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被袁世凯欺负让退位时,禁卫军哪去了?为什么不来保护?

---刘通晓---

在溥仪被袁世凯逼迫退位的时候,真有一支完全满人组成的禁卫军,按理说他们应该誓死捍卫自己的皇帝才对,没想到他们连屁都没有放一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古代的皇帝为了皇室的安全,都会建立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军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御林军或者叫禁军。当然,在清朝的时候,也不例外,起初这支禁军都是有满人组成,但到了清末八旗兵不堪一击,无奈只能由北洋一镇和六镇轮流担任。到了慈禧死后,摄政王载沣一直都对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不放心,就着手建立了一支满人组成的禁军,人数两个旅,由自己的弟弟载涛担任都统。

清皇帝最后的这支禁军,准备精良,但都是一群一天天玩鸟斗蛐蛐的的八旗子弟,战斗力不敢恭维,更完蛋的是这支禁军的老大是载涛,一个乳臭未干的生瓜蛋子,不仅缺少实战经验,而且无法收拾这群八旗子弟,自己又贪生怕死,遇事就完蛋了。

袁世凯老谋深算,成为袁世凯的嫁衣。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无法指挥北洋新军,只能被迫启用袁世凯,袁世凯趁机坐地起价,取得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这支禁军也不例外。袁世凯要派禁军去前线,而禁军老大载涛,不敢带兵出征,袁世凯趁机换下载涛,由自己的手下冯国璋担任禁军都统,经过袁世凯的安排,这支禁军基本被袁世凯控制。

溥仪被迫退位,禁军无动于衷。后来,南北议和,袁世凯以末代皇帝溥仪溥仪作为条件,取得大总统的职位。袁世凯声泪俱下,在威逼利诱下,溥仪和隆裕这对孤儿寡母被逼得哭着宣布退位,而自己的禁军远在千里之外,与革命党对峙,当禁军得知溥仪退位以及清王室优待条例后,并没有去勤王,而是直接关心自己的命运,最后在冯国璋保证待遇不变的情况下,这支禁军也就安生了,被冯国政编为第十六师,从此成了冯国璋的护卫军。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清皇室最后的禁卫军也给袁世凯做了嫁衣,溥仪和隆裕这对孤儿寡母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哭着,在无奈中宣布退位,从而结束了满清王朝200多年的统治,从而开启了新的篇章。


密探零零发

自从僧格林沁在山东被捻军所杀,清政府再也没有能够倚重的大将了。无论是曾国藩的湘军,还是李鸿章的淮军,甚至后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都不是被清政府所信任的。清政府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也想拥有自己信得过军队,所以摄政王载沣便召集了满人贵族子弟,组建了警卫军。这支部队由载沣的弟弟统帅,装备了当时最好的武器。

不过,说到底,溥仪做上皇帝的时候,以载沣为首的满清贵族已经没有能力了,太平的时候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来让袁世凯下台。但是武昌首义爆发以后,那些贵族没人能够率军平定叛乱,只得依靠袁世凯。至于他们禁卫军,其实也不可能有什么多大用处,如果满清贵族能练兵,清政府哪里会用袁世凯?太平天国的时候,慈禧老太后哪里会依靠曾国藩等人去组织团练平定叛乱?

清政府自始至终是不信任那些实力型的汉族地主的,不过由于晚清战乱的关系,汉族地主还是因为军功崛起于清朝政坛,成为了重要的政治势力。不过后来满清的贵族趁机成立了练兵处,通过各种手段夺取了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的军权。但是,自从曾国藩创立湘军开始,那个时候军队已经开始私有化了。袁世凯即使被罢官三年之久,北洋军队还是听他的号令。


历史是什么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问题。

首先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满清从来没有禁卫军;其次,就算有类似性质的,那也掌握在袁世凯手里。

清朝以八旗起家,京城以及各大城市都有八旗驻防,真正的防卫体系也都依托八旗构建。在正式的编制上,清军从来没有“禁军”这个编制;换言之,八旗子弟就是他们的禁军。



而在清末,八旗的战斗力已经退化得一塌糊涂,打个猎几乎都能废了。因此,国家的防卫只能依托汉人的军队,就连京城都不例外。甲午战争以后,负责防卫北京的是荣禄统制的武卫军;庚子国变后武卫军全军覆没,北京城的防卫就交给了袁世凯的新军了。


好了,说到这,大家也懂我的意思了。禁卫军?你是说根本拿不动枪的八旗,还是效忠袁世凯的新军?


青言论史

满清的禁卫军/禁卫军被称作护军,其分为守卫紫禁城大内的护军和圆明园护军。护军兵源来自上三旗中精良之士。按这支部队却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是纪律森严、战斗力爆表的虎狼之师。嘉庆年间,一个失业的厨子陈德拎着一根棍子,由于对社会不满准备刺杀皇帝,居然摸到皇帝御前也没被护军拦下,最后还是皇亲国戚救下皇帝。天理教之乱,百余个造反的农民,勾结几个太监,居然打进了隆宗门,至今隆宗门上还留有反贼射出的箭头,警示后人。

自打咸丰年间太平天国之乱。满清朝廷就就想恢复八旗雄风,虽然一度出了僧格林沁但是昙花一现。后来满清开始编练新军,宫里的护卫也被整编为北洋第一镇。宣统元年真正当家主事的摄政王载沣派出弟弟载涛掌管北洋第一镇,实际负责这支部队的是另一个满族宗室铁良。

武昌起义爆发,满清启用袁世凯出山,袁世凯和革命党打打谈谈,禁卫军也不敢主动出师剿匪,宣统皇帝的亲叔叔这位禁卫军编练大臣载涛,在满清最后的御前会议上,哪怕被隆裕太后点名出战,都百般推辞。

禁卫军最后被改编为北洋军第十六师之,收归冯国璋统帅,一直跟着冯国璋,最后在直皖大战中被打残解散。


布雷桑秀策酱

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古往今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谁掌握了军权谁就有了话语权、袁世凯可以毁皇称帝主要是掌握了军权、手握军权者如果不是效忠于皇上、势必就是挾持皇上、这可以说是历史和现代的教训、也是世界各国为什么军权必须掌握在国家主要领导人手中的主要原因。


人生快乐李

袁世凯能让溥仪退位,说明一切都安排好了。所以就不会有人来保护皇家利益了。

另外当时的满族上层阶级,也知道大清要完了,皇家死活与他们也无关了。树倒猢狲散,保住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事。

满族老百姓就更不会去保护溥仪了。要知道历朝历代的主要矛盾都是阶级矛盾,满族的皇家和上层阶级生活荣华富贵,满族老百姓跟其他民族的老百姓都是一样的贫困潦倒。所以清末推翻清政府时,有大量满族老百姓也加入了革命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