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乡起义中,陈胜以扶苏作为反秦的号召合适吗?


大泽乡起义中,陈胜以扶苏作为反秦的号召合适吗?

图片来自网络

前言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据说,扶苏的得名来源于《国风·郑风·山有扶苏》,取枝叶茂盛、香草佳木之意。可见,秦王政对自己这位长子寄托了太多的美好期望。扶苏也不负所望,据《史记》记载:

“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

公元前210年,在李斯、胡亥、赵高的策划下,矫诏逼令公子扶苏自尽。公子扶苏,那如玉般的生命在一纸荒唐的诏书之下,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扶苏之死,在秦时就已经被视为最大的冤假错案,更被后世认为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间接诱因。

陈胜起义的五步走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1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首义者陈胜和吴广以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为号召,一时间从者如云。

据《史记 陈涉世家》记载: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我们不要认为陈胜仅仅是一个闾左贫民,从大泽县起义的策划和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的诸多举措确实可圈可点。

大泽乡起义中,陈胜以扶苏作为反秦的号召合适吗?

图片来自网络

主要过程分为了五步:

其一、吓

把大家逼入必死之境的“失期当斩”

其二、拿出解决办法

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其三、抬高自己

“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陈胜王”

其四、拉大旗作虎皮

以扶苏和项燕做号召

其五、美好的愿望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就这样,陈胜一步步把这九百名可怜的老实兄弟拉入了自己彀中,其手段简直就是后世起义者的模板。

在这五步走中,有两个措施在后世有着很大的争议,下面笔者就着重谈谈。

大泽乡起义中,陈胜以扶苏作为反秦的号召合适吗?

图片来自网络

九百闾左戍卒是在服徭役还是兵役?

陈胜先是利用秦法中“失期当斩”的罪名来恐吓戍卒们,使戍卒们觉得已经进入了必死境地,毫无退路,为下一步起义创造了必要条件。

《史记 陈涉世家》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关于秦法是否“失期当斩”这个问题上,世人争论颇多,各有各的道理。

笔者认为,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关键在于搞清楚陈胜率领的这九百闾左去渔阳服的是徭役还是兵役,之后再来寻找秦法中相应的处理条例才是正解。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秦法中关于徭役和军法的处罚条例。

先来说徭役

根据《睡虎地秦简 徭律》:“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 六日到旬,赀一盾; 过旬,赀一甲。其得殹(也),及诣。水雨,除兴。”

如果服的是徭役,则这九百人根本就没有死亡的威胁,最大不过挨骂或者罚甲盾而已。况且还是连日大雨,根据秦法徭律,应该解除这次徭役才是。

再来说军法

据《尉缭子 兵令下》记载:“内卒出戍,令将吏授旗鼓戈甲。发日,后将吏及出县封界者,以坐后戍法”。

如果这九百人服的是兵役,根据秦法中的“后戍法”,则应该是受到严厉的处罚。

大泽乡起义中,陈胜以扶苏作为反秦的号召合适吗?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陈胜率领的这九百戍卒究竟是不是在服兵役呢?

根据《尉缭子 兵令下》的描述,陈胜率领的这九百戍卒应该是内卒出戍,按照法令,应该在出发时由国家授予旗鼓戈甲。由此看来,应该是在服兵役才是。

不过,这其中还有一点问题,那就是在汉朝贾谊的《过秦论》中,用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描述陈胜起义时手中没有兵甲,这和秦法中的记载不符。贾谊的描述是不是有误呢?

据此,很多人认为,既然这些戍卒没有兵器,就不能视为服兵役,所以不能使用军法处罚,而应把他们视为是到渔阳去服徭役而使用徭律处罚,因此,陈胜对他们说的“后期当斩”是在骗他们。

但是,在《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有这么一段记载,似乎能够解释这个问题。

据记载:“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笔者分析,秦始皇帝在平定六国之后,不仅大肆收缴民间兵器,而且改变了

“后戍法”中的“内卒出戍,令将吏授旗鼓戈甲”这一条例,把过去的戍卒带着兵甲去戍地变成了到了戍地之后再由国家发给兵甲的做法。

秦虽灭六国,但是秦人大部都在关中,关内的秦人较少,秦朝仍然需要六国之人来维持统治。但是又害怕他们造反,尤其是戍卒在轮戍的时候会提前接触到武器,这无疑是不安定因素。为了杜绝这一隐患,秦始皇帝修改了“后戍法”,把出征前就拿到兵甲变为到了戍守之地。

如果猜测成立,那么,就可以理解贾谊在《过秦论》中所提到的陈胜起义之时为什么需要“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了。同时,也可以确定陈胜所率领的是需要服兵役的戍卒,所以,陈胜才可以用“失期当斩”来鼓动戍卒们反抗。

大泽乡起义中,陈胜以扶苏作为反秦的号召合适吗?

图片来自网络

以扶苏作为反秦号召是好办法吗?

笔者在开篇时提到过,公子扶苏冤死,获得世人极大的同情。并且,陈胜提到过“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既然百姓未知其死,那陈胜又是怎么知道的?由此看来,陈胜还真不是一般人。

陈胜以项燕为号召反秦,很好理解。陈地旧属楚国,又是东楚国都郢陈的所在地,楚人在此地的实力并未因楚国的灭亡而完全消散。在秦灭楚之战中,东楚之地所发生的战争最为惨烈,楚人对秦人也最为痛恨。因此,选择在此地反秦,在先天上就具有良好的土壤。

况且,项燕是末代楚国最为优秀的将领,其领地项城就在陈地范围内。选择项燕作为反秦号召人,可以更加激起陈地楚人们反秦的同仇敌忾之心。

如果说,选择项燕作为反秦号召人是非常合适的话,那么,选择扶苏作为反秦号召人就显得有些奇怪了?

扶苏是秦国公子,如果说他的死给秦国人带来伤感和同情,笔者是同意的;或者说,如果扶苏未死,起兵攻打胡亥,恢复自己在秦朝法理上的地位,也会有大批的秦人起来拥护。但是,以扶苏之名起兵反秦,而且打的旗号是“张楚”,这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陈胜以扶苏为号召打的算盘是利用秦人同情扶苏的感情来拥护自己,可他恰恰忘了,自己是反秦的,即使秦人再同情扶苏,也不会因此反秦。在秦末战争前期,秦军无一反叛,只不过秦军兵力过于分散,才被反秦义军各个击破。在这一点上,老秦人还是有着骄傲的。

结论

陈胜以扶苏和项燕为号召反秦,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以扶苏为号召仅是在史书中出现过“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一次,再就没有了声息,看来,经过证明,这个没用。反倒是以项燕为号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陈地人民归附入流,项燕的后人项梁和项羽也异军突起,最终推翻了秦朝。

大胆的猜测就是真相的一半!请@万事之始,愿与诸君共同发现历史,探究历史!

大泽乡起义中,陈胜以扶苏作为反秦的号召合适吗?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