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跟人开玩笑:足下配马乃作驴 刑部侍郎回怼:你是煮熟狗

要说起武则天时期朝廷第一红人,不是张昌宗张易之,也不是武三思武承嗣,而是后来被称为“神探”的狄仁杰,因为张氏兄弟虽是入幕之宾,但是也只能在后宫打转,最高的官职也就是春官(礼部)侍郎、司卫少卿、控鹤监内供奉、奉宸令、麟台监这样的闲职,狄仁杰敢当着武则天的面剥下张昌宗的集翠裘丢给家奴穿上,武则天也只是讪笑无语。而武家那几个不成材的子孙,被狄仁杰一句话就说丢了继承人资格。而狄仁杰要想让谁当宰相,武则天就得下委任状,比如后来推翻武周的“五王”,基本都是狄仁杰埋下的暗子。

电视剧里演的狄仁杰是一个威严庄重的胖老头,而在真实的历史中,狄仁杰也挺诙谐的,虽然不会一有事就问“元芳,这事你怎么看?”但是他说起话来也经常会暗藏机锋,甚至狄仁杰也有“不厚道”的时候,拿人姓名开玩笑,结果被怼没词儿了。其实在隋唐时期,似乎言语争锋也是文人最喜欢的日常消遣,比如大胖子国舅长孙无忌嘲笑很瘦的弘文馆学士渤海县男欧阳询:“耸肩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结果被欧阳询笑了回去:“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缘心浑浑,所以面团团。”唐太宗李世民在旁边都有点挂不住了:“欧阳学士,这样说皇后的哥哥,你就不怕传到后宫去吗”

当年武则天想造一个大佛像,但是手里又没有多少钱(除了清朝,皇帝的“工资”都是固定的,跟国库是两码事),于是就想“集资”,并号召天下僧人每天“捐助”一个大钱。要知道武则天执政的一斗米也就是两到五个钱,和尚们虽然很富有(好像历朝历代穷了谁也不会穷和尚),但是他们不会自掏腰包,肯定要把“捐款”转嫁给佃户(寺庙是当时的大地主)。于是狄仁杰开始在武则天耳朵边念秧儿:“伏法无边,但是却不能招来小鬼来打短工,这活儿还得人来干;神仙无所不能,却不给咱们扔下点砖头瓦块,建筑材料还得从地下弄……”弄得武则天哭笑不得:“你这老头真聒噪,这大佛咱不建总行了吧?”

狄仁杰戏耍张昌宗可能是上了瘾,又去“欺负”同僚卢献。这个卢献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常州刺史卢幼孙的长子,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考上了进士,最后还当上了文昌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曾跟狄仁杰一起当过秋官(刑部)侍郎。

狄仁杰这个刑部侍郎看完案卷拿卢献的姓氏开玩笑:“卢侍郎您这个姓要是和马配起来,那不就是个驴吗(足下配马乃作驴)?”卢献翻翻眼皮:“把你的姓一劈两半,还是两条狗呢!”

狄仁杰洋洋得意:“这你可说错了,我这个狄字是反犬旁加一个火字。”估计卢献的“二狗”说是给狄仁杰挖坑呢,一听狄仁杰这么说,马上接茬:“犬边有火,乃是煮熟狗!”

《朝野佥载》和《启颜录》记载到这里就结束了,估计是狄仁杰被怼没词儿了。其实狄仁杰也可以把这个玩笑继续下去:“狄是煮熟狗,那献兄岂不是南边的狗?”

笔者记录这段趣闻,是因为今天是周末,找点野史稗钞让读者诸君放松一下。庄严方正的神探狄仁杰也有诙谐幽默的另一面,而在谐谑中输了,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笔者在单位经常跟人开玩笑,也经常输,有时候输了比赢了更快乐,因为那是大家拿你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