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清军将士被埋在日本,碑上刻2个侮辱性的字,100年里无人问津

战争,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无法避免的一个字眼。中国在强盛时南征北战,占领了许多领土,而中国在衰败之际,也被其他国家侵略,又会割让许多土地。其实,战争就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然而无论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都避免不了人员死伤。在原来,战争死的人就会被“遗弃”在战场上,或者集体坑埋。现在,人性主义比较强烈,各个国家都设置有专门的外国人墓地,主要是战争年代战死或是被俘虏的客死他乡的军人士兵们。像在朝鲜、越南等地会有中国军人陵墓,当然在中国也会有其他国家军人的陵墓。只不过,在日本的陆军墓地中埋葬着十位中国军人,他们在日本并没有得到善待,而且国人都不知道他们,故而多年来无人问津。

这十人的墓地分别位于大阪和广岛,其中6名清军将士被埋在日本大阪。在这六位中国军人墓地旁边是日本军人的墓地,而且在他们的墓碑上有明显的凿动痕迹。尽管年代已久,却也能依稀辨别出字迹,这六位军人分别是刘汉中、西方诊、吕文凤、杨永宽、刘起得和李金福。他们已经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但是我们会记住他们的名字,没有忘记他们的贡献和牺牲。据考证,他们碑上刻2个侮辱性的字,“俘虏”二字曾经被刻在他们的墓碑上,用来显示日本人的“英明神武”和“所向披靡”。

但是后来这些字迹被抹去,大概是在二战结束,日本投降之后。可能是在战败后失了原来的底气,害怕被战胜国的中国人发现后,再次对日本不利。于是,日本欺软怕硬的本性昭然若揭。在谈起为何会有中国的军人在日本时,人们推断应该从甲午战争说起。当时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我们都知道在最后是丁汝昌带领着大军自杀殉国,但是必不可少的会有一些被日本军人带走的中国军人,后来就成了俘虏。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清政府治理下中国人太懦弱,其实不见得。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威海卫战役中,大部分的军人都身受重伤,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誓死抵抗日军侵略。

被日本人俘虏的中国军人们大多是身受重伤但未致死,是日本人为了宣扬国威才带回国的。在日本的史书里也有刘汉中的记载,说他在被带到日本后,不久就重伤身亡,年仅23岁。其实他们都是不得已才去的日本,他们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是保卫国家,为了军人的荣誉与尊严,还要求日本人在他们的墓碑上刻上自己的官职。他们不仅没有给中国丢脸,还是中国的骄傲,他们是英雄。不管历史过去多久,他们都会被记载在中国的历史里,也会被万千的后世所歌颂。唯一让人心痛的是,100年里无人问津,他们在异乡孤独着,没有人知道他们,也没有来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