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湿之浅谈

痰:分有型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型之痰就是从口中吐出的痰液,都有型状。有型之痰又分寒痰,风痰,热痰,湿痰,燥痰。寒邪犯肺,风邪侵肺,热邪伤肺

和燥邪侵肺。风寒是太阳经证,热邪一是外界的热扑肺,而是客热扰肺。湿呢一样,有外界湿气和内在得湿气两种病因。燥痰呢有秋冬燥气和平素阴虚。

无形之痰,看不见,触摸不到,隐于无形。如瘰疬,痰核,风湿等。浅浅说一下自己认为的一种脉象小豚:按压时在脂腹中间有一个软点,大概在一ml大小圆点,力度不大。在胃,痰邪,会有呕吐,在心,浅浅也认为是痰蒙心窍。

痰的主证:痴呆,眼神有呆呆的感觉,协风会眩晕,舌苔如胶(这个浅浅也解释不清),是不是舌苔厚但不粉,脉小或滑。

饮在胃,饮水一个多小时后,扔有振水音,有重的走路能听的见,不重的按压胃部,有水音。饮在肠间,沥沥有声;在胸膈,平卧不得,有憋闷感;饮在肌肤可见皮肤水肿;饮在腹中,腹大如鼓,叩诊两侧实音。

饮主证:眩晕,咳,心悸,肠鸣,腹泻,舌淡苔水滑,脉偏眩。

湿分内湿,外湿。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所潮湿。内湿是由脾虚,失建。湿郁肌肤,重如裹,湿阻经络,酸痛,经脉拘急不柔和。湿着筋骨,可见关节疼痛,肿胀,痛不移动,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方便。湿阻清阳,蒙头如裹,头昡

湿的主证:头如裹,身重,腿沉,苔白腻,脉软或涩

痰,饮,湿,也有可能相互转换。肺气的不降,脾气的升清,胃的肃降,膀胱的气化,肾阳的虚衰,肝气的郁解,栖栖相关。

痰饮湿之浅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