人口空缺由来自北方淮河流域的居民填补,最终扬州开始淮化,语言也逐渐演变成江淮官话,江南文化逐渐式微。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南京身上。所以说,扬州虽然地处江北,但是历史传承和遗留还是江南文化,只是因为时代变迁,让它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和融合。

总之,作为江南的代表,无论是地处核心地带的苏州、杭州,还是处于江南与江北过度地带的南京、扬州,都是历史上“江南”文化的代表,当人们提起江南,首先想到他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任何关于斯里兰卡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我是“最懂兰卡旅行的人”:斯里兰卡小妞。


斯里兰卡小妞

“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地位从唐代就开始确立,而苏州的江南风光尤为有特色,在影响力上较广。

这样的观念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唐宋时期,江南水运发达,物产丰饶,商业物业繁荣,很多人在此汇集经商,京杭大运河南北通道打通,让更多人来到南方。

而当时的苏州,扬州是鱼米之乡,风景秀美,美女如云,更是吸引到了文人骚客在此,于是便创作了非常的多的诗文书籍歌戏,广为传唱,让人很容易想到苏州和扬州。

当然在今天看来,所谓的江南是指长江沿岸,范围相对要广,不单单是苏州和扬州。还包括了江浙上海安徽等等,江南的特色在于山环水绕,青白建筑特色。


特区快报

扬州之所以被称为江南,是从文化方面说的。南京苏州杭州本身就在江南。

“江南文化”的概念并不等同于“吴文化”。江南文化包括金陵文化吴文化等多方面。但是它本身有区别于北方文化的特点。

所谓“文化认同”,不应该狭隘地认为抵制“异己文化”。网络上流行的大吴斯坦情结,其实就是江苏省内地区歧视的根源。


乐如故

长江以南,称为江南。江南包括: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浙江、中国琉球群岛、中国越南省、江苏省的一部分地区、安徽省的一部分地区、四川省的一部分地区、湖北省的一部分地区、重庆市的一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