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黄河“手牵手”,郑州新乡怎样唱响“双城记”?

余建陶

郑州是河南这艘快速向前行驶的列车的车头,承担着中原发展发动机的功能。当下,一大批国家级、省级的扶持政策正推动着郑州飞速向前,那么郑州如何当好火车头,带动周边城市一起发展?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周边城市如何做好准备,来迎接那些突如其来的机遇。

《当幸福来敲门》的电影曾流传出一句名言:机遇是留给又准备的人,如今机遇来了,我们该怎么做?

河南目前大的政策是城城融合,郑州通过自身的发展最大可能的辐射到周边城市,目前看来做的最好的是许昌,尽管开封离郑州最近,但固有的发展思路和没落的贵族底气让开封与郑州的融合总显得不是那么融洽,而许昌则不同,因为距离郑州,尤其是航空港非常近,使得许昌的经济能够搭上航空港发展的这步棋。

再说到新乡,隔着黄河的新乡如何借力郑州发展自己,首当其冲的就是交通问题,而新乡的领导者首先解决的也是这个问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新乡市长王登喜曾做过连接新乡与郑州交通的一个规划,在黄河上在建和规划的共有10座大桥,贯通了20条线路:7条高速、7条公路、4条铁路、1条轻轨和1条管廊。

新乡也紧跟着郑州发展高端智造产业借势而起,围绕主导产业,新乡市规划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3D打印、航空航天、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绿色纤维等10大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大力引进发展潜力大、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强链延链项目,加快推进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交通、项目都有了,新乡还应该抓住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个机遇,在同等扶持,同等政策下,与郑州和洛阳捆绑发展,成为支撑河南发展的第三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