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为什么不直接探索研究火星而选择月球?

Michael1295816

月球距离地球近,是一个检验我们航天技术的很好的场地,更像是一个踏板,因为在未来,如果能够在月球上建立起飞基地,那么将省去不少燃料,因为月球的引力要比地球小得多。

同时,探索火星要比探索月球难度要大,我们需要有所准备,确保万无一失。目前世界上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也就三个国家中美俄,我们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月球确实没有殖民的价值,但是更好的利用月球将会是人类前往更深宇宙空间的一个中转站。

2018年,中国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背面,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这么多年登月,从来没在月球背面降落过,为啥?因为月球背面温度低,且那里无法与地球进行联系,也就要求探测器要完全自主。 所以探测月球不仅可以检验我们这些年来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果,还可以更好的了解月球,并且巩固我们航天大国的地位,当然探测火星也是我们的目标,2020年,中国计划发射探测器登陆火星,进行着陆巡视,到2030年,实现采样返回。

探索总是要一步一步来,月球是一定要去的。 另外,探索火星需要大推力火箭,我们国家在大推力火箭上,依然任重而道远啊,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航天工作者们已经是非常努力了,大推力火箭肯定会问世的,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国家有这个实力!


一枚游戏科幻迷

探索月球的原因有两个。

月球有着很高的科研价值

1、在月球上,探月工程之前我国一直没有施放过探测装置,更没有一份我们自己的三维地图,而国外很多重要的月面研究成果,是不会与我们共享的。

要想获得全面的月球信息,就必须自己亲自动手,对月面进行全面勘测,取到自己从月球上带回的第一手样本。这是非常重要的。

月球上出现的水蒸气问题、月球质量点不均的问题、月球广袤的“海洋”成因问题、月球内部结构问题、月岩和月尘年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答案。专家学者们肯定会有更多的疑问要解决。

此外月球上到底有没有疑似人工建筑问题,也是民众关心的问题。既然有关此类问题嘴炮不断,顺道考察一下,给民众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也并非是不可以的。

从我们得到的信息来看,美国探测月球其实是个“烂尾工程”。由于信息基本上都是从这“烂尾工程”获得,致使月球上谜局不断。美国人暂时对月球失去了兴趣,或许前期的重大投入没有产出,或许有其他的原因我们不好说。

移民火星,远不是把人送上去那么简单。人类有太多的技术需要突破,同样研究好了月球上的生存问题,在火星上生存自然没有在问题。

月球上的移民价值固然不及火星,但它距离地球很近,在其上建立科考站,研究生物、金属冶炼、太空防辐射等技术,更加适合。往返于地球之间,其时间成本更低。

2、我国还有很多航天技术还需要进行验证。在探月活动过程中,宇航技术上的一些设想也可以进行直接的实践,这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

想要熟悉宇宙,必须接近宇宙。比如说轨道设定研究,起降相关技术与软件编制,应用材料的相关验证,通讯构架与实现等等,这里有太多我们常人不知道的知识与技术。这些知识,很多都是我国第一次实践。

有了这些技术,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建立科考站,可以在地月拉格朗日点建立通讯物资中继站,这些都可以尝试去做,单单一个月球,就足够我们研究几十年的了。

可操作性更强

相比火星,探测月球的技术难度更小些,这主要体现在两者之间的通讯差异上。与月面通讯,往返时间约两秒多,单程通讯只需一秒钟多一点,基本上可以实现实时通讯。

而与地球轨道之外的火星通讯,最短的往返时间也需要10分钟,这取决于火星所在位置。如果火星处在太阳的另一端,通讯往返时间可能要达到40分钟以上,单程通讯也需要20分钟以上。这是人类技术目前根本无法克服的问题。

美国的火星探测器,更依赖于编程,每天前行几十米或几百米,都需要预先研究火星地形,考虑到火星车前进时能遇到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处坑洼,才能保证火星车在执行程序时,不会出现问题,这些探测器的效率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得多。

这些在月球上,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一两秒钟的通讯延迟,虽然给我们带来不便,但是基本上可以看一步走一步,探测器的效率会比火星上高出很多。这些对于我国缺少探测经验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当然,我们也不会固步自封在月球上,既然我们发展宇宙探索工程,我们当然不想处处受制于人,目前,探测火星的计划也已经有了计划,但在这是建立在探月的技术积累之上的。


史海探奇

科研需要脚踏实地,没有学会走就想学会跑。这个急不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看看中国长五,本来计划的是2014年发射,氢氧机技术太落后,整整被推迟了三年,去年又是因为氢氧机故障,嫦娥五号又被推迟。运载工具都不行,怎么飞向火星?基础材料问题不解决,就会像你问题那样心比天高,好高骛远。飞的越高,摔倒越惨!基础研发是绕不过去的坎,所有问题解决之后,研究火星就会水到渠成!因为现在中国只能先研究月球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