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令将他斩首,临死前留给儿子一封16字遗书,至今无人能看懂

俗话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在古代封建社会,大多数读书人数十年寒窗苦读,要么是想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人生,要么就是希望自己能走上仕途,使得自己日后能够名流千古,然而在清朝时期,却有一个读书人,此人不仅才华过人,而且还曾经被顺治皇帝夸赞!

然而谁也没想到,在顺治18年,此时吴县县令为了提高税收,不仅经常欺压百姓,而此事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因此在一群读书人商量下,决定前去孔子庙前抗议,而且此时,此事一传出去后,顿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和探讨,然而谁也没想到金圣叹和其中十一人还将县令任维初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事情,禀报给当时给江苏巡抚朱国治!

然而谁也没想到,由于江苏巡抚朱国治和县令任维初同流合污,因此此时的朱国治看到后,顿时上书朝廷,不仅替县令任维初隐瞒了事情的真相,而且还说:“有一群书生抗旨不尊,不仅不愿意上交国家税收,而且还故意在孔子庙前闹事,惊动先帝之灵”!

此时的皇帝看到后,顿时大怒,随后为了树立朝廷的威严,因此将金圣叹和其他七个人抓捕起来,随后在江宁对这些人严刑拷打,最后皇帝下令将金圣叹以叛逆罪判处斩首示众,以便威慑住江南士族!

在金圣叹临死前的几天里,此时的金圣叹在狱中可谓是悔恨交加,随后金圣叹决定;留下一封16字的遗书给自己的儿子,遗书内容是:“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

此时的狱卒看到后,顿时哈哈大笑,没想到金圣叹在临死前竟然还这么幽默,随后当刽子手将金圣叹斩首后,突然从金圣叹的耳朵掉出了两个纸团,上面写着:“疼”和“好”两个字!

此事一传出去,顿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和探讨,然而却没有人知道这16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直到至今,也没人能看懂昔日金圣叹留下来的16字遗书,你能看懂吗?欢迎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