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了漢唐軍制的宋朝有多能打,趙構就有多忌憚岳飛

公元1141年岳飛於風波亭被殺,這意味著南宋從此進入戰略防禦,收復中原的宏圖大志從行動變成了口號。

後人在評價此段歷史時往往將帽子都扣在趙構、秦檜還有幾個從犯頭上。

恢復了漢唐軍制的宋朝有多能打,趙構就有多忌憚岳飛

這些人當然是直接執行者,但岳飛為什麼會被害?留下來威懾金國不好麼?宋朝確實重文抑武,但對武將歷來也十分優待啊。

要想深究其中的原因,我們必須將時間線拉回北宋末年。

一、危局

宋朝立國之初就執行重文抑武的策略,主要原因是漢唐時期的藩鎮割據給趙匡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漢唐的軍隊能打是能打,但也不聽話,幾代人過後,抱起團來犯上作亂也是個頂個的厲害。

恢復了漢唐軍制的宋朝有多能打,趙構就有多忌憚岳飛

漢唐強兵,桀驁不馴

軍制有問題當然要改革,但宋朝改得也實在是太過份了,恨不得士兵打個哈欠也要先請示。我之前在:

“兵制決定戰鬥力,北宋對外戰爭為何屢屢吃虧?”

一文中曾經詳細分析過北宋的軍制,趙匡胤的根本原則就是分權。

簡單來說你們武將不是喜歡搞事情麼?沒問題,制度管人最可靠,我就先把你們可能搞事情的所有渠道全部堵死。

全國的軍隊要分成廂軍和禁軍,廂軍歸兵部管,禁軍歸樞密院,互不統屬。

當然這是不夠的,禁軍是主力部隊危險性有點高,還得再細化細化。

那就再成立個三衙,把禁軍分成步兵、騎兵和衛兵分開來管。

恢復了漢唐軍制的宋朝有多能打,趙構就有多忌憚岳飛

北宋複雜的軍事指揮體系

都這樣了,趙匡胤摸了摸鬍子還是覺得不太放心。

嗯,把樞密院再分化下,設立十二房,管兵器、管調度、管糧草等等要全部分開。

這大概就是宋朝軍制的輪廓,管這麼死武將確實是不大可能犯上作亂了,但整個軍事調度體系也變得相當臃腫。

什麼?要打仗?得嘞,麻煩您把這些部門全跑一趟,記得手續要全哈。

好吧,如果敵人工作能力強,努力努力,吃吃苦,再加加班,等宋朝臃腫的指揮體系反應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這就是北宋立國後長期被周邊勢力毆打的原因,但好在體量比較大,經濟比較好,外交還算靈活,好歹還是熬下來了。

但到了宋徽宗年間可就不行了,金國突然崛起,把在北邊長期收歲幣摸魚的遼國當場打成休克,收拾鋪蓋卷往西跑路了。

恢復了漢唐軍制的宋朝有多能打,趙構就有多忌憚岳飛

隨後被毆打的北宋顯然也沒強到哪裡去,全局潰敗,眼瞅著不行宋徽宗乾脆把位置傳給兒子,直接甩鍋跑路。

危亡之間出能臣,當時有批大臣對宋朝的內部弊病認識的相當深刻。

咱們有錢、有人怎麼就誰也打不過?還不是壓制武將惹的禍。

那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立刻恢復漢唐軍制,而且重病用猛藥,不是恢復漢唐早期的制度,而是一步到位直接設立藩鎮。

什麼?你說這會導致藩鎮割據?管不了這麼多了,就算是毒藥宋朝也必須吃下去,否則就沒有明天了。

提出這條建議的代表人物是抗金名臣,後來的宰相李綱,但北宋滅亡的實在太快,根本來不及執行。

恢復了漢唐軍制的宋朝有多能打,趙構就有多忌憚岳飛

靖康之變

於是李綱南渡後再次向宋高宗趙構上《議國是》,提議道:

“建藩鎮於河北、河東之地,置帥府要郡於沿河、江淮之南。”

此時局面相當危急,但李綱的思路還是很清晰的,設藩鎮是救急的權宜之計,只能在宋金對峙的前線地區實行。

這樣做既可以大大提高宋軍的戰鬥力,也不至於讓藩鎮短期內迅速膨脹脫離控制,等金兵退了也好收拾局面。

二、恢復漢唐軍制

李綱策略還算是較為保守的,但宋高宗趙構這個時候可以算是四面楚歌。

對於兩宋交替的這幾年,通常大家的印象是中原百姓紛紛高舉義旗,拼死抗擊金兵,宋高宗膽小如鼠就知道逃命。

這種印象其實只對了一半,中原百姓紛紛高舉義旗是沒錯,但你趙構是誰?

如果按照正常的繼承順序,皇位是無論如何也輪不到趙構的,所以宋高宗繼位初年和光桿司令差不多。

恢復了漢唐軍制的宋朝有多能打,趙構就有多忌憚岳飛

金兵打擊下宋朝基本處於崩解狀態,連徽欽二宗都被抓走了,朝野下上所有機構差不多也都停擺了。

各地的武裝力量多如牛毛,個個都喊著抗金勤王。其中很多人確實也在和金國戰鬥,但他們沒有上級也沒有後勤,說的難聽點就是散兵遊勇。

這幫人是否還忠於大宋王朝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長官,宋高宗有正統名分在身但基本指揮不動他們。

這僅僅是肘腋之憂,真正的燃眉之急是金兵南下,所謂:

“搜山檢海擒趙構。”

宋高宗只能拼命逃跑,最狼狽的時候跑到海上躲了四個月,還好跑到夠快,速度要慢點估計就要和徽宗欽宗父兄團聚了。

恢復了漢唐軍制的宋朝有多能打,趙構就有多忌憚岳飛

你說趙構這時候能怎麼辦?根據《宋史》記載宋高宗也發了狠,下旨建立鎮撫司:

“唐分藩鎮,北邊無金鼓之虞。是用考古之制。”

那麼鎮撫司權力有多大呢?趙構也很大方:

“有民有社,得專制於境中。足食足兵,聽專征於閫外。”

要人不給,要錢也沒有。總之宋高宗的態度很明確,地主家也沒餘糧了,朝廷給不了你們物質支援,但是可以給政策。

反正目的只有一個,抗擊金兵,只要能打勝仗大家想怎麼幹都行。至少在前線,此時的宋朝事實上已經恢復了漢唐軍制。

合法性很重要,皇帝明確放權,各地迅速行動起來,然後金國就發現宋軍好像突然吃了大力金剛丸,戰鬥力暴漲。

金兵入主中原才幾年不可能這麼快腐化,再加上掠奪控制了這麼多人口財富,按理來說實力應該又上了好幾個臺階。

但金國鬱悶的發現自己好像有點打不過宋軍了,南下進攻屢屢被碰的頭破血流不說,宋軍居然敢北伐了!

恢復了漢唐軍制的宋朝有多能打,趙構就有多忌憚岳飛

金兵南下在黃天蕩遭韓世忠重擊,完顏宗弼差點沒回去

北伐也就算了,在北方平原上金國鐵騎居然被宋軍逆風翻盤打到潰敗,所謂: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但就在這個時候宋高宗果斷給戰爭按下了停止按鈕。

三、藩鎮

宋金議和是在紹興十一年,此時的局面可以說相當好,朝廷站穩了腳跟,消滅了境內叛軍,穩住了長江防線。

在對金國的北伐中,宋軍也接連取勝,那麼宋高宗為何不趁勝追擊擴大戰果?

趙構當然有自己的考慮,戰爭是篩子,任何不能適應其規律的勢力都將迅速被淘汰。

在兩宋交替的幾年裡,多如牛毛的鎮撫司早已被消滅、兼併、裁撤的七七八八,只留下五股最強悍的力量:

岳飛、韓世忠、張俊、吳玠、劉光世。

他們五人都是名副其實的漢唐節度使。除了劉光世靠資格老上位戰鬥力存疑外,其他四人都是從微末中崛起,能力不容置疑。

但是採用漢唐軍制,享受好處的同時也要承受其危害,他們幾個人特別能打仗,但是抗命的記載也相當多。

宋高宗趙構顯然沒有漢唐皇帝用人不疑的覺悟,經常干涉指揮。

恢復了漢唐軍制的宋朝有多能打,趙構就有多忌憚岳飛

但他們五個人的態度也很強硬,差不多就是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然後很自然的把皇帝的話當耳旁風。

比如韓世忠夠老實忠誠了吧?但根據《續資治通鑑》記載,當時趙構讓他和劉光世聽從杜充的指揮,結果兩人:

“畏杜充嚴峻,議說紛紛,光世見諸軍江州,乞不受充節制。”

結果趙構大怒,罵道:

“豈容如此跋扈。”

但最後結果呢?在皇帝盛怒之下,不要說劉光世,連韓世忠也相當淡定,按照自己的想法直接移兵別處。

恢復了漢唐軍制的宋朝有多能打,趙構就有多忌憚岳飛

岳飛比他們倆還要耿直。順帶提一下,岳家軍最接近成功的第四次北伐根本沒得到宋高宗的同意,是直接抗旨出兵的。

所以你說,趙構是什麼心情?

只要戰爭還在繼續,朝廷就不得不允許藩鎮的存在,而在金兵的打擊下只有強大的藩鎮才能生存壯大。

宋高宗知道戰爭不能再打下去了,為了應付戰爭藩鎮正在變得越來越強悍,再這樣下去他這個皇帝又會被置於何處?

至於北伐,失敗了還好,如果成功了收復的土地又在誰的掌控之下?宋軍還沒北定中原呢,許多州郡就已經在藩鎮手裡了。

例如戰爭前期勢力最大的張俊,莊綽在《雞肋篇》中感嘆:

“紹興年間,天下州郡遂成三分,一為偽齊,金人所據;一付張俊,承製除拜;朝廷所有唯二浙、江、湖、閩、廣而已。”

如果北伐失敗了會怎麼樣?藩鎮繼續存在乃至於做大,成功了呢?宋朝立刻會面臨唐代安史之亂前夕的狀況。

恢復了漢唐軍制的宋朝有多能打,趙構就有多忌憚岳飛

岳飛、韓世忠當然是很忠誠的,他們不可能反,他們的子孫或許也不會反,但是再過兩三代人呢?

好吧,先不考慮這麼長遠,最直接的,北伐一旦成功藩鎮勢力必然大漲。

接下來呢?宋朝大概率只能學習漢唐的軍功等級制。

如果真的這樣那讀書人怎麼辦?還怎麼樣維持在朝廷中高高在上的地位?

所以你看,停止北伐,收掉武將手中的兵權也是得到滿朝文臣擁護的,岳飛必須死,北伐必須失敗。

至於其他幾人為啥沒事?吳玠死的早,劉光世戰爭沒結束就因為不聽話賦閒了。

張俊、韓世忠情商比較高,乾淨利落把兵權交了,張俊還參與謀害岳飛。

至於岳飛本來也是能善終的,誰讓他非要北伐抗金,收復中原呢。

參考資料:

《宋史》

《雞肋篇》

《議國是》

《續資治通鑑》

點擊瞭解更多,看我之前發佈的“宋朝兵制”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