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董鄂妃身世之谜(一)

  前回说到,孝庄皇太后和满洲权贵,暗中采取各种办法,对董鄂妃这样一个弱女子进行谋害。其中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不深究一下!

  确切地说,是董鄂妃的身世,以及皇上对她的宠爱,损害到他人的利益,更影响到皇家的名声,致使朝中诸人对她必欲除之而后快。

  关于董鄂妃身世,自清初起就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鄂硕之女说;二是博穆博果尔之妻说;三是江淮名妓说。

  清朝官方文献《清实录》记载:董鄂妃,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女,追封为孝献皇后。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九月二十八日,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为皇贵妃。

  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董鄂氏生下皇四子,按照顺治皇帝的想法,这个孩子是要立为太子的。不想不足百日,他却在次年正月二十四日早夭。因此,皇贵妃董鄂氏竟然患病。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董鄂氏在承乾宫病逝,追赠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于康熙二年,与世祖合葬孝陵。清朝官方文献《清实录》说法过于简略,甚至关于董鄂氏的入宫准确时间和入宫时的年龄都没有交待。

  鄂硕,栋鄂氏,满洲正白旗人。顺治二年二月以击流寇功,封三等梅勒章京。三年五月,以勦流冦平江南功,晋二等。四年改为二等阿思哈尼哈番,七年三月遇恩诏晋一等。九年正月恩诏晋一等精竒哈哈番。十四年二月,以册封皇贵妃礼成,晋三等伯,卒谥“刚毅”。

  大学士金之俊奉皇帝的命令撰写的《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传》说道:“皇后又喜读书,天资敏颖,对于《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些称为《四书》的儒家经典和五经中的《周易》,全部都诵读完毕。不仅仅是其中的句子能够背诵,对于那些圣贤修身治世的道理,以及天下兴衰的规律,无不深刻理解,并且喜欢临摹古人的书法,达到了精通工整的境界。”读到这里,人们不禁要发出疑问,“董鄂氏如果是鄂硕之女,鄂硕是一介武夫,清兵入关仅仅十年的功夫,他的女儿怎么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么深的汉文化造诣?”这一问,确实有道理,使人不禁对鄂硕女之说,大大的打上一个问号!

金之俊  图片采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还有人为了圆鄂硕之女说,又编造出一个故事,说董鄂氏是硕鄂南征时与南方女子所生,这更是离奇之论。据载,顺治“二年,陜西既定,移兵下江南,鄂硕以前锋抵睢宁,俘斩甚众,从征苏州。”试想,如果董鄂妃是鄂硕与江南女子所生,那她的出生不会早于顺治三年,顺治十三年时她仅仅只有十岁或更小的年龄,怎么够入宫年龄?又怎么会有那么深的汉学造诣?

  总而言之,关于董鄂妃是鄂硕之女的说法,破绽百出。“董鄂妃身世”,与太后下嫁、顺治出家等宫廷秘事一起,成为清初八大疑案之一。

  自清初就出现的传说中,董鄂妃身世竟然与鄂硕之女说截然不同。人们说她并非满洲人,而是江淮名妓董小宛,从良后成为冒辟疆爱妾。顺治七年被人劫掠到京师,后来入宫为皇妃。

董小宛  图片采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为了掩盖爱妾被劫掠这一事实,也是为了避祸,冒辟疆对外宣称董小宛已死,并作《梅影庵忆语》,以图加以掩盖。

            《梅影庵忆语》局部 图片采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董小宛是不是在顺治八年去世,其中是否有难言之隐?下篇文章向大家逐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