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禁售,不可上诉?

12月10日,芯片巨头高通对外宣布,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批准高通要求对苹果的四家中国子公司提出两项初步禁令,

要求苹果立即停止侵犯两项高通专利的手机在中国境内的进口及销售行为,涉及产品包括苹果在2014年至2017年间推出的所有手机。

被禁售的产品包括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这次的禁令中,不包括苹果公司2018年9月刚刚推出的新机型iPhone XS,iPhone XS Max和iPhone XR。

这也是苹果和高通在过去一年里各种诉讼纷争中的最新变动。

尽管裁决已经下达数日,但似乎并未有影响到上述iPhone的销售,坊间传言苹果拒收裁定书,而目前,苹果上海浦东店和南京东路店均在正常出售iPhone 7和iPhone 8系列产品,导购员也表示未收到禁售通知。

无奈的高通则继续要求强制执行,并试图将禁售范围扩大至新款iPhone XS/XR,厉害了这波高通。

苹果禁售,不可上诉?

在高通的步步紧逼之下,苹果也在步步为营。

针对福州法院批准高通请求,对苹果发出的诉中禁令,最终苹果公司也承认,自身可能存在侵权行为。但在禁令发布之后,苹果不但没有停止销售iPhone,而是为避免在中国销售的iPhone X之前的型号被禁售,不断想出对抗办法。

苹果公司方面于12月14日对外表示,将对所有在中国侵犯高通专利的iPhone进行系统升级,避开高通的专利。

从2017年至今,这两家同样来自于加州的公司围绕着专利纷争在全球各地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诉讼与反诉,苹果指责高通向手机厂商收取不公平的高额专利授权费用,而高通则称苹果窃取了它的专利财产。

在移动通信领域,高通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它不仅占领着当今智能手机高端芯片市场,更通过庞大的专利授权持续不断地从市场中获取高额利润。其依托专利授权盈利的商业模式一直备受质疑,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均对其发起过大规模的反垄断调查。

随着近几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iPhone的销量也有所下滑,不得不依托持续高涨的定价来掩盖销量上的颓势。

问题关键就出现在这里,高通向每部手机收取的专利授权费用并不是一个定额,而是以手机售价的基准来确定授权费用,通常手机厂商需要向高通缴纳整机价格约3.25%的专利授权费,不仅苹果,大多数手机品牌如华为、三星、小米等均需向其缴纳费用。

苹果认为,其平均售价的上升是由于其在手机屏幕、touch ID、摄像头等领域作出的持续创新,而这些都与高通无关。“高通坚持向与他们无关的技术收取专利费用。”苹果CEO库克说。

之后,苹果开始试图绕开高通,选择其他厂商提供的modem(调制解调器)芯片。2017年,苹果开始在部分地区推出的iPhone 7上使用英特尔提供的modem(调制解调器)芯片。

不过当时英特尔的技术尚没有高通成熟,为了弥补不同型号iPhone的使用差异,有消息称苹果限制了使用高通基带的iPhone性能。(高通在2017年1月对苹果的诉讼中指出了这一点。)

为何选择福州中院?

2017年7月福州中院在晋华诉美光的专利侵权案的诉讼当中禁止美光公司进口、销售多款固态硬盘、内存条及相关芯片,这一次,福州中院向苹果公司发出的一纸禁令,再次成为震惊业界的诉中禁令。

福建中院之所以成为权利人高通在选择诉讼管辖地时的考虑选项,虽然福州(包括福建其他地区)知识产权法庭的人员不多,法院的专业能力也无法与北上广深等地媲美,但“从最近一系列判决、裁定来看,福建对于专利权人非常友好,有成为专利诉讼的热门管辖地的潜质。”

两家公司的意图都并非想要置对方于死地。多方分析认为,双方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迫使对方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并为此争夺谈判的筹码。

至于这次中国出现的胜诉,是否有受到其它领域所发生事件的影响,也确实不好下定论。

本质上,对苹果来说,它想要的仍是一个合理的专利授权费用,而非由高通完全主导的定价权;对高通而言,在争取到对自己有利一面的同时,也希望再次获得和苹果沟通的机会。

毕竟在一个月前,高通还有过「愿意和苹果合作」的表态,证明其有意示好的态度,可当时苹果更希望靠法律战来解决问题。

但现在,天平暂时倒向了高通这边,说不定苹果会重新考虑和高通的谈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