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上涨,粮价下跌,农民还该种粮吗?

手机用户6869279135

种粮的收益确实是比较低,而且这几年总体的趋势应该是下降的。但种粮还有个重要意义,那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实现“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新战略的基础。

在这个根本目标下,先来看看确实不合理的情况:

一、粮价总体在下跌。根据中华粮网的监测,截至4月下旬,全国原粮(综合了小麦玉米稻谷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收购价格指数为132.36,比年初下跌了0.62%,虽然比上年同期上涨了1.97%,但相比于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尚未下调、而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还没取消的2015年同期,则是下跌了12.02%。

二、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农药、化肥等和环评有关系的产业,企业减产比较多,导致市场供应偏紧、价格明显上涨。另外,还表现在人工成本和柴油等价格上涨上。以复合肥为例,目前45%s(15:15:15)复合肥主流出厂报价在2300-2450元左右,去年同期在2000-2250元左右。

三、以国家公布的2018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来看,相比于上年,小麦价格每斤下调了3分,稻谷价格更是下调了每斤1-2毛,再加上国家在去库存进程中,更是大幅度下调了库存的托市小麦和稻谷拍卖底价,使得市场价格也受拖累持续下跌。

如此以来,不管今年收成如何,在不考虑国家相关农业补贴的情况下,农民种粮收益的预期是下降的,甚至可能会亏本。那么之后,还该继续种粮吗?

我觉得,传统的粮食主产区,比如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这些传统的商品粮优势产区,还是应该继续种粮的,而且从国家相关的惠农扶农政策方向来看,也在逐渐加大扶持力度和补贴力度。以稻谷品种为例,用农业农村部有关人员的表态,今年在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的同时,国家将配套建立稻谷生产者的补贴机制,完善支持保护政策,尽量弥补农民朋友因价格下调带来的收入损失。

但对于一些非优势种粮区,确实应该考虑一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调整种植结构了,不管是农业部门推广的粮改饲、杂粮杂豆,还是蔬菜、果木、药材等,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性的种植。但需要注意,一定不能盲目跟风种植,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两年的大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粮小咖

农资上涨,粮价下跌,农民还该种地吗?

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近几年农民种地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农资涨价、生产用工涨价等因素,导致种地收入不高,甚至有的农户不挣钱。从当前生资价格来看,化肥每吨上涨10~20%左右,农药上涨20~30左右,种子也有一定涨幅。而粮食价格,小麦每斤下调了0.03元,水稻下调了0.1~0.2元,大豆价格价格低迷,始终在每斤1.6~1.9元之间震荡。



三农广讯

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一直不言而喻,我国几千年来也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们的社会安定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种地已经不再是农民的唯一选择,粮食价格也在一路下跌,农民种地已经赚不到什么钱,土地已经不够自己安身立命了。种地的前期投入越来越高是农民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近年来粮价却一直低迷,投入多回报少的情况普遍存在,遇上自然灾害,收成不好,几乎就血本无归。

粮价低迷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粮价比国际粮价要高出20%多,我国粮价后期肯定会和国际接轨的,所以现在的粮价也不会维持多长时间,我国的粮价还是会持续走低,直到和国际水平差不多。这对农民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现在的粮价都处于亏本边缘了。

而农药,种子,人力这些价格却都几乎翻了倍,虽然有各种补贴,但是对栽种投资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减缓作用,农民的担子越来越重,而粮食这种唯一的收入却因为宏观调控而越来越不值钱,种地成为了一种几乎是赔钱的事。由于这些情况,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打工,甚至有人说在城里捡垃圾去卖都比在村里种地挣得多。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农资涨价,粮食跌价,农民是该继续种田还是进城打工好?

农民大多没有手艺,也没有文凭加持,所以进入城市后也只能继续提供自己的劳动力,从事一些基础行业。在传统的农业已经无法解决家庭温饱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也成为了一种有利的选择,农民为城市提供了劳动力,而城市则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生活需求。同时把家里土地包给栽种大户也有助与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是一种多赢的局面。

农民选择将自己的土地外包出去,承包这些土地的人大多是想进行规模化栽种,这可以说是未来农业的新趋势。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规模化栽种可以实现更低成本的种植,同时产量更高。现在在农村地区开展规模化栽种遇到的问题是土地被分成了一块一块的,但是现今农民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承包同一个人,这就有希望实现现代化的农业。只有把土地连成一片,让农机有劳作的空间,打理起来更快捷。

是否该放弃土地,农民也有自己不同的选择,也有一些农民朋友开始种植一些新兴的绿色食品,观赏性植物,在创新中解决自己的生存困境。不论是进城打工还是坚守自己的土地,相信农民朋友都可以找到自己最适合的道路。


村朴

农资上涨,粮价下跌,农民还该种粮吗?

世易时移,种粮不易。小农经济已经不再适宜时代变化,要学着尝试拥抱变化,而不是因循守旧。

粮食储备是战略问题,粮食还是要有人种的。但要更换一下角色或者说身份,呼唤出新型的职业农民到田间地头感受一下农民的艰辛。并用新型职业农民的新思维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技能来操作经营农业,让种地成为一门出彩的新生态行业。

为什么农资上涨,粮价下跌?生产成本论和外来粮食价格战是大家公认的原因,那么其他因素我们就不说了。

那么还该种粮吗?肯定要种的。不管是出于自身生存需要还是粮食储备两个方面的考量,种粮还是要种的。

按照规模集约化的观点,规模出经济效益。未来将会出现粮田连片耕作的趋势,而且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出台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就是在为规模化粮田种植造势,也是保障。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和粮食储备的来源。

但目前小农耕作和规模种植还需要共存一段时间,总得有个过渡的时间,给农民一个适应接受的过程,慢慢拥抱变化。

等到农村绝大多数的农民,完成自身在养老,医疗,教育和住房等福利体系脱变完毕之后,可以离开土地没有后顾之忧,那时候才是完全放开,可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的时候。

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也会水到渠成的达到。

但是,现在农民,还是要种粮食的。当主业和副业不是种粮的时候,农民有多重选择谋生方式的时候,那是另外的话题了。


农民妹子一枝花

科学兴农为您来答。

曾几何时农民必须种地才能谋生,因为农民没技术,没知识文化,就是出卖劳力都缺乏市场。而今时代已经转变,农民的出路也多种多样,即便不种地,在经济繁荣的今天也能够找到一份自己能够谋生的出路,最不济的说,即便在城市中捡拾矿泉水瓶也不会饿肚子,更何况大多数人来说还能够通过劳动打工挣钱。

而今对种地而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种地投资成本越来越高,而在物价普遍上涨的今天,偏偏粮价下跌,于是让不少人发出农民朋友是否还要种粮的感叹。科学兴农认为,种粮也真的不是农民唯一出路。从种植收益角度来说,如果做不到种植大户的情况下,真的不如打工挣钱多。而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也自然是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路线,就市场走向来说已经不再是小农经济了,这种小农经济体被市场淘汰是必然的节奏。

首先,就当前情况看粮食价位逐渐走低,这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事实。粮价下跌的根源在于我国粮价比国际粮价高出20%还要多,这样的状况不会一直持续的,用上层的话说就是让我国粮价同国际市场接轨,否则的话,我国经济永远处在同世界脱轨的情况下。这种粮价逐渐走低而我国农资逐渐上升的情况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种植投资成本过高,种地收益下滑。规模化集约化路线来降低投资成本。

其次,小农经济体无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这是小农经济体制的一大弊端,也是我国历史遗留的问题。如果说封建社会的地主性土地建制不适合社会发展的话,在改革开放之时实施土地承包所有制,确实是与当时社会发展生产力所相匹配的。然而社会发展之迅速短短四十年时间过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逐步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了,规模化种植难以应用。土地被割裂为一家一户的田地,大型机械根本无法施展。这样的局面恐怕是当时大家也都没有预料到的。

而今已经开始实施土地确权,国家推动土地流转。也即是说在当今农资上涨的时候,将土地流转出去,而自己选择外出打工,无论是于人于己或者是于社会都是有利的事,何乐而不为呢?而对于种植大户来说,利用集约规模化种植在农资及农产品买卖环节取得更高的议价权利。可以说也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谈点题外话,当今出现一个新名词“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代那些今后专职以新农业思想技术思路经营指导农业生产或者从事农业经营活动并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农民。国家当前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并且还有相应的补贴,也是为了应对将来农民向城镇转移让农村土地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因此来说,在当今这样一个社会,指望说单纯的经营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发家致富已经不现实了,甚至说保障家庭温饱可能都成问题。与其如此,倒不如外出打工划得来了。

这里是科学兴农,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添加关注为您分享更多信息。


科学兴农

农资上涨不假,粮价下跌也确有此事,但是农民就不应该继续种粮吗?对于大多数种地农民来说,不种粮你让他们以何谋生?靠键盘侠们的嘴炮和敲键盘的功力么?

适度降低粮食价格并不是放弃粮食!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相继取消了大豆和玉米收储制度、下调了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很多人惊呼,粮食安全将有大问题,农民种粮将赔钱,其实不然。

适度调减四大主粮的市场价格,并不是要放弃粮食生产,我国也绝对不会放松粮食生产,毕竟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人手里,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过时。今后我国的粮食生产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法减法一起做,在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的同时,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

粮价下跌了,补贴上去了!

另外,国家为了保证农民收益不降低,在粮食价格下降的同时,适当提高或者新增了一些粮食补贴项目,保证农民的种植收益不降低,或者在一定程度有所增加。

比如说今年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大豆生产者补贴,就远超去年,就是为了增加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促进农民种植积极性。

大豆市场价格低迷怎么了,有高昂的生产者补贴,种地收益依旧“美美哒”。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5.15


粮油市场报

农资上涨,粮价持续低迷,严重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不断下滑;针对我国农业的这种现状,农民是否还应该继续种粮呢?

一品君在为农民朋友分析此题之前,首先可以明确的告知大家:农民本职工作就是种地,不种粮还能干什么呢?所以农民不但应该种地,并且还要积极努力的去种粮!

那么,为何一品君会有这样的观点呢?接下来直接进入正题。

从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可以知晓,农资价格持续增长,但是粮食的收购价格却持续低迷;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情形出现呢?

为何农资价格会不断上涨?

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生产农资的化工原料的不足!

化工行业属于破坏环境污染主要罪魁祸首,站在环境污染角度来分析;近几年来,国家对于破坏环境污染管控力度的不断加大,从而有效的制止了越来越多的化工厂家停工整顿,正是因为此原因,直接导致了生产农资的化工原料的不足,大家都清楚“物以稀为贵”,农资的整体数量少了,价格自然而然就不断的飙升起来。

那么粮食价格为何会持续下跌呢?

造成粮食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有:

1.国际粮价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2.外国进口而来的粮食数量不断加大;

3.国内粮食不断积压所导致。

上述三点原因并不是造成粮食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其实造成我国粮食价格持续下跌的根本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健康、有机农产品逐渐登上了人们的餐桌,特种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举例:我国小麦种植,普遍种植的以中筋小麦为主,市场上的强筋小麦、弱筋小麦明显数量欠缺,从而他们的价格高高居上,国家综合调控普遍农产的价格持续低迷,为何农民朋友不转换思想去跟着国民需求点去进行耕种呢?同样的数量,不同的品质,自然品质决定着价格高与低。

总结

上述分析即为一品君对此题的直观看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切实帮您解开心中的疑惑!

温馨提示

农村土地的耕种价值刚刚在社会的各个角度体现出来;大家的春天即将到来,一定不要放弃;所以农民不但应该种地,并且还要积极努力的去种粮!

谢谢大家!看到此回答的朋友,如果你有不同观点敬请在评论区留言!

一品三农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身为农民,深知种地的苦衷,这两年农资一直在价格上浮,农药杀虫剂从二十元上浮5-10元,化肥上浮-10-30元不等。我们这边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而小麦价格有国家保护价,相对而言好那么点,玉米的价格每年成下降趋势,每年的收益从500-600元/亩下降到300-400元/亩。一年辛辛苦苦劳作也就赚个3000-5000元,(还是在不出现灾旱的前提下)农民种地真的不容易。


现在农村种植农作物的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他们没有外出打工的能力,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就是照看留守儿童,对于这些扎根于这片土地的老人而言,他们从内心深处不愿意放弃这片土地。哪怕现在每年的收入对于养家糊口而言,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可能今天土地收入只够孙子交学费的。现在粮价的持续走低,农资上涨,已经严重伤到了为种地而生农民兄弟的积极性。

作为一个八零后而言,孩子已经开始上学了,每个家庭都有四位老人需要赡养,如果真的依靠家里的这几亩地,说心里话,可能连孩子都养不活。回到题主的提问,现在农村种植收益真的不好。如果是年轻人,超农更希望你能出去闯荡下,再不济也不会比在家种地强,如果实在有不能离开的理由,可以转变种植方式!这是最好的选择!


超农小助手

首先不得不说,这个问题非常现实,也非常残酷。农资价格上涨,导致种地的成本不断上扬,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大,而与此同时,粮食价格下跌,造成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对农民来讲,辛辛苦苦在地里劳作一年,到头来不但不挣钱有时候亏本,真是欲哭无泪。这种情况下,农民该不该种粮?笔者认为,应该继续种,但一定要转变方式方法。

之前也有很多作者发过相关的帖子,分析种植一亩小麦玉米,一年到头的纯效益大约在200-300元左右,效益低,跟外出打工完全没法比。他们分析的大都是以散户为对象,其实这也是限制种粮效益比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农业生产过程所需的环节都是一致的,从播种出苗到收获,所有的农事操作过程都少不了,不管你是小面积种植还是大规模种植。但是两者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一家一户的种植不但不节约劳动成本,反而造成了劳动力的大量浪费。同时一家一户小面积生产也限制了机械化的发展和利用,无形中造成了劳动生产率的降低。这也是目前很多散户抱怨种植效益低,而规模化经营的农场主却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原因。这也是国家鼓励规模化经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促进土地适当规模流转,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动生产效率,机械化的生产效率以及资源利用率。

因势而为,趁势而上,也适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农业的发展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将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值得我们探讨;在许多互联网大佬都已经往农业发展的机遇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更应该适应潮流的发展。

笔者认为,传统的农业生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新的形势下,国家所做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无疑将会对农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农业将会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个新兴的潜力无限的领域,未来已来,你做好准备了吗?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南繁北育2017

农民就不应执着再种粮!无论哪个原因,种粮都不是时势或时务!众所周知,因为:1、房地产和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增值来建设城镇和交通设施,农民分散在田野,规划的房屋,城镇和交通总不能闲置没有效益吧。2、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安全和商业的繁荣都离不开常说的人气,怎么聚人气?3、廉价劳动力的需要,我国经济人口红利耗尽,主动愿意进城打工的农民远远满足不了工厂用工和城市生活服务的用工,放开计划生育,实在没办法。4、农村市场的潜力问题,农村市场看起来大,但是农业收入太低,进城打工的工资虽然不高但远高于传统农业的收入。5、公共服务的问题,分散在荒郊野外的农民除了不利于统一管理外,教育文化医疗条件不容易改善,农民的基本生存权益无法集中保障。6、生产力和科技的提高不需要人海战术,仅需要成片连块的土地和金融资本的支持。7、我国人多地少,世界仅有的这点耕地要养活世界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成绩空前绝后的同时,可见土地的稀缺性,而且先富起来的权富阶级倾向囤积土地和房屋的方式保护自己的获得感,土地的价格当然是世界最贵的,无论多发达的科技和生产力都不能使得我国粮食的成本低于农业发达国家。8、承认和接受粮食依赖于进口的现实,有利于及早调整政策,加强在国外廉价肥沃土地上建设保障粮仓,加强跨国武装力量的建设保护国际化的运粮干线,粮食安全不必闭关锁国,急着排外!大多数的农民还是向往城市憧憬高楼大厦的!归根结底到一点,就是低收入人群如何收入提高,住房改善,教育提升,文化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