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最新规则详谈“带球走”,“4步”上篮的合法性

利用最新规则详谈“带球走”,“4步”上篮的合法性

走步是一个比较难判断的违例,特别是在临场执裁过程,其中会有诸多的因素来阻扰你观察持球队员的脚步移动。因此对于走步的准确判断尤为需要裁判员对走步规则的深入理解。

阿里在这篇文章中会详细讲解走步的常见情况,以便让篮球爱好者和裁判员们能够理解走步的细则。

走步在书面上的表达为“带球走”,其定义为:队员持有活球时,一脚或双脚的运动超出了规则的限定,那就是为非法的带球走违例。

  1. 中枢脚合法旋转:持有活球的队员用一只脚(中枢脚)始终接触地面中的一个点,而另一只脚向任一方向踏出多次的合法运动是旋转。


利用最新规则详谈“带球走”,“4步”上篮的合法性

规定

如何确立接住活球的队员的中枢脚:接住活球时,队员是双脚站立在地面上

1.一只脚抬起瞬间,另一只脚即为中枢脚。

2.开始运球时,球离手前,中枢脚不得离开地面。

3.可以跳起中枢脚传球或投篮,但是在球未离手前,任何一只脚不得落回地面。这一条款就涉及到了现在网上关于谈论soma步合法性的问题了。其实在这一规则的描述下,真正的soma并不违例,并没有发生走步。此规则是在2017年时才出现。因此在2017年就有一位叫做soma的虎扑大神将踏出的一步变为跳步(下面会讲到变跳步为何合法),迷惑了许多的球迷,但严格意义上讲这又是合法的动作。当然前提是在球未离手前,任何一只脚不得落回地面。而现在网上又有了一些较新颖的动作,那就是在转身之后再接soma步。转身之后的再接soma步,要怎么看其是否违例呢?这就涉及到(1)条款中所说的,确立中枢脚。只要我们确立了队员转身时的中枢脚是正确的,那这对之后的判断就比较容易。中枢脚用错了,那就是走步。

进一步判断何为中枢脚:队员在移动中和结束运球时拿球,他可走2步完成停步、传球或投篮

规则里面的描述过于抽象,因此阿里就总结归纳了一下:

两个基本点:1.获得控制球,一只脚或两只脚同时触及地面,此为第1步。2.第1步后,可再跨出1步,此为第2步。

那何为走两步呢?看视频!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分清哪只脚是中轴脚,一般情况下是先着地的那只脚为中中轴脚,但是要注意看清其是属于第1步就停住了,还是属于2步才停住。如果是第1步就停住,那他可以用任何一只脚作为中轴脚,如果是第2步才停住,那就只能是用踏第1步的脚做中轴脚。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第2步是属于双脚同时落地,那就不能再踏步旋转,只能是投篮或传球(此种情况一般是在运球结束时)。

值得注意的是,队员不管怎么走这两步,始终有一个点是不能做的,那就是他不能用同一只脚或双脚连续触地行进。讲简单点就是,单脚或双脚不能连续接触两次地面,一跳一跳的行进。

带球走的判罚比较难拿捏,特别是在高速行进时,裁判就更难以观察到队员的脚步。最重要的是,周边的观众也是会影响到裁判员的判断。

在2017年以后,一些新的篮球规则对于传统的篮球爱好者来说难以接受,因为这让以前的走步变为了合法。哎呀,讲了点废话,带球走规则还有一点呢。

跌倒、躺在地上或坐在地面的队员

  1. 队员跌倒于地并在地上滑行,或躺或坐在地上时获得控制球,这是合法的。
  2. 如果随后队员持球滚动或站起来,那就是违例。

上面两点就不用过多讲解了,因为阿里相信很多人都理解这个规则。


获取视频信息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