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耶律大石是中华文明的英雄?

松山笺志

耶律大石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尽管他在无奈之下放弃了自己的糊涂君主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但是他没有让契丹民族失望,他在遥远的中亚建立了西辽,被后人津津乐道,可以说他是真英雄!



耶律大石在辽天祚帝耶律延禧逃跑后顶住压力打败了北宋,后被金国俘虏侥幸逃脱,在天祚帝发疯一样攻打金国时劝阻无效后失望至极,最终远走中亚,建立了西辽国,可以说他是契丹民族除耶律阿保机之外最受人敬仰的英雄人物。

为什么说耶律大石是中华文明的英雄,可以从几方面来看。第一,政治上。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王朝,政治上总结了辽朝兴衰的教训,吸收了当地的统治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比如沿用了辽的南北面官制度,除了直接管辖的领地,对其他附属国家采取不同的方针,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尊重各地特点。还有一些废除分封土地的政策,减轻赋税等等使得西辽的政治局面相对稳固。


第二,军事上。这也是现在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个内容,耶律大石拥有极高的军事素养,他在辽国国力衰微的时候,凭借辽国最后的一点兵力干掉了几万宋军。最后领着几百人不断西进,不断收集人马,壮大西辽军队,最终在卡特万战役击败十万中亚联军,确立了西辽的统治,开启了百年的统治。

第三。疆域上。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国在全盛时期几乎可以和之前辽国相提并论了,领土东至蒙古土拉河上游,东北至叶尼塞河,西至土库曼卡拉库姆沙漠,西南至喀喇昆仑山,东南与西夏接壤,这个中亚大国的建立者正是耶律大石,他的国家有契丹人,回鹘人,钦察人,乃蛮人,汉人,塔里克人等民族,不得不说他是契丹的民族英雄,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微百科noland

为什么说耶律大石是中华文明的英雄?

耶律大石去世数十年后,西域、南宋和金朝仍然以大石指称西辽,可见,耶律大石已成为西辽的象征。能在中亚创建另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新王朝,而且,是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率众西征所得,显示耶律大石军事及其治国能力非同寻常。他制定了西辽基本制度和政策,推动了中亚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这一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治国之理来自于他善于总结辽朝兴衰教训和吸收当地民族的统治经验。甚至于在西辽被蒙古消灭以后,“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成吉思汗的谋臣耶律楚材仍然如此赞大石。



耶律大石,没有让契丹民族失望,他在遥远的中亚建立了西辽,被后人津津乐道,可以说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中华历史英雄人物,他是真英雄,应该是中华文明的英雄!

耶律大石,通晓辽、汉文字,擅长骑射,为西辽的创立者。出生地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曾在无奈之下,他放弃了自己的糊涂君主辽天祚帝。

一、早年经历

耶律大石中过进士,入过翰林院,任过翰林承旨。后来,他又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




二、保卫南京

金兵攻克中京,天祚帝西逃入云中,这事发生于1122年。时留守南京大石等遭到金、宋夹攻。大石拥立耶律淳即位,以便安定人心,坚持抵抗。而后大石被任命为军事统帅,负责守卫。北宋出兵二十万攻打南京。大石率军迎战,败宋军于白沟河。不久耶律淳病死,其妻萧德妃摄政,宋兵复来攻,在巷战中辽军再次取胜。

次年金兵南下,大石率军在居庸关抵抗失败被俘,但是他设法逃脱,并与萧德妃一起投奔天祚帝。然而,大石擅自另立皇帝的行为并不能被天祚帝原谅,而且大石“养兵待时”的意见也不能被天祚帝接受,这使得大石深自疑虑,陷入两难境地。

大石杀死了监军,率领亲兵200人逃离。这事发生在1124年夏,当时,天祚帝正准备出兵与金决战。



三、大石西征

大石一路向北逃,过黑水,见到白达达详稳床古儿,获其进献马匹四百只、驼二十只、羊若干。大石会集威武、崇德等十八部王之众并晓谕,于是得到精兵一万余人,设置官吏,编列排甲,准备仪仗器具。这事发生在大石向西行至可敦城,并驻军于北庭都护府的地方。

1123年二月初十,整顿队伍向西进发,并提前写信给回鹘王毕勒哥。毕勒哥接到书信,很快到客舍迎接,进献马、骆驼、羊若干,并愿以子孙为人质做附庸,送至境外。

大石西征途中,兵力日益强大,士气日益高涨。行军万里,所经过之处,为敌的击败之,降附的安抚之,获得骆驼、马匹、牛、羊、财物等,不可胜数。

西域各国合力举兵十万,号忽儿珊,前来寻思干拒战,两军相距大约两里。大石晓谕将士,于是,三军一齐攻击,忽儿珊大败。当大石驻军于寻思时,回回国王前来降附。

1124年二月五日,大石即位,年三十八岁,号称葛儿罕。这事发生于西行途中,在起儿漫,文武百官册立大石为皇帝。





四、称霸中亚

1134年,康里和葛逻禄内乱被大石很快平定。然后,大石把东喀喇汗国降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带为西辽直辖领地。当年,大石定都于八剌沙,改年号康国元年。

安定后方之后,大石决定东征金朝,希望复国。大石率军七万于1134年夏,远征万里,路途难以补给,死伤惨重,被迫撤回。金国乘机出兵追击,但也因劳师远征,在沙漠中被大石击败。从此之后,西辽和金国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大石也彻底将扩张重心转向西方伊斯兰世界。

西喀喇汗国遂向其宗主国塞尔柱突厥帝国求援。这事发生在1137年,大石率军侵入西黑汗国,在忽毡击溃了敌军主力。

塞尔柱突厥苏丹桑伽于1141年7月,号召伊斯兰国对西辽发动圣战,集合了呼罗珊、加兹尼等国的士兵约十余万,与大石在撒马儿罕附近的卡特万决战。决战结果,穆斯林联军惨败,桑迦仅以身免。大石率军一直追击到克尔曼。此后,原属国西喀喇汗国和花剌子模均归属西辽,而塞尔柱突厥的势力退出中亚。从此,东至高昌,西抵里海,都是西辽的控制区域,西辽成为了中亚的霸主。

1143年,耶律大石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庙号“德宗”。







五、为政举措

1、民族宗教

在统治区域内,大石没有强行推进任何信仰,并且对不同的宗教一视同仁。关于耶律大石的宗教信仰,也流传着不同的说法,也许是因为他表现出了极度的宽容性缘故吧。

对于其属国和附庸部落,大石要求他们按时缴纳贡金,并派遣一名“沙黑纳”(监国)监管,他们的头人要挂银牌表示臣服。其余方面一切依照原有模式治理。同时,他也采取了辽朝南北面官制,对南面农耕居民和北部游牧居民按其习俗分别治理。每户交一第纳尔税收。

由于他的这些宽容措施,西辽尽得民心,很快发展成为中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国。



2、军事

大石军事才能历来为人称道,他坚持“养兵待时”,虽然屡遭失败,但均能善于把握时机,随败随起。先率一城哀兵破十万宋军于燕京,后领数百铁骑开万里国土于中亚,将耶律氏的国祚又绵延了近百年。

总之,不管怎样,大石在辽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应该列入中华民族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列。以前的史书对他强调得实在太少了,以至于现代人对他几无了解。


田兰地博

西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建起的政权,历三世三帝两后,国祚88年。

西辽的创立者耶律大石是辽国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自幼很好受过契丹族的骑射与文化教育,又接受过汉族文化的教育。

耶律大石最早效力于天祚帝,在辽朝灭亡之际出走。并于1132年,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号菊汗儿。由于深受汉文化与中原典章制度的影响,耶律大石仿照辽国旧制,上尊号为天佑皇帝,改元延庆,规定官方语言为汉语。

随后,耶律大石向新疆,漠北,中亚扩张,最终建都于虎思斡鲁朵。1141年,击败塞尔柱帝国联军后,称霸中亚,威名远播欧洲 。其疆域面积与辽朝相当。

西辽建立后,并没有强制改变当地人的信仰,因此,境内契丹族,汉族,与中亚个各族人民融洽相处。伊斯兰教,佛教,儒学互不排斥。据说,西辽的王子、公主只穿东方的丝绸,结婚时,仿照汉族的仪式。西辽是中原文化最后一次向中亚的输出。

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在位22年,庙号德宗。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耶律大石(1087一1143),字重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西辽的创立者,西辽德宗皇帝。1115年,中进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再升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古称之为大石林牙。历任泰州、祥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

于1134年三月,建立西辽,1141年率西辽军队在卡特万战役中击败十多万中亚联军,迫使塞尔柱国势力退出河中地区确立了西辽在中亚百年的统治。1143年去世。

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华文明的英雄,首先契丹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作为契丹人,又以中华文明传播为己任,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中亚国家和地区。

简单介绍如下:

在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国内由于耶律大石秉承中华文明,对宗教信仰持开放态度对不同宗教一视同仁,所以伊斯兰教、佛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在西辽境内都赢得了信徒。


对待属国和部落,采用中华文明的传统办法,允许依照原来模式治理,对于接受国家管理地区,则采用中华文明的传统的官僚体制。

耶律大石的军事才能,更是不可多得,他坚持“养兵待时”,善于把握时机,最终开万里国土于中亚,又绵延耶律氏国祚百余年。


诗人的眼睛83314

耶律大石是辽国贵族耶律阿保机八世孙,善长骑射又是契丹人中唯一中过进士的,入过翰林可以说定文武全材,当过泰州和祥州刺吏,节度史。契丹语中,也叫他林牙大石。1122年(辽天祚帝保大二年)金兵攻克中京,辽天祚帝不作任何抵抗,逃往云中。耶律大石临危受命任辽兴军节度使,在幽州抵抗宋金两国的夹击。为安抚人心,大石和群臣拥立耶律淳为帝。率军抵抗。1123年,耶律大石在同金人做战中兵败被俘,作为金兵向导寻找天祚帝。后来大石和家属逃出来,找到天祚帝耶律延禧。天祚帝不能原谅大石被叛自己另立新君的行为。也不接受大石养兵以待天时同金人和谈的策略,一个心思的同金人决战。大石看势不可为,便率二百铁骑连夜逃走另寻出路。大石一伙人来到可敦城,当地有辽国边防驻军。大石靠贵族身份和政治威望得到当地军政大权,经过几年经营拥有几万人马。大石和手下人宣示要:"救君父,济生民,”但这个时侯金国已经占领辽国大部分地区,对大石西部地区严加防守。于是大石决定率军西征开避另一个天地。1130旬,按照契丹风俗,杀青牛,白马,祭祀祖先,率军一路向西行万里。高昌回鹘遣子为质效忠,突厥诸部万余户投降,大石兵威日盛,气势高涨。当当时东喀刺汗国内发生叛乱,国王要求耶律大石邦助出兵平叛。大石平叛以后,把东喀刺汗国降为附庸割其北境为直辖领地。.1|34年,太石定都巴刺沙衮(吉尔吉斯托克马克,改名虎思斡尔朵。定国号菊儿汗(众人之汗),尊汉号,天估皇帝,改元延庆。1134年,耶律大石派手下将领率七万军队东征金国。途中过沙漠牛马死伤过半,不得已退兵。复国无望,大石将扩张重心转向西方伊斯兰军。1137年大不率军攻入西喀刺汗国,西喀刺汗国向 ̄塞尔柱突厥帝国求救。塞尔柱大君桑甲尔率呼罗珊和加兹尼联军十万人在河中府的卡特万草原与耶律大石的联军展开决战。大石军队三路夹击,塞尔柱联军大败,桑甲尔受伤逃击。从此塞尔柱势力永远退出河中地区。大石乘胜降服花刺子模。大石的西辽帝国北到巴尔喀什湖,西达咸海,西南到阿姆河流域,东到新疆中部地区,辐员万里,境内民族众多,宗教各异,被大石治理的##有条。在帝国内汉语是官方语言,不设国教,各种宗教一律平等。利用两院制管理当地农业和牧区。大石的政策深入人心,帝国內经帝繁荣,把汉文化,汉制庋成功扩展到中亚地区。使世界|上诸多国家识识了中国。一些欧洲国家把契丹作为中国的名称,并一直延续至今。。西辽经五世,,享国九十七年,后被西征蒙古人所灭。耶律大石在国家灭亡后,经过艰苦努力,成功复国,其历史功绩可和历代开国帝王相比,招展了汉祯,生存空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



关东侠客

耶律大石是契丹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辽国大臣。他精通契丹文和汉文,精通骑射,而且是辽国历史上唯一的契丹族进士。在辽朝即将被金国灭亡的时候,耶律大石率二百亲兵西征,历经千难万险,跋涉一,二万多里,到达中亚。中途他招兵买马,势力逐渐强大。在中亚,他击败了西域各国的十万联军,建立了西辽,并被拥立为皇帝。除了契丹帝号,他还为自已取了个汉制尊号一天佑皇帝。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国家强盛,成为中亚霸主。他死后,被谥为德宗。i

耶律大石可以称得上是契丹族的民族英雄。但他的西征,完全是形势所迫的不得已的行动。他在中亚建国称帝,显示了他的才能。但这同时也显示,他同中国已割断了关系。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他在客观上i多多少少把一些中原的文化带到了中亚,也很难说他是中华文明的英雄。

欢迎点评。


WM晓奇

也不一定存在这样的看法,你要知道教科书上是没这说法的,甚至忽略了这个人物。只是现在的网友群情汹涌,要给他洗白。耶律大石也没多大的功绩,只是有一定的功绩,那时候的西辽用的是中国政体,国号依然是契丹,由于他的强大,致使周边辐射的国家误认为这是中国。于是一直至现在。所以这件事上有两面性,他无心的宣传,致使中亚、中东、斯拉夫国家认为这是中国,并一直称之为契丹(Kitan)。但另一面性,假如没有他,有可能那一堆国家会被后来的政权名字所取代,有可能会是金、蒙古、明、清……那你喜欢哪个名字呢。


海条子

耶律大石建立西辽也是无奈,在东部呆不下去了,跑到了西部地区,聚合了阴山诸部的力量。也算是传播了东方文化,但是仅此而已,因为它迅速的就当地化了!


帝国历史观察者

虽然他是契丹人,
重视汉族的一切,尤其是向汉族学习各种文化文明,使民族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