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称建立了新的电子战系统,归功于对“美国的战斧导弹”的研究,你怎么看?

lz让你看看

题中说是“俄媒称建立了新的电子战系统”,实际上是错误的解读:原文报道中是“将建立新的电子战系统”。也就是说目前还没建成,根据米赫耶夫(俄无线电电子集团第一副总的顾问)的介绍,“目前正在进行新技术任务的准备工作”。他对媒体说:“我们会根据获取的信息,将研制电子战新技术设备样品。”在谈到研制时间时,米赫耶夫表示:“电子战系统完整的研制周期需要2—3年。”


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发布会,展示了美制战斧巡航导弹

相关信息就是这些,下面就来说说对“俄称将建立新型电子战系统,将其归功于对美制战斧巡航导弹的研究”的这件事的看法。

第一,此次米赫耶夫的介绍,是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俄罗斯已掌握美制战斧的相关信息。实际上俄罗斯不仅仅能把“战斧”的技术吃透,更能根据“战斧”的特性,研究美国导弹发展的理念,这一点才是让美国头痛的。这等于是美国自己把这情报送给了俄罗斯,俄罗斯不仅能研究出针对战斧的电子战系统,更能借鉴美制巡航导弹先进的地方,对自己的巡航导弹加以改进,甚至是扩展到其它导弹身上。

俄罗斯虽然近几年武器装备更新慢,那是因为受经济影响,没钱往里投资。但是其导弹的研发能力,绝对是一流水平,破解“战斧”的信息、研发克制装备,不存在技术障碍。唯一需要的就是两样:钱、时间。

第二,为将来该电子战系统的外销铺好路。根据米赫耶夫的介绍,“研制工作将根据订购国家的要求,需要2—3年的时间完成”。这句话无疑就是说:已经有国家订购了。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二大军火出口国,购买俄制武器的国家大多与美国不和,这种电子战系统恰恰是这些国家需要的、想要的。



以前都是根据掌握的对手武器装备的资料去研发克制武器,如今俄罗斯在有美制“战斧”巡航导弹实体的情况下研制出的电子战系统,毫无疑问就更有针对性了。这对将来的外销可是大大有利的,俄罗斯又能赚一笔了:至少伊朗应当会买。


第三,向美国示威,继续恶心美国。这些年俄罗斯一直是被美国压着打,如今有了机会,总得出口恶气。两国争锋,不仅是明争暗斗,也有赌气示威、互相埋汰的时候:1976年,米格25战机判逃至日本,美国将其研究了个透,又把零件打包全部送还前苏联。俄罗斯如今的做法,与美国当年倒是差不多,都是在恶心对手。
战斧
发射

第四,向美国施压。这也是在告诉美国,俄罗斯掌握了“战斧”的详细信息,还可以研制出针对“战斧”的电子战系统。如果美国“不识时务”,那就把这电子战系统卖给与美国不和的国家,让特朗普口中“最精确的导弹”成为“废品”。说白了就是,看看美国是否能做出一些让步。即便美国不让步,对俄罗斯来讲,也没什么损失。


战斧发射

结束语,儒道之主认为:对美国来说,对“战斧”巡航导弹进行改进、升级,这是必然的结果;对俄罗斯来说,能够掌握对手武器的详细信息,这对同类武器的研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反制武器的研发意义重大,更能借鉴对手的发展理念。要说能够对俄罗斯的战斗力有多大的提升,从这一点上来说,没什么变化:俄罗斯巡航导弹的性能也不比美国的差。

战斧发射


儒道之主

5月29日的消息称:俄罗斯无线电电子技术集团第一副总经理顾问弗拉基米尔·米赫耶夫表示:俄方将建立新型电子战系统,而这一系统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对美国“战斧”导弹研究时获取的信息。不得不说这已经是俄罗斯第二次用缴获了战斧导弹消息吹牛了。


俄罗斯称缴获的战斧导弹的弹头

4月14日,美法英三国联军空袭叙利亚,美国发射百余枚导弹,其中战斧导弹有70枚左右,叙利亚与俄罗斯称拦截了大量的导弹,而美国则称全部精准打击目标。事后的废墟面积的大小确实证明美国所说的全部精准打击是有吹嘘的成分,但是也没有俄罗斯说的那么神,大量导弹被拦截还是不可能的,能有30枚就不错了。至于以后说是有两颗未爆的战斧弹头被拿到了俄罗斯进行研究,就更不太可能了。

导弹空袭所致的面积不大的废墟

一般这种具有巨大战略研究意义的战利品,至少不会在研究成果出来之前公开,在5月14日之后,俄罗斯就曾经有消息以及照片流出,这就很明显的说明消息是不属实的。另外,若是真的从战斧导弹中研究出什么突破,被大肆宣扬出来,这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么?俄罗斯从美国的战斧导弹中获取启发,在电子战系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研究突破。这是说俄罗斯模仿能力强,还是在给美国"打广告"?挑衅都不会用这么低级的手法。

如果消息的源头是美国,那么可信度还是有的。现在消息源头在俄罗斯,哪有捡了便宜不去偷偷的研究还在这大肆的炫耀呢,而且才不到两个月就能把研究成果搞的接近成熟,可信度真的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