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水库:北京人最亲切的“大水缸”,竟是清华学生的毕业设计

1959年6月1日,建设中的密云水库。李祖慧 摄

今年是密云水库动工兴建60周年。60年前,京北密云群山间,潮河、白河河谷中,几十万民工喊着号子,用人力堆砌拦河大坝。仅仅两年时间,大坝全部落成,燕山群岭间高峡出平湖,密云水库漾起万顷碧波。

60年来,密云水库与北京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座北京人最亲切的“大水缸”。蓄水半个多世纪,滋润了几代北京人的生活。

1958年6月23日,北京市委、河北省委和水利电力部联合撰写的《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请示》,递到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办公桌上。

而密云水库的设计工作,在向党中央、国务院呈报《请示》前就已经开始了。1958年2月,北京市委向清华大学表示,希望清华大学水利系能够承担密云水库的设计。

能够结合实际生产任务“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当然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清华大学水利系副主任张光斗却没敢马上应承下来。密云水库工程量大,设计复杂,清华水利系毕业生毕竟经验不足,初出茅庐就承担这么高难度的国家级大工程,他不太放心。

张光斗与学生共同完成了密云水库的设计。

密云水库有潮河、白河两个主坝。考虑到潮河主坝地质条件较好,同时有溢洪道和泄洪隧洞,适宜锻炼师生,张光斗提出清华承担潮河主坝的设计任务,将比较复杂的白河主坝设计交给经验更加丰富的水利部北京设计院做。后来兜来转去,白河水库的设计任务也落到了清华水利系身上,张光斗也成了密云水库工程设计总负责人。

1958年4月8日,清华水利系毕业班的200多名同学集中到阶梯教室,北京市委农村部部长赵凡亲自来给他们作动员报告,承担“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水84班”同学坐在最前列。后来成为北京市水务局副总工程师的楼望俊,当时就是其中一员。令同学们没想到的是,周总理抽出会见西哈努克之前的一点时间,也来给大家鼓劲儿。至今,楼望俊都觉得是莫大的荣耀。

周恩来总理到密云水库视察。

据清华学生回忆,当时设计组以张光斗教授为首,学生则以1958年毕业班为骨干,先以他们的毕业设计作为密云潮河部分的初步设计。1958年7月水八毕业设计完成,与全校一同举办了教育成果展览会。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十分高兴,亲自来校参观,与水八毕业生谈话,赞扬师生的成绩,并把密云水库白河部分的设计任务也一起交给清华大学师生。后来,密云水库开工之后,清华各系总计有100多名师生参加了设计,参加其他工作的同学先后逾200人。

众所周知,1958年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大跃进”的热潮中。各行各业都处在敢想敢干、大放“卫星”,反保守、反“右倾”的状态中。清华水利系的学生也免不了被时代的大潮所感染,提出了一些不太切合实际的想法。

因为这些不合实际的想法,1959年汛期来临时,建设中的密云水库就经历了一次“最危险的时刻”。欲知详情,请关注明天的推送。

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