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能否終結 5G 和運營商?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能否終結 5G 和運營商?

何為 5G?

5G 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英文縮寫(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簡稱5G5G技術)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即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統之後的延伸。5G的相較 4G 的進步是高速率、低延時、海量連接。5G 的這幾種特性為萬物互聯提供了基礎。5G擁有如此多的優點,但是他最底層的通訊原理和 4G 並沒有本質區別,甚至和電視廣播都沒有什麼區別。它們都是通過無線電波實現信息傳遞。只要是無線電通訊就要考慮頻段、帶寬、發射功率、傳輸距離。


無線電頻段具有“獨佔性”,也就是說同樣的頻段,你用了別人就用不了了。所以各個通訊公司都要向國家購買無線電頻段。比如我們國家選擇的 5G 頻段是 6000Mhz 左右,也就是 sub6。而之前美國想採用的是 28KMhz,也就是毫米波。有些網友說美國蠢或者說就是為了和華為對著幹避開專利。但實際上是因為 sub6 頻段美國很早以前就已經用在別的用途了。


無線電頻段決定了通信帶寬,頻率越高帶寬越高。經常有人抱怨說,通訊運營商為了逼大家升級5G,就把 4G 網速降了,剛開始 4G 速度多快,如果能保持最開始的速度就不需要 5G。這裡我要給運營商說句話。頻率決定了帶寬,所以 4G 的帶寬是有上限的。在最開始大家都用 3G 的時候,4G 的帶寬就充足,你用 4G 就會很快,但是當大家都用 4G 了,帶寬就被瓜分了。這就像無論多寬的路,當所有人都往這條路擠的時候,這條路也會堵。同時頻率越高繞障礙物的能力越弱,所以 5G 才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以達到信號覆蓋。


無線電信號會隨著距離衰減,我們在城市裡的時候,由於基站比較密集(大概1.5 公里就有 1 個),所以信號都不錯,如果是野外,信號經常就比較弱,就是因為基站發射的信號到你這裡已經衰減劇烈。而手機由於體積限制,不可能做到像基站天線那樣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放大功率。到了 5G 由於頻率高繞障礙物的能力弱,所以就需要更密集的基站。基站密集後就不需要很高的發射功率也有很好的信號,也就降低了輻射。


無線通訊的底層是有線通訊,我們的手機和基站通訊是通過無線電波,而基站組成的網絡是靠光纖連接的。這也是保證通訊高速率低延遲的基礎。


再來看看“星鏈計劃”


很多人腦中的“星鏈計劃”就是直接和衛星通訊,但您看了我上面介紹的 5G 就應該知道直接和衛星通訊的難度。曾經的銥星計劃只是想解決基礎的通話,最後都流產了。更何況今天我們要實現的是高速互聯網。開演唱會的時候,由於人員密集通訊壓力大,所以運營商都會派應急通訊車到現場。這是在我們的移動通訊都非常成熟的情況下。所以想實現和衛星直接高速互聯,基本上屬於外星科技,目前沒有理論突破的情況下還不太可能。你如果看最近的新聞應該知道,馬斯克在申請建設地面基站,目的是為了實現“星鏈計劃”的地面通訊。也就是說即使星鏈建成,你要使用星鏈的網絡還是要通過地面基站,衛星負責的基站之間的鏈接。講到這裡也就清楚了星鏈相比傳統的移動通訊是否有優勢。


當然馬斯克被稱為硅谷鋼鐵俠,也確實創造了很多奇蹟。他的思維非常人所及,也許他已經掌握了全新的通訊技術。所以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美科技”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能否終結 5G 和運營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