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三万亩茶园成农民“绿色银行”

滁州:三万亩茶园成农民“绿色银行”

茶农在采摘鲜叶。

春到风光好,茶园采摘忙。连日来,滁州市三万亩茶园正处于忙碌的采摘季节,年产值亿元,成为茶农增收的“绿色银行”。好山好水出好茶,特殊的地理环境,为本地茶提供了品质保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本地茶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这一切,成就了本地茶销售火爆、市场供不应求的行情。

年产值过亿

皖东茶园采茶忙

近日,记者走进施集镇,只见茶园里一派忙碌的景象。山坡上,茶农正在躬身忙采摘;山脚下,各家茶企正在抓紧收购鲜叶。登高远眺,蓝天白云下,一排排茶树构筑成施集特有的山水茶园好风光。

滁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许开宇介绍,近年来,随着茶园种植效益不断提高,我市茶园规模逐年提高,如今已有3万多亩,产值过亿元,主要分布在南谯区施集镇、来安县以及全椒县,此外皇甫山等地也有零星分布,绝大部分集中在施集镇范围内。未来几年,仅施集镇范围内,还有1至2万亩的优质茶园拓展空间。

茶园里的茶树属于无性繁殖,扦插之后,第三年就可见收益,五年之后进入丰产期。许开宇介绍,目前施集镇每亩茶园的平均收益过4000元,茶农种植的积极性很高。“一亩茶园一年能创收4000多块钱,比种其他东西好多了。”在一处山坡上,施集镇孙岗村村民王萍正在自家茶园里采茶。王萍家中有10多亩茶园,还从别的农户家里流转了几亩茶园,目前她正在寻找合适山坡,准备扩大种植规模。

施集镇井南村村民方云海是个种茶能手,他家20多亩茶园,亩产收益在5000多元。“我今年雇了6个人在茶园里采茶,采多少鲜叶都能卖出去,价格比往年略涨。”方云海说,他也在着手扩建茶园。

杀青、压棒、初烘……在滁州市施集茶厂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制茶的师傅们正在赶制新茶。“目前正是采茶、制茶的忙碌期,也是公司生产的最高峰。”该公司总经理冯强介绍,今年茶的效益很不错,公司正在抓紧时间抢购鲜叶。

香高味且浓

好山好水产好茶

本地茶绝大部分产自施集,施集绿茶以“香高、味浓、后劲大、板栗香,耐沏泡、耐贮藏”的特点,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

吴金荣是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理事,也是章广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从1989年踏入农技推广这一块,他和茶叶打了30多年的交道。2000年,他参与研制和推广的“西涧春雪”,斩获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这是本地茶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吴金荣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茶叶的好坏,自然环境至关重要。”吴金荣说,茶园种植自然条件无非大气、水、土壤三大要素,南谯区施集镇的坡地适宜发展优质茶园。从南谯区的大环境上来说,区境内有滁河、清流河、大沙河、小沙河等河流,中小型水库190余座。南谯区气候为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031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这些为茶园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大气和水条件。施集镇处于琅琊山和皇甫山两大国家森林公园之中,又有黄栗树水库和西涧湖水库环绕,自然生态条件极佳。

“施集镇的茶园,土壤大多为烂石,这为本地茶提供了非常好的种植土壤。”吴金荣说,唐代著名的茶学家陆羽在《茶经》中写道:“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施集镇的水、大气、土壤,成就了“春雪”芽头饱满,芽叶抱合挺直稍扁,色泽绿润,披毫似雪的身形;酝酿出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的茶香。

底蕴深厚

滁州茶曾是贡茶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让琅琊山和醉翁亭名扬天下。滁州不仅有名山名亭,还有名茶。历史上,滁州所产的茶曾为贡茶。

陈椽是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其所著的《安徽茶经》记载:“宋朝池州九华和六安寿州的龙芽,休宁的白岳金芽,全椒的南谯茶……都是名茶,驰名全国。”明清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滁州茶的记载:“云桑茶,琅琊山出,茶类桑叶而小,山僧焙而藏之,其味甚清。”

有关滁州茶的民间传闻也颇多。据传,朱元璋于应天府称帝,品饮弥陀寺茶别具一格,喝入口中细品,神清气爽,香甜醇正,遂令滁州岁岁敬送云雾茶。

历史上,滁州茶叶也曾列为贡茶。据史料记载,明《南京户部志》云:“成化三年奏准,朝中供库岁用茶。叶茶,徽州府二千斤,滁州二百斤,广德州三百斤……”

(记者胡文峰 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