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夠了大陸的抗日神劇?來盤點一下臺灣的抗日劇,這部我們也在拍

我們都知道,臺灣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但由於歷史原因,清末時期1894年,甲午戰爭過後,由於當時清朝政府戰敗,不得不把臺灣割讓給日本,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後,才脫離了日本的殖民統治,那麼,在這50年的殖民生涯中,臺灣人民的抗日活動也是從未停歇,也通過影視作品有了一定的體現,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吧。

臺灣大型的武裝反抗行動大多發生在1895年到1915年,1915年之後日治的30年間,除了1930年的霧社事件是大規模流血事件之外,其他皆以文化抗日為主,持續到1945年日本戰敗退出臺灣才結束。

看夠了大陸的抗日神劇?來盤點一下臺灣的抗日劇,這部我們也在拍

武裝抗日的臺灣少數民族

1、臺灣最早的抗日劇《青山碧血》

這部劇拍於1957年,是部黑白電影,由何基明導演,洪洋 、何玉華 、黃煌基、 武拉運等人主演, 主要講述了發生在1930年的“霧社起義”,這是日據時期臺灣最後一次大規模抗日事件,反映了島內少數民族對抗種族差別和經濟榨取政策所發出的慘烈抗議。日本人採取所謂的“科學的攻擊法”,運用打炮、毒氣彈才最終將起義鎮壓下去。起義首領莫那魯道在彈盡糧絕後,悲壯地自盡身亡。

看夠了大陸的抗日神劇?來盤點一下臺灣的抗日劇,這部我們也在拍

不過由於當時技術不如現在,資金、人手都不足,連演員也要分擔工作人員的工作,甚至因為拍攝地點在山區,電力常常供應不良,拍攝過程十分艱辛。而且拍攝這部片都是就地取材,所以原住民的服裝、村落的佈景都很真實的呈現。但可惜的是,上映後觀眾普遍反響並沒有預期熱烈。

2、臺灣抗日間諜劇《第七號女間諜》

因為1962年第一部007電影上映,在臺灣更是大受歡迎,於是就順勢掀起臺語間諜片的風潮。臺語間諜片將邦德女郎轉化為臺版中的女間諜,而她們的敵人就是日本軍。較有名的像是《第七號女間諜》、《情報員白牡丹》、《間諜紅玫瑰》、《天字第一號》等。

看夠了大陸的抗日神劇?來盤點一下臺灣的抗日劇,這部我們也在拍

不過值得一說的是,在這一時期,以間諜片為題材的抗日電影傾向於喜劇,片中的日本軍士兵大都很愚蠢、好色,連死法都很可笑。不得不說這一說法,除了好色之外並不符合歷史

但是,由於這些間諜劇沒有還原歷史“創傷感”,所以並沒能激起臺灣人民的愛國心,從而也沒有引起大的反響。直到1972年,日本宣佈和臺灣斷交之後,抗日電影才成為主流。

3、《英烈千秋》

這是一部以張自忠將軍在抗戰中抵禦日寇、壯烈犧牲的事蹟為題材的大型戰爭巨片。由丁善璽執導,柯俊雄等主演,影片通過張自忠生前幾個重大光輝事蹟和經歷,表現了一箇中國軍人的忠貞國家民族,不屈膝投降的壯烈情操。說到這裡小編忍不住提一句,當年張自忠將軍在上戰場時就已經抱了必死的決心了,之後更與《八百壯士》、《梅花》、《筧橋英烈傳》並稱臺灣四大抗戰片。值得一提的是,由我們管虎導演的,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張宥浩、魏晨、李晨、餘皚磊、俞灝明、鄭愷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八佰》,也即將上映。

看夠了大陸的抗日神劇?來盤點一下臺灣的抗日劇,這部我們也在拍

看夠了大陸的抗日神劇?來盤點一下臺灣的抗日劇,這部我們也在拍

看夠了大陸的抗日神劇?來盤點一下臺灣的抗日劇,這部我們也在拍

4、《賽德克巴萊》

這部劇拍於2011年,改編自日治時期的霧社事件,講述了一個位於臺灣山區、信仰彩虹的民族,他們居住在山嵐繚繞的世外桃源。但日據時代賽德克族眼看祖先辛苦建立的家園和獵場逐漸消失,感到痛心的莫那魯道,內心深信祖靈訓示,唯有在獵場通過嚴格的試煉,在臉上紋上驕傲的印記,才能成為真正的賽德克人。賽德克族人為了不讓日本人欺壓以及族人尊嚴而挺身反擊,並且奪回屬於他們的獵場。

看夠了大陸的抗日神劇?來盤點一下臺灣的抗日劇,這部我們也在拍

看夠了大陸的抗日神劇?來盤點一下臺灣的抗日劇,這部我們也在拍

這部劇的導演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影片,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動員兩萬人參與拍攝。 電影在臺灣上映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內容闡述發生於1930年臺灣南投的“霧社事件”,當信仰彩虹的賽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陽的日本大和民族,兩個族群在臺灣山區爆發衝突,兩軍交戰,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最終血祭祖靈的故事。

盤到這裡,小編想說,同為中華民族兒女、炎黃子孫,在對待歷史問題上,我們應該團結一心,銘記歷史,忘掉仇恨,共同讓中華民族再次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