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民族之妻,却遭43年的汉奸骂名,10年牢狱,最后选择自杀

我们都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残酷的真正含义?

在民国时期,张爱玲、丁玲和关露并称为“旧上海三大才女”,都说红颜薄命,对于三大才女之一的关露而言,命运何止一个薄命所能记载的。

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身为才女,心系国家,两度以特工身份参加了重大任务,而正是因此, 她的一生背负上了才女、汉奸、特工三重身份,抗战胜利后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耀,反而身陷囵圄,43年的汉奸骂名,10年牢狱,在最后得到澄清后,选择服用安眠药自杀了。

关露,原名胡寿楣,又名胡楣,1927年至1928年,先后在上海法学院和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学习。1930年初,第一篇短篇小说《她的故乡》发表于南京《幼稚周刊》,先后创作了《太平洋上的歌声》、《新旧时代》

关露除了创作之外,还翻译了高尔基的《海燕》《邓肯自传》等许多日后广为人知的优秀作品,而那首流露着健康豁达情怀的《春天里》,更为她赢得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喜爱。那时的关露激情澎湃,面对日寇的侵略,她大声疾呼:“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这般爱国的才女,赢得了“民族之妻”的称号。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参加上海妇女抗日反帝大同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加入“左联”。改变关露命运的两个转折点,得从她担任的2次特工身份说起。

1939年底,这位上海滩著名的才女,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了,而当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汪伪特务头子家里的红人。据43年后的档案解密透露,当时的关露已是我党地下党员了,接了一个严峻的任务,就是打入“76号”。摸清汪伪政权特工头目李士群的真实思想动态,并在适当的时候对他进行策反。最后她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但是由于该事件具有极高的机密性,负责人潘汉年在一开始就跟她说,“今后要有人说你是汉奸,你可不能辩护,要辩护,就糟了。” 关露说:“我不辩护。”影视剧《旗袍》里的红衣女间谍特工,就是以关露此次任务为原型。

最后虽然任务成功了,但是关露的名声已然坏掉, 不光是在文艺界声名狼藉,整个上海滩也都在风言风语。

此后,上海的许多关露昔日的同事、朋友均对她侧目而视,大家一谈起她,甚至要往地上吐唾沫。蒋锡金有一次在路上碰到关露,聊了一会儿,她跟锡金握手告别时说,“我没去过你的家,你的家在什么地址我全忘了”。 关露严格地执行了党的指示,有意疏远了那些所剩不多的朋友。

而在她最脆弱的时候,恋人王炳南也因种种原因,选择绝交分手了,关露的姐姐曾披露,关露给她写过一封信,我想到‘爸爸、妈妈’身边去,就是不知道‘爸爸、妈妈’同意吗。”这个爸爸妈妈指的是当时的解放区。然而事实并不能如她所愿。

1945年,日本投降,关露回到了苏北解放区,但是等待她的却是“汉奸”之名。原来一篇登在1943年《时事新报》上的文章写道,“当日报企图为共荣圈虚张声势,关露又荣膺了代表之仪,绝无廉耻地到敌人首都去开代表大会,她完全是在畸形下生长起来的无耻女作家。

国民党将关露列入了汉奸名单,而回到苏北解放区,汉奸之名却并没有被摘掉。

走在街头,仍然有人朝她吐口水,在之后的运动中,有黑点的关露成为重点对象。一次次的打击,让这位曾经四大才女的关露封闭了自己的世界,不再谈论任何东西。

在潘汉年被打倒期间,关露也受到了牵连,失去了自由,在她49岁的时候,关押了2年,1967年再度入狱,这一年关露已经61岁了。这一关就是8年。

两度牢狱,压垮了最后一根稻草,关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出狱之后,一个人跻身在10平的小房子里,曾经爱干净的才女,如今变成了一个邋遢老太,生活已不能自理了,房子弄得乱七八糟,空气逼仄,气味难闻。曾经执笔豪书的手,已经不能再动弹了。

1982年,潘汉年平反了,关露也被组织认定恢复了身份,摘掉了汉奸之名。43年的汉奸骂名,10年牢狱,终于昭雪。7个多月后,1982年12月5日,关露在完成了回忆录以及她的老上级潘汉年的纪念文章之后,服安眠药自杀。

1982年12月5日,关露的骨灰被安葬到了八宝山公墓。文化部举行的隆重葬礼,人潮熙攘,想来生前孤苦,死后却如此荣耀,也是一种悲哀。在追悼会的角度,有一个沉默的老人,一直站在人群的最后面,他就是关露的曾经恋人王炳南。在关露的遗物中,一直保留着爱人王炳南的照片,背后有两句诗“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我独痴”

关露好友丁玲曾说“阳光照不到她身上。”在狱中,关露曾写过11首诗,最著名的《秋夜》,写道“换得江山春色好,丹心不怯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