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刺客列传-立宪,还是革命?

1905年,瑞士苏黎世大学,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同年发表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成为构成狭义相对论理论体系的第一篇论文。这一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年,他的理论大厦将重构人类对整个宇宙的认识。-

1905年,中国,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取消。

1905年,俄国大革命,腐朽的沙皇政权只剩下苟延残喘。

1905年,日俄战争以俄国大败亏输的结局结束。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日本是一个小岛国,俄国则是横跨欧亚,拥有世界上最大本土面积的庞大帝国。双方无论国土、人口、国力都不在一个层面上。然而,在后院起火的情况下,尼古拉斯二世不得不放弃远东的争夺,日本这个弹丸小国,用国运的豪赌,再一次让全世界为之侧目,在这个弱肉强食的达尔文丛林中,开始步入肉食者的行列。作为肥肉的中国,不得不在自己的国土上宣布中立,眼睁睁看着豺狼虎豹在自己的龙兴之地肆虐横行。

日俄战争的影响在中国的有识之士中掀起立宪的风潮。由这场战争的结果,他们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即立宪国与专制国战,立宪国无不胜,专制国无不败。"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从学界到商界,再到朝廷大员,立宪之议,一时风行。立宪派也从这一年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姑且不论这样的结论是否科学,清政府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压力,这压力有来自革命党的,也有来自立宪派的。廷议之后的谒见中,慈禧如是说“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候调查结局后,若果无妨害,则必决意实行”

此时的慈禧,对于立宪的了解,其实并不比正阳门那些愚夫愚妇多多少,她并不知道皇族的权力要为立宪做出多少妥协。既然立宪是万应灵药,那就立线吧。

对这一举措,立宪派是欢欣鼓舞的。他们仿佛看到了我大清,我中国重振的希望。但是,革命党人却对此冷眼旁观。首先他们不相信皇族会真心的欢迎宪政,立宪派看到的是立宪,而朝廷着眼的是预备。民报创刊号如是评论:“假考察政治之名,以掩天下之耳目。”

再者,假使朝廷真心的实施君主立宪,而且百姓也全力拥护,革命党人也就失去了存身之本。对他们来说,一个君主立宪的满清,比一个专制腐朽的满清更可怕。

吴樾更是痛恨当时梁启超等人的立宪主义,认为“立宪主义徒堕落我皇汉民族之人格,侮辱我皇汉民族之思想。吾辈今日非极力排斥此等谬说,则吾族无良死心塌地归附彼族者必日加多”。在吴樾看来:“立宪之声嚣然遍天下,以诖误国民者,实保皇会人为之倡。宗旨暧昧,手段卑劣。进则不能为祖国洗濯仇耻,退亦不克得满洲信任。”

吴樾所接受的教育,有排满的民族主义和共和的民主主义。在这一刻,排满理当放在首位。鞑子皇帝圣上英明改弦更张,国富民强,万众乐业,这幅图景看上去很美,对满人来说。若果真实现,革命党人又当何以自处?而汉人只有继续被愚弄,被奴役。在他的理想国里,没有一个鞑子皇帝的位置。

“樾生平既自认为中华革命男子,决不甘为拜服异种非驴非马之立宪国民也,故宁牺牲一己肉体,以剪除此考求宪政之五大臣。”

刺杀出洋五大臣的计划,也就在立宪派的欢欣鼓舞中紧张的开始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