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圍的過程分析及匈奴崛起之謎,匈奴撤兵的選擇正確嗎

白登之圍的經過和結果

前200年,楚漢相爭已經結束,“威加海內歸故鄉”的漢高祖劉邦統一了中國,但是在這一年,他卻在山西大同意外的迎來了他人生最大的一次軍事危機,身為漢朝皇帝的他被一支完全陌生的軍隊圍困在白登山上。

白登之圍的過程分析及匈奴崛起之謎,匈奴撤兵的選擇正確嗎

漢高祖劉邦

事情要從楚漢相爭說起,在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籠絡了一批六國的舊貴族為己所用,如魏王豹,韓王信等,其中韓王信在戰時被分封到了老家,潁川一帶,作為楚河漢界上的卒子,韓王信在對抗項羽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在項羽勢力被消滅後,劉邦又覺得潁川之地太過重要,原先對抗項羽的前線這是反而成了自身的一大威脅,因此將韓王信改封到了山西大同,作為藩王首守衛邊疆。

韓王信這下不樂意,本來指著潁川這麼個熱乎地方過下輩子的,因此才賣力的打項羽,結果被人過河拆橋,踢到了這麼偏遠的地方去對抗匈奴。韓國一向是有著善於選邊站隊的光榮傳統的,早在春秋時期他們還是晉國的卿,在三家滅智的時候就成功反水過一次,夥同趙氏反戈一擊消滅了智氏;成為諸侯國之後,戰國末期韓國也一直跟著實力最強的秦國,掉頭對付趙國,楚國等;楚漢相爭的時候韓國“復國”,韓王信也發揮了祖傳的光榮技能,在劉邦和項羽間反覆搖擺多次,終於成為了戰勝國。再轉換一次陣營對他來說,也是毫無壓力的,加上匈奴確實難對付,和匈奴一番眉來眼去之後,韓王信就順理成章的投降了。

劉邦聞訊大怒,帶了三十萬大軍出兵平叛。要說這中央軍的戰鬥力可比韓王信的手下強多了,一路平推到了大同。時值寒冬臘月,劉邦想著快點平叛後回家過年,見一路上碰到的匈奴軍隊都沒什麼戰鬥力,於是不顧婁敬的勸阻,帶了三萬(也有說五萬)機動能力強的親兵作為先頭部隊,想發動斬首行動,一舉消滅韓王信,結果中計了。

白登之圍的過程分析及匈奴崛起之謎,匈奴撤兵的選擇正確嗎

白登之圍

到了白登山附近的時候,碰上了早就埋伏在此地的冒頓單于的四十萬精銳騎兵,原來之前讓劉邦碰到的老弱病殘都是用來迷惑劉邦的。劉邦帶部隊退到山上依險據守,冒頓指揮他的騎兵,分成了四個方位包圍了劉邦,西方全白,東方全青,北方全黑,南方全赤,非常具有視覺震撼效果,就這樣將劉邦圍困了七天七夜。前面說了,這是寒冬臘月,劉邦的部隊飢寒交迫,很多人凍傷了手指。劉邦無奈之下,最後派陰謀家陳平求和,談好條件後冒頓單于放開了一個口子,劉邦軍隊拉滿弓,將箭對著外面,以一種防禦性的姿態走出了包圍圈,從此和匈奴執行和親政策,每年上貢一定程度的物資,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漢武帝的時候。

劉邦一代英主,楚漢爭霸的過程中歷經鴻門宴,彭城之圍等“大場面”,九死一生,軍事閱歷非一般人可比,這樣的老狐狸為什麼在白登之圍的過程中,會那麼容易上冒頓單于的當,做出錯誤判斷從而輕兵冒進呢?

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在這之前,匈奴部族從未對中原政權構成過威脅

,因此當時從上到下所有人的觀念中,匈奴軍隊的戰鬥力是很低的。如果劉邦的對手是項羽,項羽使出同樣的示弱誘敵之計,劉邦會上當嗎?會向白登之圍這樣帶著幾萬人突進準備斬項羽的首嗎?

這也能一定程度上解釋韓王信的叛變,其實韓王信也憋屈,他在邊境打了打,發現匈奴是個硬骨頭,自己部門這點人手啃不動,報告打上去要多點resource和headcount,結果被老闆劉邦一頓罵,匈奴那麼弱雞,你吹的那麼厲害,你當我好糊弄?給我加緊打,啃不下來有你好看。韓王信沒轍,帶部門集體跳槽,和劉老闆說“you can you up”。

那麼,為什麼短短几十年,甚至幾年的時間,匈奴從一個供邊防軍升級的野怪迅速成長為終極大BOSS呢,是哪些因素在裡面起了作用呢?

匈奴崛起的細節分析

我們注意到一個細節,如前所述,冒頓單于在圍攻劉邦的時候挑選了四種顏色的馬,分列四個方位以增強視覺的衝擊力,其實這個做法不新鮮,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人幹過:

吳王...乃令..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親秉鉞,載白旗以中陳而立。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

春秋末年的吳國,吳王夫差破楚勝齊之後,北上黃池與晉國爭霸。為了能爭霸成功,夫差導演了一場視覺大戲,他從全軍中挑出三萬精兵強將。擺出了三個100*100的萬人方陣。中間的方陣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幟,白弓箭,由吳王自己掌握,“望之如荼”;左邊的方陣,紅盔紅甲、紅弓箭、“望之如火”;右邊的方陣則一水兒黑色,“望之如墨”。黎明時分三軍軍鼓聲大作,極為震撼,有效的震懾住了晉國的代表,為霸主的談判爭取了主動,夫差也憑藉這個成為了黃池會盟的霸主。

靠純色系搏出位,抓眼球,版權所有者——吳王夫差。

再看看之前莫頓單于的發家史,也能得出類似的結論:

冒頓在沒有當上單于的時候,他就製造了一種響箭,命令部下跟著自己的響箭的目標首先射獵鳥獸,有人不跟著射的,冒頓就把他們殺了。不久,冒頓以響箭射擊自己的愛馬,有人不敢射的,冒頓也把他們殺了。又過了些日子,冒頓又用響箭射擊自己的心愛的愛姬,沒有跟著射的同樣被殺了。又過些日子,冒頓跟隨父親頭曼單于去打獵,用響箭射擊頭曼單于的頭,他左右的人也都跟著把箭射向頭曼單于,頭曼當場身亡,冒頓順利即位。

這個故事很有傳奇色彩,說明冒頓單于意識到,令行禁止,指哪打哪可以有效的提升部隊的戰鬥力,可以用來弒父,當然也可以用來殺任何敵人。

巧合的是,同樣是春秋末年,同樣是吳國,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兵聖孫武剛到吳國的時候,吳王闔閭(夫差他爸)召集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請孫武訓練,觀察效果。

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宮姬為隊長,規定了自己的手勢和女兵們的相應動作,可是真到了實施的時候。怎眾女兵不但沒有依令行動,反而哈哈大笑。孫武又解釋一次規則,再次發出號令,眾女兵仍然只是大笑。孫武認為再次交代之後,拒不執行便是隊長的錯,於是不顧吳王的勸阻,將兩個隊長,吳王寵愛的宮姬斬首了。自此以後,眾女兵嚴格服從指揮,再也沒有人敢違反號令。吳王雖然悶悶不樂,但很還是看重孫武的才能,重用孫武,以致後來的,“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

通過反覆的操練和嚴酷的軍法使得部隊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從而大幅度提升軍隊的戰鬥力,版權所有者——孫武。

白登之圍的過程分析及匈奴崛起之謎,匈奴撤兵的選擇正確嗎

孫武所著《孫子兵法》

冒頓單于即位後,實力不如東胡。東胡和他索要千里馬,部下勸他不要給,他給了,部下憤怒值+1;東胡和他要女人,部下勸他不要給,他給了,部下憤怒值+1。東胡越發不把他放在眼裡,沒過多久東胡又找他要一塊空地,他頓時翻臉,帶著滿怒的部下們衝了過去,一舉消滅了東胡。這種攢怒——攢怒——反殺的操作,春秋初年的鄭國就幹過

,這就是我們熟悉的“鄭伯克段於鄢”。

”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闢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這是初中課本的內容,這裡就不翻譯了,總而言之,鄭莊公即位時,形勢對他是不利的,他媽媽寵愛他弟弟段勝過寵愛他,在這種情況下,他選擇性滿足了段許許多多的不合理要求,最後等段的野心足夠大了,準備謀反之際,鄭莊公一擊命中,開了春秋權謀學之先河。

在實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滿足對手的諸多不合理要求,將其捧到德不配位的地步,待其充分犯錯,惡貫滿盈,再一舉收拾對手,是為“捧殺”,版權所有者——鄭莊公。

冒頓單于的所作所為和古人暗合,有如下四種可能,

  1. 冒頓單于確實天縱奇才,有著孫武+鄭莊公+夫差的大腦,自己想到了這些方法;
  2. 冒頓單于認識漢字,他看過左傳和國語,自學成才;
  3. 有精通左傳和國語的人跑到匈奴去,暗中指點冒頓單于的所作所為;
  4. 史記上的這些事是司馬遷編的,司馬遷看了左傳,國語之後,把這些事套到了冒頓單于的身上,想象出了這些事蹟。

1的可能性應該不是很高,2有可能,但識字讀書,瞭解意思光憑個人的力量是很難辦到的,需要有老師,因此,還是3的可能性最大。4是娛樂選項,選擇4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去承擔一些風險。

就是回到白登之圍本身,也是由中原地區的貴族,韓王信叛變引起的,劉邦的打仗習慣,劉邦的性格特點,劉邦遇到一些事情的處理方法,韓王信多多少少都會透露給冒頓單于,甚至連四色馬這個方法,也很有可能就是韓王信給出的主意,作為貴族後裔,韓王信是肯定看過《國語》的。

到底是誰跑到匈奴去了呢?

有很多讀者肯定會有疑問,你說有人才跑匈奴去,說來說去就一個韓王信,四色馬這個姑且算是他教的,之前冒頓單于的那些戰術又是誰教的呢,為什麼史書上沒有記載誰誰誰跑匈奴,去做了什麼事等等。就像春秋末年,晉國的巫臣,楚國的伍子胥等,幫助吳國迅速強大起來,范蠡文種幫越國強大,這些都是明明白白記載在史書上的,為啥那時候沒人名留下來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相關記載被毀了

中國曆來有記錄歷史的習慣,而且一配就是倆,左史記言,右史記行,後人要編寫史書,需要根據這些書面記錄,整理彙總。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覺得有必要統一思想,就收繳了所有民間的書籍,包括六國的史書,“以愚黔首”。然而對於他自己而言,並非黔首,因此是很有必要保留一些書籍的。真正書籍的全部被毀是在秦朝末年項羽進關中的時候,一把火燒了秦國的宮殿,相關典籍也就付之一炬了。“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麼看,劉邦搶先進關中的時候,蕭何搶著將有關國家戶籍、地形、法令等圖書檔案一一進行清查,作為日後爭霸之用,是非常有先見之明的行為。(當然也有可能是劉邦毀的,這個很難說)。

白登之圍的過程分析及匈奴崛起之謎,匈奴撤兵的選擇正確嗎

阿房宮遺址

到了漢朝漢文帝時期,天下安定,漢文帝全國遍尋儒生,將它們記在腦海中的典籍默寫出來,古人讀經是講究背誦的。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些先秦的經典,都是當時的儒生憑著自身記憶硬背出來的。當然個人的記憶理解不一樣,很多版本也會有所偏差,這也是一個整理的過程。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之爭。儒生們先背出來了一部尚書,後來在另一個人的家中牆壁的夾縫中又發現先秦時期流傳下來的一部尚書,兩本內容不一樣,都說自己的是正宗的,因此就有了今文古文之爭。當然也有人考證這兩本都是假的,這個牽扯太廣,這裡不做討論。

白登之圍的過程分析及匈奴崛起之謎,匈奴撤兵的選擇正確嗎

五經之一的尚書有今文古文之分

總而言之,秦朝當代有哪個將領跑到匈奴,哪個失意文官往北逃跑,這個肯定不屬於同時代儒生背誦的範疇,秦朝歷史的很多細節,至今都是一筆糊塗賬,(舉例說明:趙高究竟是不是太監,子嬰是秦二世的什麼人,兒子,叔叔還是叔祖等)因此跑匈奴去的人名,我們也就無從得知的。

匈奴崛起源於大批量的中原人才湧入

事實上在中原不得志的人跑到匈奴去。後世是有很多例子的,比如漢武帝的時候,跟匈奴頻繁打仗,很多武將打了敗仗,或是其他方面得罪了漢武帝,往往就會投降匈奴,比如衛律,李陵,比如李廣利。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在戰國的時候,國家有很多,在一個國家不得志,可以去另外一個國家,比如商鞅在魏國自覺無出頭之日,就往西到秦國去;樂毅在燕國不受燕王信任,留下一封“善始者不必善終”的書信就跑去了趙國;樊於期在秦國打了敗仗害怕被治罪,就逃到了燕國,東方不亮西方亮。而到了秦朝漢朝,天下歸於一統,很多人在中原政權裡不得志,沒地方去,就只能去“北走胡南走越”了。

  • 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有沒有六國貴族不願意被秦王統治,跑到匈奴去的?
  • 秦二世即位,原太子扶蘇,大將蒙恬遭遇了政治清洗,他們的手下有沒有人覺得前途無望,跑到匈奴去的?
  • 秦末戰爭的時候,秦朝兵敗如山倒,有沒有秦朝將領不願意投降楚漢聯軍,跑到匈奴去的?
  • 楚漢戰爭之後有沒有項羽的手下,不願意投降劉邦,跑到匈奴去的?

大批的人才跑去匈奴經過一波一波激烈的競爭,剩下的幾個都是拔尖的。這也能很好的解釋,什麼漢朝初年匈奴能夠實力暴漲,並且對新生的中原政權形成戰略性優勢的關鍵所在。

匈奴的應對正確嗎

回到白登之圍,冒頓單于在圍困了劉邦七天七夜後,被陳平一通勸說就把劉邦放走了,陳平是怎麼勸說單于退兵的呢?

在《史記.陳丞相世家》中,只用了“其計秘,世未得聞”一筆帶過,而在《史記.匈奴列傳》裡,記下了陳平充分活動後,閼氏勸單于退兵的話:

“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

閼氏認為匈奴不可能住在漢地的,而且劉邦是由神明保佑的,所以別打了。

那既然如此,之前辛辛苦苦的用各種計策,又是示弱誘敵,又是四種顏色的馬從四面圍困是圖個啥?

如果之前的推論成立的話,這就好解釋了。流亡匈奴的中原人士,姑且稱為中原派,他們秉承傳統的觀念,希望能夠殺回中原,輔助單于做中原皇帝,自身作為從龍之士封妻廕子,光宗耀祖,以韓王信為代表。另有一些土生土長的匈奴人,他們對中原的事務不感興趣,只希望從中原多獲取一些財物,改善自身的生活,可以稱為本土派,以閼氏為代表。

白登之圍應該就是中原派的策劃,他們希望在能夠斬首劉邦,在天下甫定之際迅速入主中原,實現理想。但是圍了七天七夜,還是沒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劉邦這裡固然飢寒交迫,莫頓這裡的情況恐怕也好不了多少,四種顏色的馬匹造成的視覺效果是遞減的,七天下來劉邦的部隊早已審美疲勞,見怪不怪,對匈奴軍隊的戰鬥力也不會有多少加成了,在後續的增援部隊隨時可能趕到的情況下,以閼氏為代表的本土派的意見佔了上風,”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入主中原是別想了,保持住對中原王朝的心理優勢,再獲取一些現實的眼前利益,便成了一種較優的選擇。而陳平的“世未得聞”的“秘技”多半就是充分利用本土派和中原派的矛盾,成功使決策的天平向本土派傾斜。

白登之圍的過程分析及匈奴崛起之謎,匈奴撤兵的選擇正確嗎

二主不相困

結語

不管怎麼樣,冒頓單于放棄了詩和遠方的田野,專注於眼前的苟且,過起了安安穩穩的太平日子,走上了和平發展的路線。然而匈奴這個地方並不養人,人才到了匈奴之後,大部分的精力用來和惡劣的氣候作鬥爭,很少有精力去培養後代,而反觀中原地區,名門望族,世家綿延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和平競爭七十餘年後,待衛青,霍去病等新一代將領崛起,漢匈的實力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匈奴自然也就節節敗退,“失我胭脂山”了。這其中固然有漢武帝雄才大略的因素,但是時勢造英雄,和時勢也是分不開的。

白登之圍的過程分析及匈奴崛起之謎,匈奴撤兵的選擇正確嗎

漢武帝時期開始組建的漢家騎兵

參考資料:

《史記.陳丞相世家》

《史記.匈奴列傳》

《國語.吳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