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弟弟贪财贪色,孝文帝警告他不得善终,他反而生出不臣之心

这个系列,我们讲一讲北魏孝文帝的几个兄弟的故事,讲讲他们都是怎么死的。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春的正月,孝文帝拓跋宏下诏,把姓氏“拓跋”改为汉姓“元”,比如孝文帝原本名为拓跋宏,此后改为元宏。

孝文帝元宏一共有六个弟弟,分别是咸阳王元禧、赵郡王元干、高阳王元雍、广陵王元羽、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

这其中元禧的年纪最大,所以食邑三千户,其他五人食邑两千户。

孝文帝认为,过去,北魏皇室宗亲的婚姻都太随便、太滥,所以几个弟弟结婚时,他精心为他们挑选官宦人家的贤良女子。

比如给元禧娶的是颍川太守李辅的女儿,给广陵王元羽娶的是骠骑谘议参军郑平城的女儿,给元雍娶的是中书博士卢神宝的女儿,元勰娶的是廷尉卿李冲的女儿,元详娶的是吏部郎中郑懿的女儿。

从这些人的名字来看,似乎都是汉人,这符合孝文帝要让北魏融入中原文明的规划。

元禧,字思永,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被封为咸阳王,加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大官。出任冀州刺史,以后担任太尉。孝文帝临终之前,委托元禧辅政。

咸阳王元禧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贪财,一是好色。孝文帝知道弟弟的问题所在,几次当面提醒元禧,但效果并不好。

有一次孝文帝对元禧说:“我观天象,看到了逆谋之气,会应在你身上。将来你会谋反,但最终失败,你自己因此受难。所以,我现在不会处置你。”

孝文帝的话,与汉高祖对吴王刘濞的一番训诫非常类似,既像一种预言,更像一种警告。

孝文帝死后,元禧感觉没有了束缚,自己可以放心大胆地索贿受贿。

好色,几乎是元禧兄弟们共同的特点。这方面元禧的表现比较突出,可能与他的地位也有关系。元禧身边已经有几十个姬妾,依然不满足,依然四处搜罗美色。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孝文帝病死,皇太子元恪即位,就是宣武帝。拓跋家族的许多人都有一副好容貌。宣武帝也是一样,风度好,举止端正,喜怒不形于色,为人大度,性情节俭,种种方面都符合君主的标准。

宣武帝对叔叔元禧的品行极为不满,登基的第二年正月,宣武帝宣布亲政,把实权掌握到自己的手里,他在太极殿会见群臣,让太尉元禧做了太保,广陵王元羽做司空。

宣武帝的做法让元禧感觉不安,生出不臣之心。

元禧的岳父李辅做过中书博士,李辅的大儿子李伯尚在当时很有名气,做过秘书郎,孝文帝曾经称赞他是李家的千里驹,让他做了通直散骑侍郎,负责撰写《太和起居注》。宣武帝时,李伯尚兼任给事黄门侍郎。

元禧与李伯尚密谋,打算害死宣武帝。有一次宣武帝到小平城巡视,小平城在北魏的旧都城平城的南边,相距约一百里。元禧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动手,经过一夜的犹豫,终于没敢行动。

宣武帝在芒山中休息,睡在一座高塔之下。元禧派出另外两位同谋,一个名叫符承祖,另一个名叫薛魏孙,准备趁机下手杀死宣武帝。动手之前,符承祖对薛魏孙说:“据说,杀死天子的人,身上会生出癞疮。”

这种说法让薛魏孙又害怕又厌恶,不肯对宣武帝下毒手,元禧的又一次谋划流产。

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