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蔚来es8交车了,交了10台!

最近,蔚来又上头条了,这次是首批十台ES8正式交付。仔细想来,蔚来ES8宣布“上市”至今已经快半年了,再不能实现交付的话就很难洗白其“PPT造车”的身份了。

无论如何,在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也算赶上了5月份的尾巴,蔚来首款纯电动SUV蔚来es8终于开始正式“小批量交付”。

量产是互联网造车的行业大考。冲在最前面的蔚来,现在似乎正深陷困局之中。

导致量产出现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一般来说,规模生产一批车,需要解决数千个问题。大到三电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小到油漆、轮胎、空调、座椅……每一个零部件后面都牵扯到一整条供应链,其中的复杂性,极容易被缺乏造车经验的互联网人低估。踩到任何一个坑,最后都会反馈到时间和资金成本上。

蔚来的首款量产车,与江淮合作,在江淮打造的全铝车身工厂中生产。这让外界对江淮制造工艺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出质疑。

不过量产出现拖延,引发的结果可能是塌方式的。预定用户对车厂的信心及品牌好感度可能会降低,导致订单减少或退订率增加,供应商的持续供货难以保证,量产危机进一步扩大。接下来,资本的信心也会随之动摇。

今年2月以来,蔚来陆陆续续传出上市的消息。5月26日,彭博社报道,蔚来汽车已经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文件,或将融资约20亿美元。蔚来官方对此未予置评。

然而,如果蔚来以现有估值在美股上市,很难受到投资人的热捧。美国投资人对标特斯拉给蔚来估价,蔚来车还没规模生产,只会让投资人把目光聚焦在高昂的成本、管理和市场费用上。

自2014年7月成立起,蔚来已经历4轮融资,估值约40亿美元,这个价格,对于一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已经有些过高。而无论是对既有股东,还是潜在投资者而言,蔚来都需要用量产表现支撑起当下的高估值。

在这一点上,初创车企们的老师特斯拉,至今也尚未爬出大众车Model 3的生产炼狱。去年第四季度,Model 3仅交付1550台。在量产Model 3的一年时间里,特斯拉的股价下挫了28%。

可喜的是,一周前,马斯克在内部信中提及,Model 3的产能已经爬升至3500台,有望6月实现5000台的目标。这个目标,后续虽然还可能继续推迟。但美国市场的消费者和投资人,直到目前仍然尊重这个创造者和传统汽车行业的颠覆者的贡献,对其多次拖延的量产计划保持容忍。

可中国市场,答案我们就很难预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