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老饕的修炼

#西安美食记录# 看到头条条友们都在晒美食!说实话,年过五旬的我是个老西安,也算是爱吃爱逛爱玩爱乐的主!

论一个老饕的修炼


论一个老饕的修炼


论一个老饕的修炼


论一个老饕的修炼


论一个老饕的修炼


论一个老饕的修炼

西安城区吃的太多了,曾经解放路生长的我在南四府街住过几年,在钟楼上班,西安美食地图上基本上没有拉下谁家。当年的玛利亚面还在盐店街,报恩寺街的挨门挨户吃,回民坊上下班路过想吃啥吃啥,南二环的沿街更是一家一家吃。03年买了私家车后更是要把西安及周边美食吃个便!东至蓝田西到周至,北边阎良高陵,南边自然是长安了!每每走到哪里就先找吃的,活脱脱一个饿死鬼托生!记得有一次想吃窑村猪蹄,因为不知道地方,误打误撞的直接把车开到了窑村机场停机坪边,估计是因为看到车比较好(刚上市的奥德赛)加上车身有执法字样,门岗没有过问,后想起来脖子根冒凉气!秦镇吃凉皮也是九一九二年了,直接开车去吃,这在当时的西安是不可想象的!到了零几年去吃,也就轻车熟路的直接丁字街南段蒲家老酒店里一座,她家当时只供应老酒和凉菜,一壶回春酒,两三个野菜猪头肉,凉皮要对门薛德全送过来吃,那时候可没有小油糕肉夹馍啥的,就是凉皮!那年周至水街才开始建设,想吃黑河鱼还要悄悄的去马召,因为黑河是西安水源地,禁止捕鱼!长安上王村才开始估计村民开办农家乐,村里边稀稀拉拉的开了五六家!村长在建议下租辆大巴车把村民拉着去岐山周公庙庞家村学习人家经验!而岐山周公庙庞家村的农家乐开办要早点,岐山臊子面擀面皮都是主菜!曾经建议村书记可以考虑出售臊子面的肉料给吃客,后来的确做了,但是是用原先居家的大肚子搪瓷罐装,一罐足足的五六斤,后来告诉书记,这不行,城里人一次吃不了太多,弄不好就坏了。后来改成小瓷罐,一次也就是一两顿的料,还比较靠谱!户县最喜欢去的是东韩村老书记家的饭,搅团是必吃的,当然辣子疙瘩也是首选!高陵狗娃猪蹄和史喻村的石子馍都是每次去必买的!实际上回想起来,这些年没有亏待过嘴,但是却亏待了身体!老先人给的DNA原本是粗茶淡饭的,但是却每每都是好吃好喝伺候。一次体检显示甘油三酯超标,在医院实验室的一哥们说,伙计,抽你一管子血有半管子是油,咋了不是,一冬天天天杂肝汤加丸子双份,哥们说,吃一个月水煮白菜都降不下来!算了,开始忌嘴吧!于是乎,从那年那月那天开始,不敢说封嘴了,起码的开始注意了,不为别的,只为还能正常去品美食,毕竟这个世界上的美食层出不穷!毕竟人活着就是一口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