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三国》那么无聊,为什么总有人贬低《新三国》?

据说好人都赞我


说老版《三国演义》无聊,基本上是属于没看过原著的人。央视版《三国演义》无论是布景、道具、角色、演技、对白,都完胜新《三国》。虽然现代摄像技术超过当时,画画质感好,但总体差距不小。

首先在演员演技上,新《三国》不仅没有突破,而且远逊色于旧版。主要角色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的演员表现都比旧版差,缺少原著人物的神韵。配角的周瑜、鲁肃、吕布等人演的也不如老版,感觉就是现代人穿个古装而已。






以陆毅演的诸葛亮为例,总体表现不够丰富,整部就两个主要表情,年青时腼腆内向,老了苦大仇深。唐国强演的诸葛亮,年青时自信满满,“主公有多大胆略,亮就有多少谋略”。中年时成熟睿智,老年时鞠躬尽瘁。以舌战群儒为例,陆毅版诸葛亮温文尔雅,哪里招架的住张昭等人的发难?

在角色对白上,旧版采用半文半白的方式,听起来更优雅,感觉也符合古人表达方式。新版则完全釆用了现代语言,可能是为了更多人能看懂,但过于口语化听起来怪怪的。



至于说司马懿、庞统、张飞等人披头散发的打扮,就是编导人员为了突出新意而不够用心了,把文臣武将弄的和未开化的民族一样。


华哥杂谈

本人非常喜欢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看过3遍原著,可以来说道说道了哈。

首先《三国演义》这个电视剧呢我看过一遍,是我初中的时候看的;《新三国》呢是我高三的时候看的,也只看了一遍。 因为没时间再看一遍那么长的电视剧,(本人很少整部看完一部电视剧,这两就是例外,一集不落)。

如果现在再让我在其中选一部电视剧看一遍,我想我会选《新三国》,不是说老三国不好,我本人就很喜欢老三国里的关羽、曹操、诸葛亮,因为他们的眼神戏很足,真的很棒。我为什么不选老三国呢?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老的电视剧大多数都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产物,表演过于艺术了,就是表演上比“作”要第一档,但绝对谈不上自然;比方来说,你见过现实中有多少人一着急就来回的踱步?而且踱步的力量还非常大? 现实中你又见过多少人一生气就拼命的吹胡子瞪眼? 其中很多过于艺术的表演让我现在来看会非常尴尬,当然这不是老三国的错,这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很正常。前些日子把老三国翻出来看,看到桃园结义那一集,三个大老爷们手拉着手,大哥、二哥、三弟、二弟的叫着,我尴尬癌都差点犯了。。。 然后老三国里的大都很虚,像是唱戏那样,不信可以翻出三英战吕布那一集看看,吕布转着他手里的方天画戟就跟没吃饭一样,是打仗吗。。。总的来的老三国“戏”的成分更多,显得不那么自然,我觉得年纪稍大的人应该都会比较喜欢老三国。

当然老三国很多演员的演技确实比新三国里的演员演技要高,比如曹操、诸葛亮;新三国里也有很多演员演得比老三国好,比如刘备、曹丕,其他对比不明显的不提。 但是老三国的演员还是受了很多“戏”的影响,显得新三国演员并不比老三国差甚至更好,比如曹操。

最后我想说一句,一部电视剧好不好,不仅仅只看演员的演技,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服装、场景、特效、打斗、音乐,作为21世纪的大投入的《新三国》在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基本完败90年代的《三国演义》。 如果你认为演员就是电视剧的一切,而且还喜欢“戏”一样的表演,我这些话可能会让你很生气,我只能说你有你喜欢的道理,我也有我喜欢的原因,请不要恶意去贬低它


Gaoge爱游戏

先来说下问题,无聊与否其实是个人的观感,这种观感和一个人的阅历、知识结构、审美是直接挂钩的,更准确地说是见仁见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并不能一概而论。

至于说“贬低”,或者说比较,我认为还是分成几块说比较合适:

(1)情节。老《三国》、新《三国》,其情节底本都是《三国演义》的小说,《三国演义》本身就是三分史实、七分虚构,比较精彩的就是这部小说按照历史的时间线走下来,让不了解《三国志》、《三国志注》这种史书的普通人,误以为这就是历史,或者说是史书了。这种现象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其实在明朝,国人就已经只知有《三国演义》,不知有《三国志》了。

老《三国》其实是严格按照《三国演义》的章回体拍摄,在当时来说,非常符合大众的审美,因为当时古装电视剧方兴未艾,主力收视人群对于文艺的接触,其实是以评书、戏曲的接受格式来看电视剧,当然,也有日本、巴西的肥皂剧引进,但是在历史大剧来说,仍旧是上面的接受格式,也就是认为“评书化”、“戏曲化”的表现形式是合理的、“舒服的”,类似的剧还有很多。

比如《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寇老西儿》、《我爱我家》等等,至于《杨家将》、《隋唐英雄传》之类就更不用说了,其戏剧框架,基本上是评书可视化和戏曲化的相声、小品。

反观新《三国》,其时间结构基本照搬了《三国演义》,但是剧情详略和人物塑造,加入了主创团队的“现代思维”,也就是主创团队通过他们的情节设置安排来重新解释《三国》,这种解释,本身就是对旧的情节框架的突破,但是,也受制于主创团队的水平,这种解释和叙事,能够让一部分观众满意,更直白地说,让“不懂行”的观众满意。

(2)细节。为什么说是“不懂行”的观众满意呢?因为新《三国》的主创团队在整个剧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水准,非常之低,历史常识性的错误、服装道具的粗制滥造、演员读错台词(断句都不会断),还有错别字、白字等等,至于他们对于人物的重塑,就更是“意识流”,也就是说随心所欲,并没有什么历史根据,甚至连历史逻辑都不讲。

这才是新《三国》的核心毛病,就是“不用心”。

在这方面,老《三国》要远远胜出, 所花的精力和展示出来的效果,要更有古风古韵。

尽管新、老《三国》严格来说,都不能界定为历史剧,而是名著改编剧,但是在味道上,一个是现代人穿盔甲,一个是古代人再现,就是两种东西了。

(3)是否存在翻拍就挨损的情况?现实是,之所以个影视作品被翻拍,就说明前作是“经典”,没人逮着烂剧IP翻拍,那是缺心眼。是经典就有粉丝,而粉丝对比之后,一定会有不满意的地方,自然就会骂新版,这是很正常的。

真正的问题在于,新版本身就没有下足够的功夫去超越,而是“消费经典”,比如我说的那些细节问题,高希希团队真的解决不了?说实话,好好缕缕剧本也就能排除几百个地雷了,问题是连这个活儿都没好好干,还怨别人骂他?

如果啊,我说如果,连这些毛病都没看出来,那还比较什么新、老《三国》?


刘三解

我觉得老三国比新三国强了不止一点,尤其是在很多人物的刻画和细节上,之前许多朋友们举了不少例子,我再来举一个,张飞喝断当阳桥那段

1.

老版张飞大喝“燕人张翼德在此”的时候,所有人都大惊失色,包括曹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尽量避免和张飞对视,而环顾左右(学过心理学的都知道,通常没底气的时候,才会做出这样的动作),甚至战马、小兵都有向后退的趋势;

而新版张飞除了喊声大一些,并没有其他人对他进行任何的烘托

2.

曹操有句台词,大概意思是说当初关羽提到过张飞可于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大家小心

老版中说这段话之前曹操有一个从惊到故作镇定的表情变化,而且因为这段话是对部下说的,所以不断地和周围有视线的交流,对这次战斗非常重视,说这段话给人的感觉就是:早听关羽说过,今天一见果然厉害,大家不要给他留破绽,好生防守,伺机反击;

新版曹操说这段话从头到尾一直四平八稳,而且说这话的时候一眼都没瞅部下,并不在乎这次战斗,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你看张飞咋咋呼呼的,我军随便都能碾压他,但是关羽说过他很厉害,所以我们不能轻敌

3.

吓死夏侯杰那段

夏侯杰从一开始就万分惊恐,被张飞吓到了,根本不敢进,但是曹操军法如山,他又不敢退,可他露怯偏偏被曹操看到了,曹操一个犀利的眼神递过去,更加剧了夏侯杰的恐惧,有人说,是曹操和张飞一起吓死了夏侯杰,我觉得丝毫不为过;

新版很突兀,前面曹操那边还在四平八稳地列阵,怎么突然张飞喊一嗓子就有人摔下来死了?死的是谁都不知道!讲道理小时候淘气,别人睡觉的时候趴他耳朵大喊一声,都没把人家喊死,怎么张飞一嗓子就能喊死一个大将?而且将军都能吓死,小兵们怎么都没事?为什么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新版看了一大堆的问号,就一句话剧情突兀,不协调

4.

道具细节

老版夏侯杰死时因为是吓破胆了,所以吐的是绿水,而新版根本没有

小小一段当阳桥,我看到的新老三国的差距就已经这么大了,更何况是整部剧呢,和老版三国相比,新版三国真的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Hydragon

单说几个情节,老版就远超新版,诸葛亮骂王朗,唐国强那可以说6的飞起了,慷慨激昂!陆毅简单的坐在轮椅上面无表情说了几句王朗就死了!周瑜想杀诸葛亮的时候两个人眼神内心戏十足,各怀鬼胎那种眼神!还有刘备赴东吴和孙权在山河旁聊天,刘备说北人骑马南人乘船,孙权说,谁说南人不会骑马!之后两人一起骑马再加上背景音乐!那种向往的感觉让人心里好暖!舌战群儒老版演了半集,慷慨激昂,新版就不说了!老版师勖,典韦,王垕这些人因曹操而死之后曹操哭的时候确实让人动容!尤其郭嘉死的时候曹操哭着说,汝等年龄皆与我相同,唯奉献最小,我欲将大事想托,奈何中道离去,让人肝肠寸断!之后念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时候观众都能心里触动!还有赤壁前夕,老版唱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老版天空真的有月亮,乌鸦,之后曹操看了一眼然后唱出了短歌行!新版陈建斌端着杯酒走了段路念完结束!而且哭奉孝,哭典韦新版都没有,陈建斌也没有哭戏!是不是哭不出来?去体会老版,好多有情怀的剧情让人心里十分触动!而且老版84级,新版九十多级,老版却比较全,十常仕之乱,黄巾起义,桃园三结义,七擒孟获,典韦之死,孔明死后后汉时期,这些新版都没有还能九十多级,因为老版剧情不拖拖拉拉,也比较全!好多人喜欢新版的场面,但是我觉得新版马战一点都不真实,只是把武器碰撞的声音加大了,马能在头上动不动就飞过去?两个人武器随便一碰就是一声巨响!让很多年轻人感觉刺激!去体会老版比较真实,马战本来就没有两个人打架那种你一拳我一脚似得,两批马冲过来两个人一个回合就马就跑另一边去了,看起来是没有新版那种加特效的精彩,而且老版用了好多部队!士兵场面几千几万但都是真人,没有用电脑特技,一个攻城场面,一个地方重复用


我心笑擁孤獨

还有于荣光扮演的关羽,你说你看个书,胡子碍你什么事了?非得用手提着,难道是太沉了吗?还是让我们看看陆树铭扮演的关羽吧,那神态,简直像从书中走来,更像是一尊神一样,令人敬畏!

其实并不是贬低新三国,因为但凡是翻拍的电视剧总会被人拿来与之前拍的进行对比,新三国确实在这方面不够严谨,剧本不够精彩,会有许多穿帮的镜头,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那些穿帮的镜头吧!

没错,首先一个就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赤兔马,它的身上竟然有英文字母,有的网友看到这一幕调侃说,这马不会是当时从国外进口的吧?还有的网友说,这马估计还要去拍别的戏!

当聂远不演唐僧,演赵云的时候,他正在曹营七进七出,曹操在远处看到他这么厉害,便顿时有了爱才之意,但无奈手下人抓不到他,只好出动了直升机,也是够下血本的!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在剧中更可怜的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王司徒对貂蝉说:若除禽兽必先献身于禽兽啊!这句话,我怎么读怎么绕口,不知道貂蝉能理解吗?

当把貂蝉献给吕布的时候,他对奉先说:吕将军,贱婢貂蝉配不上你啊!就算谦虚也不能这么说吧,人家大美女听到了会怎么想呢?既然配不上,俺才不想去干这样的破差事呢!

可是,吕布听了却说:不,她是我的命根子!只见了一面,就把貂蝉上升到这么重要的地位,看来是一见钟情,再见痴情,三见倾国倾城啊!

刚见了面,就这么迫不及待的对貂蝉说:吕布要与小姐行合体之事!不知道“合体”是什么意思,到底应该怎么做才算合体呢?小女子不懂,还望赐教!

但就在这时,董卓看到了貂蝉,欲要占为己有,这时有一位手下问他:貂蝉与赤兔马哪个重要啊?董卓毫不犹豫的说:你要知道,貂蝉是人间极品啊!

说完这句话,便也迫不及待的深情的笑眯眯的对貂蝉说:咱家要让你享尽天下至乐!看来,姜还是老的辣,不用那些礼节,直接硬上,而吕布还嫩了点!

没想到《新三国》竟然还有这样狗血的剧情与台词,完全与小说中吕布与貂蝉的爱情脱离,你说,这样的电视剧看着,让人闹心不?

不止是貂蝉,还有沙溢扮演的可怜的江东小霸王孙策,没想到他死的这么惨,被一箭穿透两边的太阳穴,谁射的箭能有如此大的力量呢?谁和孙策有那么大的仇恨呢?我觉得只有导演以及编剧吧!

并且,新三国还不止这些穿帮,还有很多的台词非常好玩,今天就不一一说了,如果小伙伴们觉得还有哪些好玩的就说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吧!


龙堂娱乐

老《三国》和《新三国》我都看过,老《三国》看很多遍也觉得有意思,就是有段时间感觉里面的场景太土了,但是现在看越看越喜欢。《新三国》看第一遍感觉很霸气,而且布景很丰富,里面的人物台词也很多,但是看完总有感觉:魏蜀吴三国,刘备曹操孙权等人一张嘴,不是要装逼就是要准备装逼。《新三国》既没尊重原著,也没尊重历史;他是按照现代人的价值观,套了一个三国的壳子重新拍了一遍。

新三国里,比如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他妈是宋代辛弃疾的词;还有后来汉献帝沉船那一幕,汉献帝说: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的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这他妈引用的是宋代范仲淹的诗。

抛开这个bug不说,就说曹操,曹操的台词也忒多了。三国里写的所有的曹操的失败,比如华容道,杀许攸,张松送图……曹操斗一大通理论解释自己走华容道为何对方不杀他,另外给许攸加了许多戏——让观众看了他该死的戏;而老三国里就是曹操默许褚杀了许攸。曹操一个奸雄愣是被新三国给解读成了一个战略家,高明又伟大。导演你咋不上天呢?

老《三国》就像一杯矿泉水,需要观众对历史对原著有一定的了解,看老《三国》需要咂摸滋味,你需要想。但是看新三国不是,如果不了解,就会更爱看《新三国》,因为《新三国》就是按照肥皂剧的套路来的。现代人哪有那个心思去读书,去读一部原著,更想是别人讲给自己听就行了,《新三国》恰恰如此,他等于把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解读都给加到里面了,所以你会感觉《新三国》好。

如果你读了三国历史,读了原著,你会更喜欢老《三国》;举个例子,我老爸喜欢《新三国》,因为他没看过原著,对历史也不了解。而我喜欢老《三国》。


嘟嘟读读

央视1994版《三国演义》当年号称投资亿元拍摄两年,人物,服装,道具,音乐都代表了当年影视剧制作的最高水准,绝对是制作精细。鲍国安饰演的曹操狡诈深沉,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洒脱俊朗,台词功力深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至今难忘。瑕疵是文戏台词半文半白,不够通俗易懂,过于忠实于原著。武戏动作设计粗糙,还停留在80年代水平,战争场面简单,不宏大。

2010版《新三国》耗资巨大,主要人物刻画鲜明突出,台词通俗,于和伟演绎的刘备忍辱负重,内敛豪放,能打动人心,堪称最完美刘皇叔。动作场面快捷紧凑利落,战争戏气势恢宏。

《新三国》赶超了老版《三国演义》,好戏!






长笑2018

在我的印象中,老版的《西游记》,老版的《三国》,老版的《水浒》。老版的《红楼梦》,才是最经典的四大名著。如果从饮食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这四大名著,就像是原汁原味儿的家常菜。 比不上饭店的美味佳肴。但是老百姓们还是,接受原汁原味的家常菜。因为这才是人们离不开了美味。
我还记得,当初演着四大名著的时候。那是万人空巷,大家觉得平时在书本上看的,竟然被拍成了电视剧,这吸引的性质,看的津津有味。虽然当时拍电视剧的条件不行。但是你看现在翻版的,虽然是音效,特技方方面面都很好,但是人们还是不愿意看。其实我真的不赞成,在已经拍完了的电视剧上,还投大的资金去翻拍,真的没有必要,老百姓也不欢迎。你像张纪中拍的《射雕英雄传》,看的有几人?又怎能比的,黄日华和翁美玲拍的呢?所以我说人们还是怀念过去的经典。这就是大家都不喜欢看翻版的原因吧。


伊春美食美客

老版无聊?这个结论不知从何说起。。。

一部电视剧,我们分成几部分来看。一是情节,二是演技,三是对白,四是剪辑效果。

情节而言,老版三国严格遵循三国演义原著(极少部分神怪情节估计过不了审核,被删除了)。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恐怕没人说这个情节有问题吧?新版高希希称是尊重史实,但我看来看去,不知道尊重的哪个史实?三国演义不像三国演义,三国志不像三国志,资治通鉴里也没找到这些情节。请问编剧是如何改编的?是你觉得你的水平已经超过罗贯中啦?

演技而言,老版三国的人物塑造完全按照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形象塑造,演员表演得当,刻画入木三分。有人说刘备弱智,不像枭雄,殊不知玄德公书中就是如此,“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不是一句空话。有人说鲁肃弱智,殊不知鲁肃在书中就是一忠厚长者,经常被忽悠。曹操就是那么奸诈多疑,关羽就是那么骄傲霸气,张飞就是那么雄壮勇猛。。。唯一让我不满意的是唐国强老师的诸葛亮,没有完全诠释出青年诸葛亮的羽扇纶巾,笑谈风云(届时年龄已大,刻画不出来了。。。)新版呢?曹操装逼,刘备僵尸,关羽还将就过得去,张飞彻底变成了低能杀猪匠(张飞是莽,不是傻)。最搞笑是司马懿,mmd造型师出来,我不打死你。。。古时十五束发二十弱冠你不知道?司马懿这个造型在古代叫疯子。。。

再说对白。老版对白以原著为基础,演员基本上都有话剧、朗诵功底。太多了说不过来,单以诸葛为例,茅庐论三分时的层层剖析,过江战群儒时的慷慨激昂,写出师时的肃穆沉重,骂王朗时的激烈愤慨,是你故意压嗓子压的出来的?是你装疯子装的出来的?是你用钱堆的出来的?

最后说剪辑效果。老版三国为尊重原著,打戏是真马战,不容易,但确实演员很难做到,看起来很多地方不像那么回事。新三国在个人用了现代特效和较新的武术指导方式,看起来效果更好(有的太夸张了些)。大场景表现上,很难分高下,老版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效果也是杠杠的,不输新剧。总体来说,新三国好些。

比较下来,新三国除了能用钱和技术弥补的场效,没一个比得上老版的。不知道老版哪里无聊?其实各位也不用去太刻意比较,因为两者拍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一个是三国演义,一个是三国新编故事,张飞打岳飞,没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