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中国”怎么写?陕西宝鸡出土的何尊会告诉你

提起中国,大家知道她是咱们国家的名字,那么历史上最早出现“中国”一词是什么时候,也许大家都不知道了,目前所知“中国”二字首次以词组的形式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何尊铭文中,距今已有 3000多年。那么,何尊青铜器是哪里来的呢?

1963年6月,宝鸡县贾村镇贾村村民因陈堆家老屋住不下,就租了隔壁陈乖善的两间房子住,院子后面是个3米高的土崖。当年8月的一个雨后的上午,陈堆家的后院土崖因下暴雨坍塌了一块,陈堆发现土崖上好像有亮光,于是就和妻子用手和小镢头刨,结果在坍塌的土崖上刨出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青铜器。陈堆把这尊青铜器藏在家里。

第二年,陈堆夫妇离开宝鸡前,把这文物送给哥哥陈湖。1965年赶上自然灾害,陈湖家里饿得吃不上饭了,拿出这文物卖给废品站,获得30元。废品收购站的师傅也不懂文物,便将这个铁疙瘩与其它废铜烂铁存放在一起,准备送冶炼厂。

说来也巧,前脚陈湖刚走,宝鸡博物馆一位干部路过废品站,发现陈湖卖掉的文物造型庄重,见其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而富有变化,出于职业习惯,感觉这应该是一件比较珍贵的文物,他立即叫来馆长一起看,大家确定这是青铜器,专家们凑钱拿出30元买下来,美滋滋带回了博物馆,这是宝鸡博物馆1958年成立后收藏的第一件青铜器。

文物专家发现该文物底部铸有12行、122字的铭文,其中有“宅兹中国”一句,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为目前所见出土青铜器中最早发现有“中国”一词的文字记载,这也是考古学界公认的观点。只不过,何尊上“中国”二字的意思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二字意思不同。

该文物记载的是西周时期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训,是西周时期一个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上面铸的是饕餮[tāo tiè]纹,专家就给该青铜器定名为“何尊”。

最早的“德”

何尊还是第一个出现“德”字的器物。何尊之前的器物,无论青铜器还是甲骨文,都”德“字无心。在这之前,无论是表示得到还是表示道德,全部是无”心“,全是“得”。何尊之后的铭文,表示道德的有“心”,表示其他如人名的无“心”。证明了周王朝以德治国的理念。(《易中天中华史》)​

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2002年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全国有64件国宝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出“何尊”是其中之一。

​​

时至今日,“何尊”仍保存在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内,供游人观赏。尊内所铸铭文“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中出现,这是中国人应该铭记的一件大事,其价值连城,重若千钧,举世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