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晚年提出了“我们国家为什么出不了顶尖的科学家和人才”的问题,该如何去破解?

你的方向13

钱学森临终前曾发出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培养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何时能培养出国际大师?为啥中国没有一流大学?”“我们国家为什么出不了顶尖的科学家和人才”以钱老的阅历和成就,他提出这个问题,格外沉重,也格外迫切。

社会问题的万果之缘在于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无不受制于他的教育,进而形成基本思维方式、言行方式,继而在某些专业领域形成傲人的专业成就,当然,只有极为顶尖极有成就的专业人才才广为世人所知。如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

晚年钱学森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破解之道,无不得从源头解决,从娃娃抓起。但是,仅仅是让娃娃学些科学知识,过早地小学化、中学化、大学化,成人化,过早地融入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吗?

那么,多年后,其中大部分娃娃们一定又是一群高智商的经济动物,“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从娃娃抓起,要让娃娃开启真正的人生智慧。像许多人关注的民国为什么出那么大师?不仅是众所周知的人文领域,就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也是受教于民国。从人生的起头,当代与民国走的方向,就有了差别。所谓“古人读书读明理,今人读书读名利”。

我们是炎黄子孙,从孔孟伊始,我们的四书五经,我们民族的辉煌与屈辱,在孩子七岁上小学之前,家庭的教育就应让孩子知道,他处在什么样的文化坐标中。

上小学之后,我们的教师、教材更应一以贯之、持续不断地强化这一点。如此,孩子才有家国观念,也才懂得读书到底为什么。

在他成年之后,做人做事才有私利之外的抱负和作为。在“道”的层面解决了问题,才谈得上“术”,他进入任何领域,任何专业,都能富有激情和投入,才能出成绩,而不是落入评职称,挣房子,争名夺利的“生活苦难”之中,而不知学问的乐趣。

实际情况是,现在,孩子七岁之前,孩子的教育止于知识。家人的教育热情、教育理想左右摇摆。古人的家庭安排是“男主外,女主内”,教育的重责母亲要担起来。还说过,“子不教,父之过”。百年树人,一代代持续不断的努力,到了民国,才出了这么多大师。而今,许多家庭的孩子是交给祖父母一代。母亲与父亲同为养家奔忙。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一个需要用数据来衡量成败的社会,是难以有出现顶尖人才的土壤的。

破解之道之二,国家从法制法规上重视、重赏出成果的专家。现在的国际形势,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共享时代悄然来临,因而法治在各个领域尤为迫切。一个经济高度发达,赏罚不清、乱而无序的社会,更是出不了大师。

顶尖的科学家的学术环境需要强有力的法规予以配合。许多剽窃的、欺世盗名的、别有用心的所谓科学家如果大行其道而不加以法律制裁的话,污染的是健康的学术空气,让真正潜心研究的科学家无法脱颖而出。

反之,国家对真正出了成果的科学家,要重赏。要从各方面体现对其人品、成果的推崇和尊重。尤其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国家要加大投入。

其实,钱学森的临终遗言:“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他已经找出了解决之道。钱老的遗言,既是他一生言行的写照,也是他对后代的谆谆教导,殷殷期望。我们,任重而道远。


老照片

这个问题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国务院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当时的钱学森握着总理的手十分感慨,他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其实拷问的是目前中国的教育模式,我们填鸭式应试为主的教育模式,扼杀了大量的创新人才,他们似乎只会听从老师的教学安排,拼命做题,拼命背诵,做出一份完美的考卷,却无法突破现实困难,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成就一番事业。

围绕钱学森之问,科学界和教育界一直在进行讨论,并进行改革。就拿上海来说,目前中小学都要建立创新实验室,很多学校的孩子很小就开始触及一些和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小课题,小项目,还有各种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让一批孩子很小就开始接触科学。所以一批科学教育工作者们已经将孩子们的视野从书本引向实际生活。另外像上海杨浦区的少科站,每年都会在区域内选拔一批优秀的高中学生进入辖区内的复旦、同济、上财大、上理工、上海电力学院等名校,他们进入各种实验室,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一些科学研究工作,提前了解科学工作的精髓,很多孩子的创新素养非常高。在本科期间,很多上海本科生提前跟随硕士生导师,甚至博士生导师从事课题研究工作,到生产一线去解决实际问题,毕业后,不管他们继续攻读硕博,或者开始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目前,一批中国本土培养的优秀科研工作者正在崛起,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与世界一流水平叫板!


科坛春秋精选

培养“顶尖的科学家和人才”需要找回质疑精神,崇尚独立自由。

要培养一般的科学家,确实不难,即使在制造“两弹一星”的时候,凭借几十年来在内忧外患里,向西方学习,尤其是像钱学森先生这几批从欧美留学回来的科学家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竟然短时间内制造成功了!

这说明,我们中国人的头脑并不笨,并不因为中国人念了几千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阴阳五行周易八卦就学不了科学。只要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多年的教育,任何人都可以学得懂现代科学,驾驭得了“西方科学”(当然这个词是不对的)。

但是,如果因为我们有了两弹一星,就认为科学不过如此,只要举国之力就(⊙o⊙)啥都能搞定,那就是大错特错啦!

就像民初的学者从西方学习到真正的学术之后,提出的,做学问要“不疑处有疑”,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或者要像马克思说那样“怀疑一切”。首先要质疑一切。学术创新需要的“新”,就意味着以前没有人想过没有人做过,或者以前有人想过,但没有做成功;那么为了创新,你就必须既要学习扎实的基础,又要有足够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这就需要自由的氛围,让“异端邪说”有自由生长的空间,不被形形色色的所谓“权威”所压制。

同样也需要自由的“批评”氛围,这种心情不是建立在各种资历的权威之上,而是学术氛围里的自由批评,相互批评。今天,我们不能自由批评呢?


松鼠老孙

这个问题想要破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首先,据大量资料显示,一个国家顶尖科学家的数量和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发展成正相关关系。但是,顶尖科学家和人才的数量爆发有延时性,会在经济黄金时期之后的一二十年出现。

从上个世纪即20世纪中,诺贝尔奖得主数量占全球比例中。

1900年-1950年,德国国籍最大,其次是英法,荷兰、瑞典、丹麦、美国、瑞士、奥地利紧跟其后。这正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德国科学水平大幅度提升,整个上世纪前半部分时间,都是德国遥遥领先。

1950年-2000年,美国在战后成功成为顶尖科学家最多的国家。美国在二战期间不仅没有受到战火荼毒,而且发了笔战争财,人和钱都到手了。德国和英国紧跟其后,法国由于二战受到重创,几乎退到三线。

而经济总量状况:1900年-1950年,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经济总量欧洲第一,英国和法国在其后,与三个国家诺奖得奖比例呼应。虽然美国在19世纪末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一,但是诺奖得主无法超越英法德,因为美国的历史基础还是太薄弱了。二战后,美国人才都到手,加上经济领先世界重视科研投入,才在二十世纪后半时期直至今日,顶尖科技人才最多。

日本在2000年左右,经济达到顶峰,但那时诺贝尔奖获得者还不多。最近几年,日本的诺贝尔奖几乎逐年递增。这是几十年来投入,长线慢慢得到了成果。

(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因此,照这个逻辑推下去,我国在这两年才经济体量做大,如果科研投入一直保持增长的话,应该在未来二三十年会达到一个顶尖科学人员数量峰值。但是,除了经济因素外,我们还有许多因素要考虑。

整个大的社会氛围以及科研氛围。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氛围,如何弥补坐冷板凳科研人员的心。本来就是投入一辈子可能都没成果的事情,而别人直播一晚上可能就赚来他一个月的工资,别人投资一套房子,就够他一辈子花的。这样子的社会氛围,如何让科学家们全身心投入。不要总是给科学家创造一种清贫,淡泊名利的形象,即使一个人把全部的生命都奉献给科研,他仍需要养活自己,养活一个家庭。

同样的,一个只注重科研数量,忽视科研质量。被行政力量掣肘的学术研究氛围,又怎么让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呢。所有,我们仅仅有钱了,有钱去做长期投资了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一个公正严谨、包容尊重的社会氛围,和一个自由的科研氛围。

我们的科学发展历史和经济发展历史,一直是崎岖坎坷,这些不利于我们培养顶级科学家的因素仿佛都落在了我们这个国家。但是,我们能看到,我们在改变。

穷,我们现在已经不差钱了。可是接下来呢,接下来怎么办?社会环境、学术氛围、教育制度、思维方式,这些如何去改变。这才是接下来要考虑的,也是最难的。


镁客网

钱学森在2005提出中国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世界顶级人才的质问。引发科技教育界的大讨论。我觉得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首先要弄清这个顶级人才的定义是什么,如果仅仅是指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确实只有屠呦呦和莫言。但我国在激光技术、量子通信、反卫星武器、云计算、航空航天、桥梁建造、高铁建设、低温物理、水稻杂交等等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没有国际人才的支撑是不可能取得这么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的。

第二,从中国近代的教育发展看。解放前,中国虽然全面落后,但国门还是开放的,像杨振宁、吴健雄、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杰出的科学家都是在那时留学欧美,借助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才学业有成有所建树的。六十年代,中国受到美苏的全面封锁,接着又经历了十年浩劫,中国教育几乎全面崩溃。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制度,而后走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误区,从1983年实行高中三年制教育,才使中国基础教育慢慢步入正常轨道,到今天不过三四十年。而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成为知名科学家,可能要倾其一生。



第三,社会大环境造成了许多尖端人才的大量流失。改革开放初期,留学欧美的一流人才回国的极少,到现在中科大、清华等中国名校仍被称为欧美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再加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又一批人才不愿甘于清贫,从事艰苦的科研工作,而选择从事金融贸易等挣大钱的行业。


嶺秀1

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2005年的一天。是年7月29日,一代科学伟人、航空航天大师钱老在病榻之上,发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十多年过去了,伴随着大学扩招和发展步伐,我们的大学投入与日俱增;人数越来越多;规模愈来愈大…然而一流杰出“大师”、“诺奖”获得者却是寥若晨星、难见影踪。犹如钱老多年前的感慨: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呢?不妨让我们以虚心、探究的眼光,放眼到世界性的大学教育成功范例之上。

办大学非得一味贪大求全吗?是不是规模和人才成正比?原来也不尽然!如大名鼎鼎、蜚声世界的加州理工学院,就是个追求适度规模,精益求精的办学榜样。

这所大学只有学生二千余人,但是该校至今已有42名校友(教授)获得了43次诺贝尔奖!现任教授中有63名美国科学院院士,29名美国工程院院士,75名美国文理学院院士,其物理学排名世界第五、化学世界第四、基础理科综合排名世界第六,堪称精益求精办大学的典范!

再回头来看看国内的现状,以名列国内前茅的江浙某知名重点大学为例,有在校生4万余人,人数可谓加州理工的20多倍。然而令人尴尬与汗颜的是,教师中仅有院士十余人、工程院院士十三人、诺贝尔获得奖零人;学校也仅有七个学科进入世界前一百位……

我们的大学该如何回应“钱学森之问” ?大学如何才能成其大?!至少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许多大学现已基本不出“大师”了,象钱老等“大师”荣耀,杰出学长,往往也只是教科书上传说和故事。

君不见,不少大学里官多“家”少,许多官员博士帽子满天飞!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热衷排行,拜金主义,沉渣泛起……

在一些个大学,“秉烛夜读”、通宵达旦等浓厚的学习氛围少了,而校园经商、豪车比阔等不学无术、形而上学的东东却多了,以致有些无聊之人在某大学拍到了一辆兰博基尼、法拉利,就可以让他们兴奋地讨论上大半天。

甚至还有人总结出了所谓“出高官最多的八所名校”等一些相当无聊的闲扯话题,发生在神圣的学术象牙塔内,这等咄咄怪事,何其荒诞不经,发人深省!

其实,钱老多次提出的世纪人才疑问,他的老师、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早在八十年前就给出了响亮的答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当今大学之所以谓之“大”,非是面积如何之大;人员何其之多;行政级别怎么之高;而是必须有大师,经常出大师,人才辈出,大师地位尊崇无比的校园和地方。


霍小姐的八卦炉

这问题就好比,中国足球为啥出不了人才一样难破解。搞明白中国足球,就搞明白钱学森之问。

其实中国足球说是青年队的问题,科技人才说是教育方法的问题。其实吧,还有中国武术的问题。

钱学森之问,和中国足球进不了世界杯,

中国足球的问题搞明白,钱学森之问也就明白了

其实钱学森同样提出的中国足球之问,缺钱?缺设备?缺训练?缺教练?

解决了中国足球问题,就能解决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中国足球,中国武术,中国功夫,放在一起找原因,一个破,全都破。

经常有人问,为啥13亿人找不出12个能踢球的?找出几个贝克汉姆?一个都没有?

为啥13亿人里找不出几个钱学森?为啥中国这么多人力,没有钱学森?

为啥13亿人找不出一个能打的李小龙?黄飞鸿?霍元甲?

啥原因?不知道,不过偶知道的是,一通百通,一破百破。击破一点,整个皆破。

各位努力找答案,只要能找到一个破解,其他全部破解

为啥中国学校培养不出足球人才?足球之问。

两个放一块找问题,互相研讨,有利于分析问题。

千里马常有不缺,伯乐难求。


西风r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

没钱、没钱、没钱,没钱能办什么事儿?搞科研?

钱学森在自己高龄之年,问出了这个问题,你认为他真的不知道答案?

他只是明知故问而已!

很多普通人都能对这个问题说出个123来,更何况钱学森这样的无双国士?

那么我为什么说这个问题简单表述就是没钱呢?

一、现代科研靠团队

在曾经国家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可以依赖一个回国的钱学森,造出导弹。

因为那是几十年前。

但是现在呢?

现在的科技发展,已经不是一个钱学森、袁隆平、邓稼先这样的个体英雄可以造就的。

现代科技,必须要科研团队,请注意,是团队。

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报纸上天天是天才黑客。

现在呢?深圳街上遍地是腾讯的高级工程师。

移动终端刚普及的时候,苹果手机让世界瞩目。

这才几年,谁的手机还能够让世界震惊?

在二战前,物理学出现过很多后来霸占了教科书的名字。

但是在二战后呢?几乎没有。近几十年的诺奖得主,还有几个不是团队合作的?

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单打独斗的英雄已经很难出现了。

而科研团队,才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

但问题是,科研团队要花钱去养啊,没钱谁干活?难道科研人员辛辛苦苦拿着低工资?

就算是天天喊无私奉献,可隔壁美国可是高薪聘请呐!

顶尖科学成果产生需要科研人员长久的投入巨大的精力。

而科研人员也是人,他们也要养家生活。

如果没钱,科研人员往往会分心于赚钱等急功近利的项目。

更可怕的是科研心态没有了,就更难做出成果了。

二、民科当道,社会反智

每次我看到有新闻说民科发现引力波和量子物理学的秘闻的时候,我都想发笑。

我说句难听的话,起码在量子物理学这块,没有接触过基本大学物理知识的人如果能懂,

我只能说你是60亿人当中的人才!

所以我极度反感民科。

但民科为什么能够大行其道?因为社会整体都在反智!

为什么反智?还是缺钱。

缺钱导致国民没法都接受高等教育,影响了社会对于知识的理解。

我可以直白的说,支持民科不就因为他们没读什么书反而可以去和科学家们叫嚣?

但是你看哪个真正搞科研的人会去反驳民科?

就想大象不会和蚂蚁较真一般。

西方很多科学家都出于读书世家。

自文艺复兴以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渐渐充分,衣食足而知礼节,重知识,理性主义逐渐浓厚。

这才有近数百年科学人才辈出。科学世家,夫妻科学家,父子科学家屡见于世。

这是为什么?

老祖宗已经告诉了我们,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没钱,所以反智。

三、没钱你让谁去搞科研?

现在我们国家,经济是真的发展特别快,但是精神却远远落后物质。

我们做出每一个决定的时候,考虑的最多的一定是我们自己的利益。

现如今为什么我们国家出不了杰出的科研人才。为什么高校的很多教授都不认真科研,而是更多的选择去接项目,开公司?

因为作为国家给的工资并不能让他体面的生活,他考虑自己的利益,就会去接项目赚钱。

不是我们中国人不够聪明,也并非应试教育扼杀了我们的创新能力,

而是我们国内的高校环境倒逼很多教授不搞科研。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众教育注定了教师群体的扩大,也就注定了相应薪资的减少。

我们的经济水平什么时候发展到能够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待遇吸引他们去搞科研的时候,诺贝尔奖就离我们不远了。

最后一句话,国富民强,方可科技发展。


不太正经的刘博士

很多人把钱学森之问归结为教育问题,实际上既有教育问题,但更多不是教育问题。

这位卢瑟福眼中最好的物理学者是谁我忘记了,但只是记得说他平时性格十分孤僻,在学校时与谁都合不来,连校长也经常被顶得没有脾气。但就是这样一位性格怪异的人,却能在当时的学术氛围中生存下去,且至终也没听说他被打击报复,或者无法进行工作和研究。

其实在过去,象这样的人为数不少,特别是学术成果越大的人脾气也越大,但他们当时都活得不错,而且学术研究也成果丰硕。我国科学大放异彩的60、70年代,大量的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人才都是解放前培养的,包括后来出国获得的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

中国目前的填鸭式教育固然有种种缺陷,然而它并不是一无是处。许多中国留学生扎实的基础功底,在国外名校往往都是拨尖人才,而且毕业以后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实际上,以人才集中的美国为例,相当多的研究人才和工程师基础教育都是中国学校培养的。

真正让我们出不了顶尖科学家的主要不在教育,而是我们越来越官僚化的学术环境。科技人才在这种环境下要么无法发挥作用,要么融入规则,整日忙于日常琐事,为了拿到科研项目忙于应酬,拿到科研经费后也没有完全用在科研上。

科技界的论资排辈严重,形式上的各种头衔和门槛限制了学术和人才的自由流动,敢于直言的科学家长期得不到重视,甚至因为学术争议和矛盾被打击报复。对科技人才能力的衡量大多限于形式,比如说发表论文数量,比如说争取科研项目数量。在这样的导向下,科技界的功利性超过了科研本身,大量的学术造假问题被屡屡曝光。

那些默默钻研但不善钻营的人,无法得到他们应得的待遇和地位。比如说我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

要想培养当代科学大师,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科学远离权力十分重要,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是大师出现的前提。如果国家、社会、高校和科研单位无法给科技工作者创造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培养顶尖科学家谈何容易?


华哥杂谈

杨春华先生认为,我们国家不是出不了顶尖的科学家和人才,就是出来了又有谁有慧眼识人才。杨春华先生在1998年就把狭义相对论拉下了历史的神坛,完成了统一场论的论文。国家级学术刊物用各种借口不给发表啊。这是不是对人才的打压呢。杨春华先生在这里非常明确的说明,历史上的光行差实验完全充分的否定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光速不变原理。就这一条就足够了,你就是说破天,狭义相对论也是错误的。

杨春华先生用统一场论扩大了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把牛顿力学推向了历史的巅峰。牛顿杨春华理论体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杨春华先生还是一位发明家,之前有几个小专利,只是为了大发明铺路。杨春华先生经过刻苦钻研,研究出了智能航空发动机,分为三种型号。准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美国发明专利和欧洲发明专利。

杨春华先生的另一项发明是关于石油的生成机制。杨春华先生十分肯定的认为石油绝不是动物的化石燃料。杨春华先生认为,石油是碳和水在高压和高温条件下产生的自然物质,石油是地球的血液。石油是可再生能源,地球不断的制造石油。当人类的科学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我们人类也可以制造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