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最耻辱一战,中条山战役!

1941年5月,华北日军以10万余兵力,发动了对中条山的再次围攻。曾声称要“坚持山西,确保河防”的卫立煌部,由于疏于防御,在日军进攻面前大部采取避战方针。结果,日军以近1∶20的极小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的中国军队,给晋南抗战带来了严重的困难。中条山会战的失败,成为“抗战史中最大之耻辱”。

中条山大峡谷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黄河、涑水河间。横跨临汾、运城、晋城三市,居太行山及华山之间,山势狭长,故名中条。主峰雪花山,海拔1994米,位于山西省垣曲县东南。东北端与王屋山相接的历山,海拔2322米,为涑水河发源地。因中条山屏蔽着洛阳、潼关和中原大地,拱卫着西安和大西北,瞰视着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国军中条山会战为什么失败的那么惨?

日军策划进犯中条山,全力决战

战前,卫立煌原来是凭着二十六万大军与日军四个师团对峙,所以才能长期坚持中条山防线,并自称“东方马其诺防线”。但这次战役,日军非常重视,称为“中原会战”,是一举拿出七个师团超过十万的主力部队来决战了,其志势在必得。而中国军队在战前按蒋介石要求,甚至还抽调部队去反共,”中条山的铁柱子”第四集团军被调离,使中条山地区兵力反下降到十七八万人。

要知道,日军单位战力远超中国军队(包括中央军),整个抗战期间日集中10万以上兵力的攻势不多。这次却以10万打18万,可以说是“占据压倒优势”。按毛的话讲,日军是拿出“把纸老虎当真老虎来打”的干劲了,而中国军队贩卖粮食、烟土,中条山成了经商之地。日本奸细乘机混入,日军特种兵空降到中国军队的指挥部旁潜伏。一场血战正在孕育,日军放出狂言,开战一个小时就可瘫痪中国军队的所有指挥系统,而中国军队还浑然不知大难临头而坐以待毙!

中条山战役

大敌当前中国军队疏于防守

1941年4月,日军开始向中条山周围地区集结。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这才电令黄河沿线“各战区应速加强阵地及河防工事”。

4月18日,何应钦在洛阳主持召开第一、第二、第五战区军以上长官军事会议,研究中条山地带作战计划。会议一开始,何应钦便将敌情、匪情(诬指八路军)相提并论,并要第一、第二战区“先将晋南方面敌情、匪情及该方面地形详细报告,然后再谋防匪驱敌之方”。各战区在汇报中充分反映了在日军大举侵犯面前毫无思想准备的状况,如第47军军长李家钰麻痹轻敌,认为“刻敌尚无渡河之企图,因潼关、洛阳均在我手,且中条山尚有我大量友军,以现有之三十七师团决不足以言犯”。会上各部队也提出不少实际困难,如第5集团军总司令曾万钟提出“守备兵力不足”,要求参加整训的3个师归还建制,以协同防守和出击。有的军长强调“当地粮食不能自给”,有的军长提出“重兵器不足”,如此等等。

在日军进攻迫在眉睫的形势下,国民党军队的某些将领们仍在讨论瓦解共产党问题,致使长达四个半小时的会议未能拿出任何作战方案,何应钦不得不宣布会议“暂时停止,关于奸党问题,准后日(二十日)再行检讨”。

直到4月20日,在第二次“晋南三角地带作战检讨会”上,何应钦才提出对中条山地区作战指示和注意事项。何应钦指出,为确保中条山,第一步应相机各以一部由北向南、由东向西与我中条山阵地右翼各部合力攻取高平、晋城、阳城、沁水间地区,以恢复1940年4月前的态势;第二步与晋西军及第二、第八战区协力包围晋南三角地带的敌人;最低限度亦须能确保中条山。要求第一战区及晋南作战部队迅速对上述作战计划进行准备。

4月28日,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判断日军有由济源、横皋大道会犯垣曲的企图,当即决定如下出击计划:(1)加强阵地工事破坏阻塞主阵地前道路;(2)先制出击(以一军向高博、以各一军向闻喜侯马夏县)打破敌之攻势;(3)第二战区晋西部队向同蒲,第五战区汜东部队向陇海牵制策应。

上述出击计划下达各战区过程中,因中间指挥系统繁杂,迟延费时,加之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尚在返洛阳途中,各阵地中国守军对敌“如常时而毫无万分之一之准备”,对敌疏于防范,直至1941年5月5日,所策定的出击部署仍未及全部实施,而日军已于7日下午开始总攻。长期坚持反共,临战无精神和物质准备,为国民党军队在中条山作战致败埋下了祸根。

英勇的战士

后续应对慌乱,日军战术改变

中条山刚刚开打的时候,中国军队乱作一团,而高层也因为对日军南渡黄河有所忌惮,所以没有马上进行部署调整。这时候蒋介石的判断是比较理性的,他的命令是各军坚守阵地,抢占交通要道,利用山区地形对于日军进行分割。然而,这道命令虽然从战术角度比较明智,但是实际上已经等于一纸空文,因为此时中国军队指挥体系崩溃,两翼节节失利,交通要道大多已经被日本抢占,中国军队防御体系基本在一开始已经被瓦解。在短短四天之内,中国军队基本没有形成非常有效的抵抗,诱敌演变成为了溃退,阵地基本保不住,日军开始迂回的时候,南面也有军心不稳的军队率先南撤,最后“背水撤退”,犯了兵家大忌,搞得十分狼狈。

日军战术也有调整。此时,日军战术从一开始的抢占战略要地,已经变为了歼灭中国军队有生力量,只是国民党高层始料未及的。日军击溃中国军队并封锁黄河渡口之后,还在中条山中进行了反复扫荡,所以分散在山中的军队基本全部被消灭。这种战术更改也是国军蒙受巨大损失的原因之一。

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由于事前准备不足、又缺乏统一指挥,除少数突围外,大部溃散,被俘虏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日军据中方公布毙伤9900人, 按日方数字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包括第三军军长唐淮源上将、第十二师少将师长寸性奇等滇军名将在内的多名国军将领壮烈殉国。

勿忘历史,放眼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