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用印章?

槐--等待春天

考古学家有说,最初的印章出现在夏商周时期,但是因为一直没有发掘到实物所以具体时间也无法论证,但是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印章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使用了。


起初的印章是作为商业交流活物的凭证,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在货币还未出现前,我们古人的生活方式是以物换物,那么给自家的活物印上凭证的法子就出现了。



后来到了秦朝,嬴政统一中国后,印章就大范围的使用了,皇帝有,臣民也有。阶级之分还是有的,比如皇帝用玉,称玺,臣称印,不能用玉。


题主你问签名不可以吗?

是可以的,但是印章的作用不仅仅是落在书画上,书画方面的印章从六朝时期才广为流传。



其实最早期的时候,印章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皇帝的身份是与其他人不同的,而臣子之间也有身份地位,这种制度主要是表现在官制、地位。

比如说,《汉官仪》中规定得非常详细,不同职位的人群,印章的称谓不同、材质不同、钮制亦不同。


而且对于官员们的印章通常都是随身携带的,作为“执信”,官员离任或亡故,官印要收缴的。



赋税的凭证也是印章的一大作品用,在古代存在着商业活动,尤其是发明了货币之后,那么在商业活动贸易往来中应用印章,作为凭信常见古玺印中“南门之玺”、“勿征关玺”等,皆为关邑通行用印。


还有一点就是最开始的印章是没有印泥的,在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之后才没有继续使用封泥。


纸帛的发明虽然是在汉代,但是实际上大范围的运用是在西晋之后了。那么在之前的朝代呢,官方文书一般是写于竹、木简上,先用绳索扎紧,在绳结上封一泥块,把印章盖在泥上,压出印文,作为对方验收时的凭信。这种封物的沙己央,称为检封、封泥亦或泥封。


而到了六朝之后,书画方面的印章油然而起,古人篆刻印章都是手工制作,无法制作两个一模一样的印章,在另一个层面比签名更有防伪的作用。


这么说你懂了吧,从古至今,印章可谓一项重要的发明。



东家APP

要知道古人为什么用印章,就应该知道印章的作用与意义,是何种身份可以有印章?不同身份的印章如何来命名…

春秋战国时代盛行的印章(玺印),到了秦始皇便把帝王专用之印命名为“玺”,官员之印为“印”、“章”…魏晋时代印稍大,而隋唐以后官印和私印分开,武则天把帝王之“玺”改名为“宝”。


宋元时期以后,印章的形式更是繁多,材料不仅是以前的铜、金、银和玉,又加入不少的木、石、琉璃、砖等材料,名称也按身份分出玺、宝、印、章、戳、押…



白银山翠云斋

在回答印章的作用之前,先要了解印章的起源。就目前考古材料证实,我国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印章,而普遍使用印章当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外交家苏秦,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兼佩六国相印。《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封为汉寿亭候,后有“关云长挂印封金”的故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的使用进一步扩大,印章成为证明当权者权利的法物。

燕枝女印(汉代)

秦始皇专门设置了掌管印章制度的“符节令丞 ”,规定“天子所佩曰玺,臣下所佩曰印”。玺,可用玉质。印,只能用铜。秦始皇的玉玺就是用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刻成。可惜的是此玺到五代十国的后唐时不见了踪影。印章中的官印无疑起着权威作用,“无玺书,则王言无以达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于所属”。可见皇帝的圣旨,没有玉玺无效,政府部门没有印章的文件,不被所属部门认可。官印中尚有“急救章”,因军中官职急于任命,现铸印来不及,只好仓促凿印。说到印章,封泥与其有着密切关系。地方向中央上报的奏章,为了保密,将竹简捆好后,用泥团糊住,再在泥团上钤上印章,最后用火将泥烤干。批阅人在看文件之前,先验封泥,看是否完整,封泥完好,敲掉后方审批文件。

封泥

除了官印,尚有私印。私人印章除了姓名外,还有不少吉祥语。私人印章的作用主要是取信的凭证,最典型的当属书画上的用印,藉此证明书画的作者。


文物鉴定专家邢捷

印章起初用于文书(或信物或制品等)防伪和赋予效力的鉴证。古人语:签字画押~不仅要签下自己的名字,也要按下“掌纹”以防伪造。印章特别是铜印因普通人难以获得,而具有防伪能力。在有纸张之前,印章就已经存在了。印章并非与如今日的篆刻印章活着公章等完全一样,而是印在纺织品或动物皮革等能够书写的材料上以使文字具有法定效力防伪。对一些封存和密封保密的文件和物品,泥封、蜡封等措施加盖印章起到上述作用。在产品上加盖印章,可以起到商标的作用,也可起到质量追溯的作用。随着后世绘画的兴起,印章特别是闲章又具有了艺术装饰作用,并独立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先写这么多,呼呼了。


吉用时代

在最开始,印章的一大功能就是作为凭信使用。为了方便携带,这些印章个头都不大,上面还有穿孔,可以随身系带。印章使用相当广,皇帝处理国事使用玉玺,文武百官使用官印,布衣平民日常往来也可以使用私印。

早期的印章都是铜制,随着印材的发展,可以用来刻印的就多了,比如玉、金、银、象牙、翡翠、犀角、寿山石、青田石等。甚至我们日常生活中,南瓜蒂、核桃等,都可以用来篆刻赏玩。


听雨堂艺术观察

首先,我认为印章在古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印章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集实用与玩赏于一身。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吁在,方寸间充分体现了古人超凡的智慧、精湛的雕刻技巧。

印章,又称为图章,古人称“玺”。如《小尔雅》上载:“玺谓之印。”及东汉蔡邕《独断》曰:“玺者,印也。”秦朝前,无论尊卑印章都泛称为“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章专称为“玺”,臣民只能称“印”。

可见印章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小蝶日记本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