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質有量的趣頭條,羊毛黨撐起的16億美元估值

微光君在昨天寫網秦的文章(年度大戲!COO綁架CEO!網秦創造中國歷史)中提到現在是個快節奏社會,從創業到赴美上市僅用6年的網秦已不再是神話。聚美優品成立四年就在紐交所掛牌,而近期上市的拼多多則成立不到三年。而今天,微光君發現居然真有成立兩年就上市的公司——趣頭條!

無質有量的趣頭條,羊毛黨撐起的16億美元估值

微光君先來簡單捋一下微頭條這兩年的“發家史”:

1、2016年6月8日,趣頭條1.0正式上線。

2、2017年3月,趣頭條2.0版本上線後,同期趣頭條在Cheeth Lab資訊類應用排行榜上排名第11。

3、2017年6月8日,趣頭條上線一週年,在OPPO應用商店排行第4、Vivo應用商店排行第5。App Store 資訊類排行免費應用中一度排行NO.4。

4、2018年3月16日,趣頭條宣佈完成超過2億美元B輪融資,由騰訊領投,尚珹資本、順為資本、小米、華新致遠、創伴投資、光源資本等跟投,A輪投資人跟投,整體投後估值超過16億美元。光源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5、2018年8月18日,趣頭條提交美國IPO申請,有意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代碼為“QTT”,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招商證券(香港)和瑞士銀行為承銷商,計劃融資最高3億美元。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9月12日),趣頭條今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首次公開招股)上市申請書的第三版修訂文件。修訂文件顯示,在趣頭條完成此次IPO交易時,將有37572806股A類普通股和34248442股B類普通股被公開發行和在外流通;屆時,公司聯合創始人及執行董事長譚思亮將持有總表決權的73.2%。也正是看到了有關第三版修訂文件的報道,才讓微光君注意到了這個“兩歲的孩子”。

微光君並沒有用過趣頭條,但是總能在朋友圈中見到有人轉發一些趣頭條的內容和二維碼。今天微光君下載使用後才知道,微頭條對用戶在該客戶端上的每一項行為有著極強的引導性,閱讀文章、將趣頭條分享到微信群和朋友圈、邀請新用戶,均可獲得不同程度的獎勵,微光君嘗試完成了當日的全部任務並綁定了微信號還邀請了同事註冊,最終成功提現1元人民幣。

無質有量的趣頭條,羊毛黨撐起的16億美元估值

(這來之不易的1塊錢!)

以微光君在趣頭條上短短的體驗時間,這個樸素的內容和產品,直白的評論和回覆,強大的引導性獎勵……這讓微光君想到一款熟悉的軟件:拼多多!

無質有量的趣頭條,羊毛黨撐起的16億美元估值

將趣頭條和拼多多相提並論的並非微光君一人,今日大數據服務商QuestMobile發佈社交裂變深度洞察報告中提出:拼多多、趣頭條都上市了,“社交+獎勵”模式還能否複製?該報告分析並得出近一年來增長導向的利益驅動用戶增長模式的核心特徵:

1. 以社交裂變為核心。分享機制是利益驅動增長的核心環節,相當於將用戶變為“分銷商”,藉助用戶的關係圈擴張用戶;

2. 契合更寬泛人群的人性需求。從年輕化人群、移動互聯網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向原有未觸達人群拓展,以更寬泛人群可能感興趣的興趣點,如省錢、獲小利、變花錢為賺錢等觸達用戶。

無質有量的趣頭條,羊毛黨撐起的16億美元估值

相對於QuestMobile將趣頭條和拼多多的上市歸結於增長導向的利益驅動用戶增長模式,微光君則認為二者的成功來源於佔領了下沉人群。

趣頭條的創始人譚思亮曾表示,2015年時在考慮創業方向時選擇了自下而上的角度,“三線以下城市的人群已經有很大的價值,也正好趕上了移動互聯網爆發的時間節點。”瞄準了三線以下城市用戶群的趣頭條,在初創期就運用“網賺模式”的運營方法論,將現金激勵融入在了拉新、激活、活躍、留存等一整套用戶增長流程裡來引導用戶行為。具體網賺方法包括註冊得金幣、簽到得金幣、閱讀新聞得金幣、邀請朋友註冊得金幣(收徒)、分享新聞鏈接到朋友圈得金幣等。那麼,這樣的激勵機制真的有效嗎?

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7月,月活用戶數約4880萬人,日活為1710萬,每日每人停留時長為55.6分鐘;頭條APP的累計裝機量達1.54億,月活用戶4880萬,在內容聚合領域僅次於今日頭條。

營收也呈現出快速上漲勢頭,截至2018年6月30日,趣頭條半年的營收額達7.178億元人民幣(合1.085億美元),超過2017年全年數據。利潤方面,趣頭條處於虧損中,並正在加劇。趣頭條2017年淨虧損9480萬元,2016年淨虧損1090萬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個月,淨虧損為5.144億元。2018上半年的虧損中,1.8億為兩位創始人的股權激勵,這部分與公司長期綁定的股份將帶來相應的成本。除去1.8億,趣頭條2018上半年的實際虧損為3.3億,而2017年同期為2830萬元,增幅近11倍。

無質有量的趣頭條,羊毛黨撐起的16億美元估值

在微光君看來,微頭條雖然靠抓住了下沉人群獲得了用戶,但也僅僅是將流量當作自己融資的優勢而已,並未以用戶為本,提升內容質量。

作為一個“新聞客戶端”,趣頭條提供了的內容不但分類不夠細化,而且無論用戶瀏覽推薦、視頻、北京、熱點、娛樂、健康還是哪個分類,內容除了炒冷飯、雞湯文和不知洗了多少遍的稿以外,還有一些遊走在道德邊緣的內容。微光君認為,趣頭條靠用戶的使用和閱讀賺錢,用戶是靠閱讀賺錢,所以這對於趣頭條來說不過是一個商業性的等價互換行為,因此只要有用戶,用戶看內容就可以了,至於內容本身並不重要。同時,趣頭條的廣告審查似乎也沒有什麼標準,對廣告的投放似乎也非常隨意。微光君簡單瀏覽了“熱點”這一分類,不但在該分類的頭條就看到了廣告,而且在前10條信息中就看到了3條京東熱賣的廣告,每刷新一次出現的十條信息中又會出現至少三條廣告。或許在趣頭條看來,內容和賺錢完全是兩件事,只要能賺錢,內容並不重要。

而在風險因素方面,趣頭條稱未來可能會遭遇政策監管趨嚴、營收結構單一、用戶忠誠度下降等問題。但微光君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趣頭條特別提到公司尚未獲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和《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注:《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是去年6月1日網信辦新修訂《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的產物,它首次將微博、微博和網絡直播新媒體形式納入到監管範圍內,要求相關單位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目前一點資訊、網易新聞等已經獲得該許可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則是2008年實施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要求凡從事網絡視聽經營服務的互聯網公司,應當取得廣電總局頒發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否則將構成非法運營,不過此牌照申請難度較高,根據《規定》要求,新申請許可證的單位必須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其次是註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因此以今日頭條為例,2016年8月今日頭條收購了運城市陽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後者是山西一傢俱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視頻公司,由此今日頭條的視頻業務也交由其運作。)

趣頭條在招股書中表示,一旦被命令停止提供新聞服務,公司的業務、經營結果和財務狀況可能會受到重大和不利的影響。

招股書中披露,今年4月趣頭條已簽訂一份股權協議,公司將以1060萬美元的作價收購一個音視頻內容平臺,目前已支付約650萬美元,預計這項交易將於2018年年底完成,雖並未披露這家視頻平臺是否具有許可證。但微光君認為趣頭條並未打算放棄進入視頻領域的計劃。同時趣頭條的app仍在向用戶提供短視頻服務。

在微光君看來,靠羊毛黨撐起的流量、粗劣的內容、大量的廣告、顯而易見的監管風險……不需要空頭出手,趣頭條的赴美上市之旅也十分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