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轮胎不知道什么牌子好?六大轮胎品牌特点拿走不谢!

各位车主朋友,在轮胎品牌的选择时,应该都会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目前为止,品牌影响力及使用最广泛的几款轮胎的品牌基因,以及它们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特点。

倍耐力轮胎Pirelli

倍耐力起源于19世纪后期,是最早的轮胎厂家之一,它属于运动型轮胎,也是最早赞助F1的,现在还在赞助wrc。

说实话,倍耐力轮胎绝对适合WRC那种路况,抓地超强,非常强壮。喜欢暴力驾驶的朋友,倍耐力是首选,抓地太强悍了,不敢说倍耐力是最好的,但可以负责任的说,倍耐力的抓地是最棒的,飚车玩家必备。

不过前提是,你得忍受倍耐力同样强大的胎噪,惊人的胎噪,那种感觉无法形容,以至于倍耐力的经销商都不相信那是轮胎发出的噪音。

倍耐力的价格在高档轮胎里属于中等偏上,目前已经国产化,在中国这种路况下,很难体会到倍耐力的优势,因此销售量不甚理想。

如果你不在乎倍耐力的噪音,不在乎它过高的价格定位,喜欢开快车,选倍耐力没错!!

马牌轮胎welcome

德国马牌也叫大陆轮胎,也是19世纪开始做轮胎的。欧洲杯足球赛场经常能看见马牌的广告,汽车赛方面好像赞助的不多,我了解的好像大卡车的比赛用马牌,好像没玩过F1。

马牌和倍耐力是两个极端,以静音舒适著称,那些说米其林舒服的朋友一定没用过马牌轮胎。

舒适静音是马牌的最大特点,不过好像也只有这一个特点,马牌不算耐磨,抓地力一般,不强壮,不太适合比较崎岖的路况。

配套方面,马牌轮胎主要配套一些中级车型,一些高档的SUV配套的马牌都是捷克出的,噪音不大。

如果你追求舒适静音,对耐磨、运动、价格方面没有要求,马牌是个不错的选择。

邓禄普轮胎dunlop

邓禄普于19世纪后期起源于英国,后被日本控股,是充气轮胎的发明者。

邓禄普是第二个玩F1的轮胎品牌,在F1分站赛的赢得数量上目前排第二,现在不玩了, 现在主要赞助德国房车大师赛、A8房车赛及摩托GP,在多项越野比赛中也是主要赞助商,因为越野胎中邓禄普做得很好的。

国产邓禄普轮胎最大的特点是没特点 (和普利司通类似,下面会提到),静音舒适性不如米其林和马牌,抓地力不如倍耐力,属于比较均衡的轮胎。

国产邓禄普针对中国的情况,适当降低了部分小型号轮胎的定价,使其能够满足几乎全部车型的需求,价格比较合适。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篇对邓禄普的评论:不敢说邓禄普是最好,但是能满足你各种需要的轮胎。如果你偶尔会小玩一下你的车,又对舒适静音性有所要求,价格也不希望太贵,邓禄普不错。

固特异轮胎goodyear

邓禄普由于著名车手赛纳的死,离开了F1,取而代之的就是来自美国的品牌固特异,目前保持F1分站赛冠军数量的记录,目前赞助的汽车赛事不太清楚。

固特异属于典型的美国货,只求抗造,抓地仅次于倍耐力,噪音逊色于米其林,耐用程度一般,不少车主反馈容易鼓包

价格比米其林低一点,但也属于国产里边价格最高的了,品质一般,但销售量却非常高,其安全性方面的口碑比较好。

米其林轮胎michelin

米其林19世纪起源于法国,是子午线轮胎的发明者,并凭着一个大肉胖子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固特异后赞助F1,现在赞助的汽车赛事也不少,WRC等等。米其林属于舒适性轮胎,舒适性接近马牌,抓地耐磨一般。

米其林销售额世界第二,仅次于普利司通。个人感觉同样属于舒适性轮胎的米其林比马牌更适合中国的路况一些,这也是米其林在中国成功的原因吧。

当然,由于广告,米其林的价格在国内并不算低,进口米其林价格方面不是很给力。

普利司通轮胎Bridgestone

普利司通,地地道道的日本品牌,也是世界6大轮胎品牌中最晚、唯一一个20世纪开始做轮胎的厂家。

目前独家赞助F1。普利司通和国产邓禄普类似,没啥特点,属于比较均衡的,各方面性能都过得去,舒适静音次于邓禄普,是高端品牌中最耐磨的。

价格嘛,由于在F1中疯狂烧钱,价格不算便宜,比米其林,固特异便宜点。也由于赞助F1,销售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超过米其林,目前世界第一。

最后列个排名

运动能力:倍耐力>固特异>邓禄普>普利司通>米其林>德国马牌

舒适静音性:马牌>米其林>邓禄普>普利司通>固特异>倍耐力

耐磨:普利司通>倍耐力>邓禄普>米其林>德国马牌>固特异

价格(由高至低):米其林>固特异>倍耐力>德国马牌>普利司通>邓禄普

安全系数:倍耐力>固特异>邓禄普>普利司通>米其林>德国马牌

写在最后

本文对于这六大品牌的评价,不敢说完全准确,参考了网上的许多说法,选取了认同感比较强的,来同大家分享。

轮胎也像汽车品牌一样,不同系列的产品对应着不同的需求,不能一概而论,文中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互动环节

你用过哪些品牌的轮胎?

留言和其他车主分享你的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