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步兵神炮, 老兵五公里的噩梦, 82无后坐力炮

82mm无后坐力炮是解放军装备的一种经典武器,82mm无后坐力炮型号有65式和改进型78式,统称为82无后坐力炮,简称"82无”。82无后坐力炮可以说是继107火箭炮后又一种解放军的经典武器。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82无后坐力炮班(组)合影

82无后坐力炮在解放军中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北方珍宝岛反击战时防过苏联坦克(去晚了没赶上战斗),南方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打过越南火力点,汶川地震时打通过唐家山堰塞湖。不过对于和平时期的82无后坐力炮手来说,最深刻的记忆估计就是5公里越野了,扛着25.5公斤的82无后坐力炮进行5公里越野的滋味,估计82无后坐力炮的一炮手和二炮手深有体会。

65式82mm无后坐力炮

82无后坐力炮中的65式在定型的那个时代绝对是一门非常轻便的无后坐力炮,仿制于美国M20无后坐力炮的56-2式口径只有75mm,但炮身的重量为34公斤(56-2比M20已经减重很多了),而65式的炮身的重量仅为21.5kg,65式82mm口径的威力和破甲能力远高于56-2式,虽然同时期的古斯塔夫M2无后坐力炮重量只有14.2公斤,但两者在射程、精度、威力上不是一个量级(那时的古斯塔夫只能算是一个RPG的加强型)。后来65式的改进型78式加强了射程和破甲能力,改进了结构使得78式更加便于操作,不过78式的重量有所增加达到了25.5公斤。

78式82mm无后坐力炮

1965年定型的65式82mm无后坐力炮虽然性能很好,不过当时批量生产的65式82无后坐力炮全部用于援助越南,解放军依然大规模生产和装备的是56-2式75mm无后坐力炮。1969年爆发的珍宝岛冲突中,解放军的56-2式无后坐力炮和56式40mm火箭筒对苏联的T62坦克无法有效杀伤,造成了“T62恐慌”(我们缴获的T62是被反坦克地雷炸毁的),解放军紧急调来援助越南的82无后坐力炮到珍宝岛前线参与防备。直到1972年82无后坐力炮才开始大规模生产装备解放军部队。

向领导展示的82无后坐力炮

1979年开始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让82无后坐力炮对那个它曾援助过的国家的战争中大放异彩。作为营级支援武器的82无后坐力炮被大量下放到连,成为了前线基层连长手中的宝。由于基层部队手里的40火箭筒精度和威力不足,82无后坐力炮成为了基层部队主要火力支援武器,82无后坐力炮小组经常跟随攻击部队前进,肩扛82无后坐力炮抵近射击,打击前线越南军队的防御工事和火力点。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82无后坐力炮让炮手和基层连排长玩出了花,在很多战斗中,解放军使用的82无后坐力炮创造了恐怖的70%以上命中率(导弹都没这么准),无后坐力炮不使用三脚架,肩扛发射等各种发射姿势,对于解放军来说都是小意思,由于越南和中越边境地区丛林遍布,武器射界不佳,解放军甚至还有无后坐力炮上树打法。

82无后坐力炮上树

进入90年代后,解放军在无后坐力炮轻量化和火箭筒之间,选择了操作简便,成本更低,便于生产,威力更大的重型火箭筒成为了营连火力支援武器,取代了从抗美援朝就开始在解放军中服役的各型无后坐力炮,82无后坐力炮在新世纪后就开始逐步被重量更轻的PF98火箭筒取代。2008年汶川地震时,老当益壮的82无后坐力炮再次披挂上阵,某工兵团使用82无后坐力炮向堵塞了导流明渠的礁石射击4发弹,全部命中并摧毁,保证了泄洪工程的顺利实施。虽然解放军已经逐步退役了82无后坐力炮,但由于82无后坐力炮普遍比其他国家无后坐力炮轻便,比82无后坐力炮轻的古斯塔夫太过昂贵,而且射程还没82无远,更轻RPG7准头和射程更差,性价比很高的82无后坐力炮依然被很多国家和组织大量使用。

汶川地震时,82无后坐力炮打礁石

身为解放军的经典装备,82无后坐力炮的各种魔改肯定是不会少的,为提高机动能力,82无后坐力炮被安装到了各种载具上,甚至被装上海军的一些轻型舰艇,我国军工人员还改进了一种四连发转膛82无后坐力炮(类似转轮手枪供弹结构)。

可以连打四炮的偏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