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從業者的焦慮和出路,不知道有沒有戳中你

BIM從業者的焦慮和搖擺來自哪?

這群人按年齡粗略的分為兩類: 90 前的管理者,和90後的執行者。

前一種,90前的管理者,他們的焦慮來自於“未知"。這批人趕上了最後一波紅利,買了房、結了婚、生了孩子,在企業坐穩了一個位置。他們的需求是在穩定中求上升。我們見到了很多70後、80後的總工和項目經理,他們一方面持續關注著新技術,關注著領導的興趣動向,另一方面舉步維艱,不敢大刀闊斧的去投人力物力拿項目做實驗。因為一個決策上的錯誤就可能斷送他的職業生涯。即便是已經從事了數字化工作的人,比如企業BIM部門的負責人,也非常不放心。因為整個行業坐落在一個帶有實驗性質的基座上,產值、業務鏈以及和整體系統的銜接都不穩定,他們會非常擔心,如果有一天公司放棄了數字化,或者數字化的路線走錯了,很可能自己多年的付出就白費了。

第二種是90後的執行者,他們的焦慮來自於“意義的缺失”。企業家的責任就是提出願景,並讓員工堅定執行下去。但站在這個觀點的反面,我們也看到這個時代的另一個問題:

年輕的執行者們正在把“解構願景”作為日常的思考和行為指南。他們找不到數字化這個願景和自己的日常工作有什麼關聯,也找不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年輕的執行者可以忍受崗位的平凡,甚至是待遇的低下,但需要知道自己每天做的事是有意義的。這一代的年輕人希望有更好的工作環境,數字化確實能提供這樣的願景,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願意獻上青春。但支撐他們日常行為的意義並不是服務於某個宏大的願景,而是簡單的訴求一我的工作能幫助到別人。

他們建立模型、整理數據、編寫信息規範,但拿出來的成果卻往往幫助不到他人,甚至在公司被邊緣化。我們認為,企業想把數字化推進好,不解決執行者的“意義”問題,一定會出亂子。

投身BIM事業的人又處於怎樣的狀態?

BIM從業者的焦慮和出路,不知道有沒有戳中你

反觀那些樂觀的,把對理念的相信轉化成日常工作的人,我們觀察到一個共通點:扎堆 “長遠的意義”需要日常的灌輸,不是上級給下級的洗腦(這恰是年輕一代最為反感的),而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彼此鼓勵。

比如軟件商、部分諮詢公司的員工,大家從事的事情類似、願景統一,所做的每件事能幫助到身邊的人,形成正反饋,你會從他們的身上看到彼此志同道合的力量。而設計院,施工單位,研究機構會差很多,這些企業往往只有幾個人在搞BIM,搞數字化,這時候孤獨感就會打敗成就感。

我充滿激情的把青春獻給了BIM,但我現在不知道該往哪走了。你呢?

怎樣看待企業數字化轉型?

BIM從業者的焦慮和出路,不知道有沒有戳中你

我們堅信數字化是行業的必然趨勢,這種相信不是來自政策,也不是來自於市場,而是我們這個行業處在一個滿眼可見數字化世界中的孤島上,被幾乎所有數字化的行業包圍著。當你站在低窪處,不用多思考也知道,一定會有水灌進來。我們認為行業的數字化不是被誰設計出來的,也沒有任何人有這樣的掌控能力,社會也好,行業也罷,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演化。

五年前,很多人預測正向設計將使所有諮詢公司消失,但今天我們看到大批從設計院、施工單位的人出來,走進諮詢公司。原因正如我們前面所說一這些人在原來的企業找不到價值和存在感。五年前,人們認為BIM是變革的核心,現在它成了整個數字化地圖中的一個版塊。

數字化是一項有風險的事業,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所有人都在和時代賽跑,和演化對賭。企業有自已不同程度的數字化信念和決心,不僅要體現在軟硬件採購和制度建設上,還應該思考人才的發展和去留。好的企業不應該批判70後溫吞,80後謹慎,90後任性,而是要面對這樣的事實。所謂人文關懷,並非一種妥協,而是在數字化這場戰役中,確保每個將領和士兵都在朝一個方向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