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國旅遊業的近慮與遠憂!

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對於旅遊業的影響是巨大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預計,疫情將使全國旅遊減收30%以上。而目前旅遊業作為新興產業,已經成為了國家戰略性的支柱產業。

旅遊業之所以會成為支柱產業,根本原因是由於整體國民消費水平升級,由量變達到質變,從而推動旅遊業迅猛發展的必然結果。而作為中國經濟壓艙石的房地產已經嚴重處於泡沫狀態,被國家所嚴格調控。

而旅遊業恰好可以替代房地產成為新的支柱產業,許多千億級房產巨頭也從國家產業的調整中嗅到了商機,如萬科、融創、萬達、等房地產商紛紛將業務中心向文旅項目傾斜,將文化旅遊和房地產融合,並將其作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疫情下中國旅遊業的近慮與遠憂!

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指出,要順應文化和旅遊消費提質轉型升級新趨勢,深化文化和旅遊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文化和旅遊消費質量水平,不斷激發文化旅遊消費潛力,以高質量文化和旅遊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旅遊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戛然而止。目前疫情已經蔓延至全球,拐點遠未到來,何時結束仍不得而知。而旅遊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既有近慮又有遠憂的嚴峻局面。

4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組織編撰的2020年《旅遊綠皮書》發佈,書中指出,這次疫情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遊業遭受範圍最廣、程度最深、影響最大的一次衝擊。

疫情下中國旅遊業的近慮與遠憂!

從短期影響看,報告指出,在謹慎預測的情境下,2020年旅遊總人次的預測值為39.41億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34.97%;旅遊總收入的預測值為39228.8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83%。全國景區收入損失將達到去年80%以上。

由於旅遊市場具有周期性、季節性特徵,重要節假日作為關鍵節點,對於短期旅遊市場是否得以復甦,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但我認為,疫情給人們所帶來的心理恐慌,遠大於其實際的危害作用。人們不會冒著生命危險而出去旅遊。

因此,短期看不宜對市場需求反彈抱有過高期望,預計今年至少將有一半時間旅遊業將會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國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消費國和重要的入境旅遊目的地國,而旅遊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是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

2018年我國旅遊業直接就業2826萬人,旅遊業直接和間接就業7991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9%。疫情下,旅遊業是“穩就業”壓力。

疫情下中國旅遊業的近慮與遠憂!

最大的行業之一

而與旅遊業相關的上下游產業如,航空、酒店、餐飲、民宿、旅遊購物、大巴、出租車等行業中的眾多從業人員的就業和收入狀況也將受到很大影響。

從長期影響看,目前疫情發展尚未明朗化,至少在疫苗研發成功和上市之前,疫情是不可能得到完全控制的。許多疾病專家和研究報告指出,防疫工作將會常態化。這意味著:旅遊業今年下半年和明年都不可能回到疫情前的正常狀態,由此將會導致:

1、入境旅遊和出境旅遊的市場形勢將會變得更加嚴峻,全球旅遊業將不可能完全恢復。從供給端分析,由於行業不景氣,一些旅遊公司、旅行社,會裁減人員甚至破產倒閉。航空公司也會大幅消減往返各旅遊熱點城市和景點的航班。行業將會重新洗牌,把市場留給更有實力的公司。

從需求端分析,出於對疫情的恐懼,許多人會盡量減少外出的機會,還有一部分人,由於收入低,也無法出去旅遊消費。最後只剩下一部分有錢和膽大的遊客出去旅遊,數量肯定不會太多。

2、防疫將成為人們的日常習慣,並對旅遊業產生一系列影響。由於人們將疫情防護作為日常習慣,必然會對旅遊業產生相關影響。如,為了防疫需要,航班不能滿員,人與人之間必須空出一個座位,航空用餐也需分區、分片、進行。航班班次、旅遊大巴等交通工具,熱門景點要限流分批,

出於防護需要,由於人與人之間必須保持一定距離,過去景區內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局面將不復存在,而旅遊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好不容易使行業從單純的觀光模式,升級到了更有參與感,更有融入感的體驗模式。但疫情的出現將會使旅遊業“一夜回到解放前”。

遊客們只能減少互動,儘量遠觀。出於對感染風險的恐懼,景點附近居民對於遊客客流的擔憂也會使遊客的“旅遊體驗”大打折扣。

私人交通工具的自駕遊,短途旅遊將會得到較好的發展,由於旅遊週期短,甚至當天返回,就會大大減少感染風險。

3、旅遊業中存在大量非傳統就業崗位和非全日制、臨時性、自由職業、平臺型就業和彈性工作等就業形式,這也充分體現出旅遊業在解決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這部分人群也面臨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一旦大批失業將會影響社會穩定。

疫情下中國旅遊業的近慮與遠憂!

綜上所述,疫情對於旅遊業造成的衝擊,既有近憂又有遠慮,可謂困難重重。今年將是全球旅遊業最為艱難的一年。面對旅遊業目前所處的困境,各級地方政府應該從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

通過設立旅遊業振興基金、財政專項撥款、金融貼息專項貸款等各種方式加大對於旅遊業扶持力度。特別應當將重點放在扶持小微企業上。

雖然當前旅遊業面臨諸多困難,但基於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旅遊消費市場,有著世界最多的旅遊消費人群。只要採取積極穩妥地應對政策,適時引導,創新思路,相信我國的旅遊業一定能順利地渡過難關,儘快走出低谷,再現中國旅遊往日的輝煌。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商務合作—《研學旅行聯盟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