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合并,杀死长安!

最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一汽、东风和长安合并的消息……

作为目前中国市场仅有的三家央企,一汽、东风和长安的大老板都是国资委,某种意义上是同胞兄弟。只是长安的身份更复杂一些,人家一汽和东风是国资委直属,长安则是直属国资委的中国兵器下属的公司。

当然,不管怎么说都是央企身份,在央企做大做强的氛围下,三家央企总是经常传出要合并的传闻,而且三家领导人轮流更换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三大合并似乎箭在弦上。

如果三大合并会发生什么呢?

制造一个超级巨无霸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超级大国,不仅是销售大国,还是全球制造大国,一汽、东风和长安已经各自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超级巨头。

一汽旗下拥有解放汽车、红旗和奔腾等直系品牌,有一汽吉林、一汽青岛和一汽天津等几个分公司,更拥有一汽丰田、一汽大众这样实力强大的合资公司,2017年全年销量335万辆。

东风汽车旗下则拥有东风风神、东风风行、东风风光和东风商用车、东风日产、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雷诺和东风悦达起亚等大大小小几十家公司,2017年全年销量412万辆。

长安汽车规模略小,也拥有长安乘用车、长安商用车、长安福特、长安铃木、长安马自达等公司,2017年销量达到287万辆。

这三家企业累加之后的销量达到1034万辆,轻松成为超级巨无霸。该巨无霸可以轻松超过上汽集团排名国内第一,放在全球也足以与大众、丰田形成三足鼎立,甚至有问鼎全球第一的可能。

这或许就是有关部门一直想将这三大合并起来的一大原因。因为合并,可以合并成一个全球第一,各方面脸上都有光。

光鲜之下的一盘散沙

必须指出,从规模上三家合并之后,可以获得一个数量上的巨无霸,实际上仍然是一盘散沙,而绝对不会成为超级舰队。显而易见的现实是,这三家企业每一家都是子子孙孙一大群,在各个群落里面,国有、股份制和合资等公司五花八门,想要通过合并之后形成协同效应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7年,丰田全球销量约1000万辆,这1000万辆是一个有机整体,旗下的丰田、皇冠和雷克萨斯等品牌各自有着清晰定位,他们统一谋划和研发,资源互补,高效节能。

而我们的三大如果合并之后,是根本不可能形成丰田这样的协同效应的。试问,一汽大众和东风悦达起亚可能实现科技共享吗?东风日产和长安福特可能实现采购协同吗?

当然不可能。所以三大的合并,上级的意图可能是打造一个汽车界的航空母舰,实际上由于这些公司难以协同整合,其中每个都是一群小舢板,上百艘成百吨的小舢板,最多是组成一群驱逐舰队,绝不会成为航母,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杀死长安

目前来说,虽然三大都是央企,都是巨无霸,内部其实还有着清晰区别,情况也不同,一汽和东风都是正宗长子次子,这些年享受着最好的政策,拿到了最多补贴,拥有行业内最大的话语权,却又最不争气。除了商用车部分成绩尚可,在乘用车方面简直是一地鸡毛,一个两个醉心于合资部门躺着挣钱,对于自主品牌的发展置若罔闻,真真是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一汽红旗花费巨大,其所有车型一年的销量还不及人家主流车型一个月的销量;东风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即使强并来的东风风行、风光勉强列入了二线,其嫡系风神则连三线都无法进入。

相对一汽和东风,长安的表现则好得多。从尹家绪时代开始,长安就很重视自主品牌的发展,这些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千辛万苦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从微车起家进入轿车,开拓SUV和MPV市场,逐渐成为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成绩不但远超一汽、东风,还超过了奇瑞、比亚迪等传统豪强,与吉利、长城等三足鼎立。

三大合并之后,以长安的地位和能力,几乎不可能与一汽、东风争夺领导权,长安影响一汽、东风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被同化的可能性则大增。如果这一幕发生,会是长安乃至整体自主品牌的悲哀。

事实上,在此之前,夏利之死已经给三大合并提供了清晰的借鉴。在夏利被一汽合并之前,连续十几年都是自主品牌第一,累计销量几百万辆,是自主品牌最漂亮的“小花”。被一汽强行合并之后,夏利每况愈下,销量连年雪崩,如今迎来停产命运,资产负债率超过98%……

当然,如果合并是为了杀死长安,这个目的应该会很快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