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名将(八):徐达-从放牛娃到得力干将

大帅徐达传下军令,霎时间,鼓响三遍。接着,就见满营众将,环佩叮当,簪缨乱颤,盔明甲亮,挂剑悬鞭,簇聚到中军大帐。

----单田芳评书《大明英烈》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徐达小时候家境贫寒,与朱元璋一块放过牛,两人从小就很要好。看了开篇《大明英烈》中的描述,徐达可以说是非常的威风了,尤其是说书人特有的语调讲出来,如身临其境,那么这位朱元璋的老乡、少年时代的好伙伴,是怎样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代开国将领的呢?又是怎样逃过朱元璋的索命追杀、得以善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1353年夏天,朱元璋回到家乡招募士兵,徐达积极响应,应募参军,在朱元璋手下当了头目。朱元璋知道郭子兴成不了大事,他就想打出濠州城,开拓新地盘,发展势力。1355年徐达因攻打和州(今安徽和县)立下战功,被提升为镇抚。从此徐达开启了南征北战的模式,攻克了平城、攻占集庆、进攻淮东地区,北伐灭元,进攻中原,可以说是无往不利。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明,年号洪武。任命的左右丞相,一个是李善长,一个就是徐达,徐达兼任太子少傅。1368年9月,徐达指挥大军进入山西。11月,元军进犯大同,被徐达击退。洪武十四年,徐达又率军出塞,一直进至黄河最北端,大破元军,凯旋而归。开国功臣徐达从洪武四年镇守北平,此后10多年间,数次率兵出塞,使元朝残余势力不敢轻易南下,有效地保卫了大明的北方边界,朱元璋由衷地称誉徐达是“万里长城”。

朱元璋的疑心很重,对开国功臣的屠杀堪称历代皇帝之首,除了开国初期病死的常遇春,中期病死的徐达之外,其余功臣几乎全部不得善终,几乎全部被朱元璋杀死。原来徐达除了谦虚谨慎,战功卓著外,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忠诚正直,爱憎分明,不结党营私。朱元璋曾在朝堂上当着群臣的面称赞徐达说:“受命率军出征,取得胜利凯旋归来,一贯不骄不傲,女色无所爱,财宝无所取,公正无私,像日月行天一样光明磊落,大将军就是这样的人啊!”徐达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配享太庙,名列明朝开国功臣第一。

智勇双全的徐达将军你喜欢吗?《打金枝》是晋剧中的名段,那你知道吗?剧中的汾阳王郭子仪可是位戎马一生的军事家哦!期待了解。

英国是最早拥有校服的国家,校服的历史长达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