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赐婚的公主远嫁土耳其,坐船航行了两年,丈夫在等待中故去

和佛赏花去/文

都说皇帝女儿不愁嫁,可当皇上女儿最怕的是和亲。古代和亲,也叫和戎、和蕃。指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首领之间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和亲始于汉朝,吕后时,匈奴单于曾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因国力不足,继续实行和亲政策。自汉以后一直到清代,所有的朝代都有次数不等的和亲。清代和亲达到顶峰,下嫁到外藩蒙古的公主就有70多人。这些和亲公主的命运都不怎么好,如果是嫁到匈奴有些事对于中原女子简直是奇耻大辱,如匈奴的风俗,下任大汗在继承上任的权利时,也要承接上任的妃子。并且和亲的路途都是遥远艰辛,死在路上的公主都有。

今天就跟大家说个史上嫁得最远的公主。元朝是地球上拥有最大版图的帝国。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上记载,其藩属国除了高丽王朝、缅甸蒲甘王朝外,还有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等。笔者要讲的故事就与这个伊利汗国有关。这个1256年建立的国家早已不存在,但其地址就在今天的阿富汗和土耳其。在当时伊利汗国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的封地。伊利汗国主要出产桑蚕和羊毛,可做成珍贵纺织品。这个国家的第四代首领叫阿鲁浑。阿鲁浑一直致力于与西方世界国家联系,以至于在意大利,许多新生的婴儿都以阿鲁浑的名字命名。

这一年,阿鲁浑的妃子去世后,阿鲁浑派使者到元朝都城大都也就是如今的北京,请元世祖忽必烈赐婚。忽必烈便选了贵族少女阔阔真公主。史籍对于阔阔真的记载极少,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忽必烈之女。因为叫公主,其实这是误区,公主在元代已失去汉语本意,是贵族大小姐的意思;二是阿鲁浑死去妃子的同族之女。笔者认为是忽必烈之女的可能性不大,但肯定是一位身份显赫的贵族女子。因为阿鲁浑是忽必烈的侄孙,忽必烈不可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自己的侄孙。

阔阔真公主出嫁是有真实记载的,元朝编著的史料记载,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阿鲁浑排出三名使者负责一路上的护送。更有趣的是,这3名使者的名字也被我们熟悉的威尼斯冒险家马可波罗记录下来。当时,马可波罗在元朝呆了10来年,十分想念家乡,就借着护送阔阔真公主离开了中国。代表着大元帝国皇家风范的仪仗队伍从元大都出发,于1291年春天来到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福建泉州,乘坐阔阔真公主号的木船,走海路去伊利汗国。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还曾仿制了这艘700多年前的阔阔真公主号木船,引起关注。

当时的海上航行可谓九死一生,一行人先到达爪哇,再渡过印度洋,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记载了乘船护送阔阔真公主从福建泉州出发,历时两年两个月于1292年抵达伊利汗国。可是此时的大汗阿鲁浑真是“等到花儿已谢了”,已于1291年去世。现在的伊利汗国大汗已经换成了阿鲁浑的弟弟乞合都。乞合都到没有霸占阔阔真,而是将元朝公主阔阔真赐婚给阿鲁浑长子合赞。阔阔真白挨了两年辛苦不说,王妃的位置也没了。好在合赞非常有能力,于1295年发动战争夺取伊利汗国王位,这样阔阔真又成了伊利汗国的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