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家具类上市公司:为什么尚品估值达到33倍,好莱客只有13倍?

定制家具类上市公司:为什么尚品估值达到33倍,好莱客只有13倍?

近两年,定制家具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席卷各大家居卖场,并在尚品宅配的引领下逐渐向购物中心蔓延。这都要得益于2017年的定制上市潮,一年之内6家定制家具公司相继完成IPO上市,上市总数扩充至8家之多。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尚品宅配市盈率高达33倍,好莱客却只有13倍,相差一倍有余。同为定制家具类上市公司,估值为何天差地别?

通过对8家定制家具公司进行系统的横向对比,我认为,估值差异主要是以下四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营收增速高低直接影响估值水平;二、市场倾向于给完成产品拓展的公司更高的估值;三、行业龙头更容易获得高估值;四、管理层动荡会打击市场信心。

定制家具类上市公司:为什么尚品估值达到33倍,好莱客只有13倍?

一、营收增速高低直接影响估值水平

A股投资者向来偏好于高成长,而成长股一旦增速放缓,大概率会被杀估值。2016年底“房住不炒”以来,楼市持续降温,2018年房屋竣工面积大幅减少冲击下游需求,定制家具行业无法独善其身,2018Q2金牌橱柜第一个出现个位数增速,2019Q1索菲亚甚至出现营收下滑。将8家公司以PE降序排序,可以明显看出,个位数增速主要集中在下半部分,即低增速对应低PE。

定制家具类上市公司:为什么尚品估值达到33倍,好莱客只有13倍?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质疑,尚品和欧派营收增速也没有出类拔萃,甚至尚品2019Q2增速同样回落至个位数,但为什么仍享有30倍以上的估值?其实,营收增速高低确实是影响估值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我们继续深挖8家公司经营层面的差异,去寻找答案。

二、市场倾向于给完成产品拓展的公司更高的估值

上世纪90年代,定制橱柜传入国内成为行业发展起点,2000年以后定制衣柜开始兴起,随后逐渐拓展至电视柜、书柜、酒柜、榻榻米,并于近两年开始涉足硬装。依据产品丰富程度,定制品牌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产品越丰富,市场越愿意给高估值:

1、单品类定制:通常划分为橱柜和衣柜两个品类,单个品牌聚焦于其中之一

2、全屋定制:单个品牌包揽橱柜、衣柜,并拓展至书柜、酒柜等其他柜体

3、全屋整装:进一步涉足地面、墙面等硬装工程,覆盖毛坯房到领包入住全过程

8家上市公司中,尚品宅配最特立独行,以装修软件起家后,跳过第1阶段,直接从第2阶段全屋定制起步,自始至终产品线均覆盖全屋所有柜体。2019年尚品凭借软件技术优势,通过整装云率先向第3阶段迈出了行业第一步。在产品丰富程度上尚品宅配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得到市场青睐。

橱柜→衣柜:欧派、皮阿诺等5家上市公司,均是以橱柜产品起家,并将产品线逐渐向衣柜拓展。定制橱柜渗透率较高,竞争相对激烈,而定制衣柜仍处于渗透率提升的成长期,因此橱柜向衣柜拓展,比反方向更容易。以衣柜等其他柜体营收占比25%作为界限,欧派、皮阿诺、我乐的转型已经卓有成效,市场给予更高的估值,而金牌和志邦则要差一些。

衣柜→橱柜:索菲亚、好莱客均以衣柜起家,并向橱柜拓展。索菲亚拓展橱柜的方式是收购司米橱柜,事后看这是一步随手,司米与索菲亚两个品牌无法产生协同效应,司米发展至今形势不容乐观,橱柜营收占比仅10%。而好莱客2018年才刚刚启动橱柜产品,产品丰富度落后于整个行业。发展至今仍处于第1阶段的索菲亚和好莱客,市场自然不会给高估值。

定制家具类上市公司:为什么尚品估值达到33倍,好莱客只有13倍?

三、行业龙头更容易获得高估值

装修行业属于冷关注度行业,没有装修过房子的人走进红星美凯龙或居然之家,会发现全是没听说过的陌生品牌。此时营收规模比较大的龙头上市公司,因为各方面信息曝光度比较高,会更容易占得先机,率先获得消费者的关注。因此市场也乐于给龙头公司更高的估值。

2019年家具制造行业总营收超7000亿元,8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占比仅4.8%,仍处于大行业小公司的发展阶段。截止2013年,欧派一枝独秀,其他公司处于乱战之中。经过几年的发展,索菲亚和尚品突出重围,进而形成目前一超两强的竞争格局。欧派、索菲亚、尚品成为定制行业的三大龙头。

定制家具类上市公司:为什么尚品估值达到33倍,好莱客只有13倍?

四、管理层动荡会打击市场信心

尚品宅配的管理层结构最为优秀,李连柱、周淑毅是华南理工同学,彭劲雄是李连柱的学生,师生、同学的关系基础非常稳固,被称为尚品铁三角。三人各司其职合作至今已有20年之久,李连柱、周淑毅主管公司战略运营,彭劲雄主抓软件技术。在三人的努力下,尚品宅配各方面均做到了行业前列,并率先向全屋整装迈进。这样的管理层会让市场非常放心。

索菲亚、好莱客管理层则纷纷出现动荡。索菲亚成立之初就在公司任职的王飚,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于2019年6月离职,给索菲亚增添了一份不确定性。好莱客管理层更为动荡,2015年上市后不久,原高管全部离职,原总经理詹缅阳离职后持续减持至今。2015年原美的总裁周懿接任好莱客总经理一职后,2019年6月也同样离职,连续两个总经理离职,十分令人不解。沈汉标亲自上阵担任总经理,但坐拥两家上市公司势必会互相牵扯精力,无怪乎市场给了低估值。

定制家具类上市公司:为什么尚品估值达到33倍,好莱客只有13倍?

(本文首发于我们的微信公号“庞观者清”,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