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哪些名字古怪但味道很好的东西?

春申雕塑研究院1

关注好奇心食堂,发现更多奇葩美食~

这些美食名字奇葩,让人听了不知所云,但只尝一口则立刻被惊艳到~

猫耳朵

山西面食天下闻名,可是除了刀削面,陕西人民最爱吃的面食还有一种叫“猫耳朵”的,这个“猫耳朵”可不是真的猫咪的耳朵哦,这只是一种贝壳状的,像猫耳朵一样小巧的面食。虽然做法特别,但猫耳朵筋道的口感可一点不输其他经典面食~临省山西也有一种类似猫耳朵的面食,但陕西人更习惯叫它麻食,做法和猫耳朵类似。

包脚布

诶诶,这个听起来就有点恶心啦哈。其实包脚布是老上海有名的小吃。非常类似大家都爱吃的杂粮煎饼,但又有一些区别,包脚布比杂粮煎饼小,里面夹的也不是酥脆的果子,而是香脆筋道的油条。

阎王菜

阎王菜一定是蔬菜中名字最可怕的,这种奇葩蔬菜来自“动植物王国”云南,虽然名字诡异恐怖了些,但做法与其他蔬菜大致相同,味道也不错。


好奇心食堂

1.biangbiang面

很多人看见这个招牌还会疑惑:这是啥字?提笔也不知道怎么写这个陕西美食的名字。biang biang面是用拟声词来命名的。面在制作的过程中在案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在捞出拌调料的过程中,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面入口时,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等等。


虽说名字看着有点复杂,但这口感那是爽滑香鲜,面条筋道,红红的辣椒油,肥而不腻的臊子肉,蒜泥、葱花、青菜真是令人垂涎欲滴!

2.开水白菜

听着挺low,感觉索然无味,然而,说是白菜,其实只用白菜中间发黄的嫩芯,口感嫩滑,所谓的开水是将老母鸡、老母鸭、云腿、排骨、干贝等鲜货熬制成微黄清澈的高汤。听着寡淡无味,实则大有学问,也是国宴上一道精品啊!




3.羊羹

听名字以为是汤汤水水粥之类对吧,脑子里想起了羊肉汤或者胡辣汤稠稠这种性状的东西,可是呢,羊羹是一种甜品,是不可流动的固体糕点,也不是用羊肉或者任何羊身上的东西做的,而是用红豆和淀粉做的



4.夫妻肺片

一听这个名字怪怪的,关夫妻什么事儿,这是有故事的,成都一对夫妻以制售凉拌肺片为业,价格便宜、味道好,颇受欢迎。人们就将这种凉拌牛杂称为“夫妻废片”。因为“废片”二字不好听,再加上食材中有牛肺片,便取‘废’的谐音‘肺’,改名为“夫妻肺片”。
其实啊这道菜以牛头皮、 、 、 、 为主料,进行卤制,而后切片。再配以 、 等辅料制成红油浇在上面。其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


5.青蛙饼。

听见这个名字就非常慌了。后来才知道,因饼的形状象青蛙的嘴巴所以叫青蛙饼。里面塞满了菜和店家配好的作料的。

6.葫芦头泡馍

之前说了陕西的biangbiang面,陕西的葫芦头泡馍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名字。这里的葫芦头是指猪大肠与小肠连接处的肥肠,因其熟后收缩状似葫芦头得名。凡是去西安旅游的同学,应该都听过这道小吃。



7.口水鸡

“口水鸡”这名字初听感觉有点不雅,脑子里可能会浮现出流哈喇子的样子,叫口水鸡呢是因为有很多花椒,吃了会麻到嘴巴瘫痪不由自主流口水。
味道以麻辣,鲜香为主。


8.羊蝎子

羊蝎子就是带里脊肉和脊髓的完整的羊脊椎骨,因其形跟 相似,故而俗称羊蝎子。其味道扑鼻,十分鲜美,让人胃口大开。

9.脏脏包

作为最近的网红食物脏脏包,看起来脏脏的,吃起来嘴巴和手也会变脏,所以叫做脏脏包。它是用纯脂巧克力,淋在法式可颂面包,外面一层再撒满丰富的巧克力粉,这就是脏脏包!让人沉浸,味道爱不释口,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10.燕菜

作为洛阳水席的一道菜,没有你脑中的燕子,不是一道菜,它是一道汤,主料就是白萝卜像一朵色泽夺目娇黄的牡丹花浮于 之上,花艳、菜香、汤鲜味美,辛辣香郁、爽滑适口。


卷毛噜噜

1. 油醪糟。

重庆特产,一位重庆师弟家里自己做的,市面上也能买到,主要成分有猪油、芝麻、糖、枸杞、蜜枣、陈皮、马蹄等,虽然热量很高,但是真的很补,以前是孕妇坐月子的时候补充营养吃的,很好吃。



2. 烧麦。

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以为是烤小麦?!😂据说东北的烧麦里面是包肉的,南方的烧麦是包虾泥的,但我们山东的烧麦是包米的,大米和少许肉酱拌匀,咸甜口味有点像鲜肉粽子,本人早餐超爱。


3. 脏脏包。

之前这款面包很红的时候我并没有买,我想顶多也就是巧克力面包又起了一个新名字嘛,都来有一次逛街时碰到了就买了一个尝尝,没想到真的很好吃,做得好的脏脏包里面的巧克力馅应该是流心状态的,表面的可可粉吃起来甜中带一丝苦,如果给女朋友买,看着她吃着一嘴可可粉,一脸宠溺的眼神,撩妹必备~😂




4. 焖子。

胶东小吃,用淀粉制成,可以凉拌可以炒菜,有点儿像炸豆腐模样的凉皮…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总之家常菜美味。


我是张大雪

还别说,壹周君真对几样美食的名字难以理解,想知道起这些个名字的人的内心活动,不过话说回来,它们是真的很好吃。



现在的包脚布在原来的传统之上做了些创新,饼皮又香又脆,里面会裹着丰富的食材,有油条、还有小龙虾、金枪鱼等等。



牛三星,广州的一道传统小吃,壹周君最初见到这三个字还以为是什么电子产品。牛三星是名副其实地有“三星”,分别是牛心、牛肝和牛腰。这三样会事先腌制,再加进汤里面,腌制过后的味道自然咸香,汤汁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字——鲜。街边喝上这么一大碗牛三星,胃里都是暖暖的。



说完牛我们再来说“鱼”。不过这里的鱼不是真的鱼,而是山药鱼,它是内蒙古以及山西一带的传统面食,之所以会叫山药鱼,可能是因为它的外形吧。山药鱼土豆和莜面制成的,口感可糯可筋,这完全要看制作手法。山药鱼还要配蘸料食用,壹周君最爱的是用鸡蛋做,再撒几叶葱花,看似食材简单,但是鸡蛋味道浓郁,再配着葱香味,味道非常不错。



贵州丝娃娃,又是一道听起来诡异的菜肴,甚至有点血腥,但实际上它“清纯”得很。它是用丝薄的米饼裹着各式各样的食材制作而成的。主要有萝卜丝、海带丝、炸黄豆以及糊辣椒,味道偏酸辣,口口清爽。



还有就是家喻户晓的biangbiang面了,去西安的朋友就光是冲这个名字都得品尝一番。不过壹周君觉得它名字虽复杂,但是味道确实美味。


武汉壹周

潮汕有一种猪头粽,听名字,很多人可能以为是粽子,其实它不是粽子。严格意义上说,它属于腊肉的一种。潮汕的肉制品中,腊肉并不出名,唯有猪头粽为地方独特做法。 作为一种肉制品,它在本地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年通过包装的改造以后,更成为一种小食出现在国内的各大商场,是酒吧里下酒非常好的一种小食。


因为他的名字,许多人会把它误认为是一种像粽子一样的米制品,甚至对它的口味是甜是咸也产生了疑惑。

记得2011年端午的时候,羊城晚报登载一篇《东西南北,齐齐说“粽”》的文章,把“汕头猪头粽”列为与“中山的芦苇兜粽”、“肇庆裹蒸粽”齐名的广东省知名的特色粽子,其实大谬特缪,猪头粽并非传统意义的粽子,虽有其名并非其实,但有句评语倒是很准确,循着粽子之名,你会发现,“第一眼看见猪头粽,无论是形状还是包装,相信都会让你惊讶一番。”


潮汕猪头粽据说始创于澄海区莲下镇,有超百年的历史,它以猪的头肉、腿肉为主料。制作方法十分讲究,先取猪头皮和上乘瘦肉,精工剁碎后,按比例佐以八角、丁香、肉桂等20多种香料、中药材,再添以上等鱼露、酱油、白酒,卤制一段时间后,按照“先旺后文,若旺若文,文旺结合”之火候,先后下锅烤制,再用腐皮包好,放进长方形的模具压制,撤去木模,即为成品。

切开后呈赤棕色间灰白点,表面油润有光泽,肉质不松也不黏,既韧又脆;入口不咸不淡,甘饴香醇。是潮汕人冷盘菜中常见的一种美味。


潮人陈益群

土笋冻。

我天真而又单纯的以为土笋冻就是竹笋,做的,是不是而且光看他的外表,我就认为她真的是竹笋做的,白白的。结果我哥看我一脸淡然的吃下去这个东西,而且还说味道不错,再一次多加了两块之后,幽幽的告诉我。这是蚯蚓做的。可吓死我了。这白白嫩嫩味道又很鲜美的东西居然是虫做的。可把我给吓到了。而且居然叫土笋冻。完全不搭呀。不过味道是真不错,我已经爱上他了。



土笋冻是一道知名的风味小吃。很多人可能认为是我们常吃的笋经过冻制而成,其实不然。土笋也叫海蚯蚓,烹用前,先把从沙子里逮出的鲜活土笋放养一天,吐清杂物,然后用石槌不断碾磨,使其滚出全部内脏杂物,再放入清水中,将其体内泥土漂洗干净,呈白亮时捞起。取凉井水,与土笋一起熬煮,身上的胶原蛋白溶化入开水中成粘糊状,盛出分别置入小盏,冷却后成冻,即为“安海土笋冻”,放置冷藏,食时取出。

形圆小略扁,色泽灰白相间,玲珑剔透,鲜嫩清脆,质地柔韧,富有弹性,味道甘冽鲜美,为冷盘佳品。最原始调料为蒜泥、酱油、香醋;后因口味独特广为流行,调料还发展出了姜丝、辣酱、花生酱、芥末、芫荽、糖醋萝卜等佐料,用牙签或水果叉叉吃。很美味哦。满满的都是胶原蛋白呢


小胖带你逛宝鸡

晋江的土笋冻

听名字以为是土笋然后把它们冻起来吃的,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跟土没什么关系,跟笋也没什么关系,不知道的人真的会被他的名字所欺骗。


看表面的话也是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如果没人告诉的话,也一定猜不出是什么,但是有人跟你讲过之后,估计很多人都不敢吃了

土笋冻其实就是一种海边滩涂里的“土蚯”,跟笋没什么关系,学名好像叫可口革囊星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然后自然冷却凝固成冻状,晶莹剔透,在闽南非常的流行,几乎人人都有吃。

吃土笋冻一般都是蘸酱油醋,有的还可以放芥末,香菜,吃土笋冻有一种在海边的感觉,冰冰滑滑,喜欢吃的珍馐美味,不喜欢的避而远之,一般来说晋江安海的比较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