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开元通宝有杨贵妃的指甲痕,为什么有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谢欣桐

这里有一个常识性错误,开元通宝并不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才有的货币,而是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开始铸造,整个唐代制造的通宝钱都可以叫做“开元通宝”,与开元年号完全无关。


很多人看到“开元通宝”四个字,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铸造的钱币。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而是最早的通宝钱,开元的意思是开始,并非开元年号。在唐代以前,钱币与重量挂钩,比如秦代半两钱,汉代五铢钱(铢也是重量单位)。但是由于后世局势经常不稳,出现了钱币缺斤少两,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比如汉初出现过“榆荚半两钱”,号称半两,却轻到可以像榆树叶子一样漂浮在水面。后世甚至还有剪凿钱,把一个钱币剪开成两个用,使得货币体系极度混乱,严重影响经济。

(开元通宝四个字最初为唐初书法家欧阳询所写)

所以在唐高祖武德四年,由于唐初沿用的隋五铢钱相当轻,且形制、重量都不统一。为了规范货币体系,唐高祖李渊决定进行货币改革,废五铢钱,将货币与重量脱钩,规范统一了每枚铜钱的形制,以“文”为单位,创出了最早的通宝钱“开元通宝”,最初四个字由大书法家欧阳询所写。由于这枚是最早的通宝钱,对于它的读法,一直有争议,有认为是对读“开元通宝”,直白解释意思就是最开始通用的宝钱,证据是之后的钱币多用某某通宝;另一派观点认为是“开通元宝”,就是开始通行最初的宝钱,证据是如果读“开元通宝”则之后李隆基不应再使用开元作为年号。目前学者对两种观点争执不下,其实都说得通。

所以说啊,开元通宝和李隆基无关啊,从唐高祖一直到宋太祖都在铸造,怎么可能是什么杨贵妃的指甲印。不过是有人看着那条缝比较大,又误以为开元通宝是李隆基时候才有的货币,编了个童话故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