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差点淹死在文字的江湖里

小女子差点淹死在文字的江湖里

山深处有位好奇的小女孩,少爱看书,迷上山外多彩的世界,不想成为坐井观天的青蛙,而要学习那只励志坚持下超过兔子的小乌龟,所以一直努力的爬呀爬,爬上了山岗,爬出了山沟,爬离了贫瘠的乡土,爬到了繁华的都市。

在城市里继续滚爬。多年后,稚气青嫩的乡下小女孩,挣得了一件老成深灰的城市外衣,却挣不脱书生意气的乡女本性,工作俗事之余,总喜欢安静的呆在自己的小窝里与世无争。于名利圏外缩于文字的天地里,小女子时不时的舞文弄墨一下,在自己的QQ空间里发表一些无处可诉的零散文字,一些小感想,一些小快乐,一些小情绪,倒也收获了零星的赞叹和欢喜,极大的慰偿了小女子孤独的异乡情绪,极暖的慰藉了小女子冷清的精神家园。

小女子差点淹死在文字的江湖里

若不是某一日,小女子一同乡振聋发聩的鼓动,小女子应该一直很知足的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里继续浑浑噩噩下去,间或爬罗一点遗落大街小巷的凡人感悟,偶尔摘取一些结缔名山大川的震憾赞叹。可同乡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如今天下文坛已然群分,纸媒独霸不再,网媒群雄争起,尤喜“公众号”诸侯林立,网罗天下草根,“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你也可以凭一已之薄才,或可去一两侯门下谋得立锥之地,还可以结交海内英才,岂不快哉。豪迈万千的想象重新激活小女子的好奇天性,激情振奋的肯定铿锵鼓舞了小女子的文采信心,小女子收拾了几篇干货揣上,拜贴遍谒公众号诸侯,

小女子没想到,一入号门深似海,浪涛深急兼风起,一浪紧接一浪来,一浪更比一浪高,才疏学浅底气虚,海水呛得一口接一口,自此号里受挫始,几度沉浮卑心起。


小女子差点淹死在文字的江湖里

第一浪“投名状”,小女子翻了几个跟头后,才领悟到拜贴不是可以乱投一气的:各诸侯自有各家的喜好、各门的规矩,有的门槛很高,有的门槛较低。有注重乡土的,有注重情感的,有纯文学的,有荟萃百家的,有的兼容并蓄,有的则小众情怀。并不是你喜欢的就入得了别人的法眼,你以为的标准就是别人的选择,你的拜贴可能石沉大海,你的拜谒可能被拒之门外。

第二浪“阅读量”,小女子几回差点淹死。进入“号门”才发现文圈里也时行流量谓之“阅读量”。才知道原来几十个阅读量根本就不算阅读,高人以千计,更有万计及十万以上的,廖若晨星的赞叹不值一提,高人振臂一呼,应者如云,誉声如潮。小女子气馁而自怜,开始小女子尚且努力自我安慰:“曲高和寡”嘛,纯文学的文字嘛,纯文学的杂志都倒闭多少了?但不久小女子发现曲高未必全都和寡,有高人的文章叫好又叫座,有阅读量高的文字水平也同样让小女子相形见绌,自惭形愧。

第三浪“才情”, 小女子如愿见识了诸侯门客,虽无三千,倒也上千,但才情信心却也同时被无情的碾压至破碎支离。小女子自以为也会些游水的基本技能,可是一下文海,才知昔日混迹于小溪里的毫末技艺岂可同日而语,小女子还在奋力笨拙的划拉之际,密密麻麻的“过海之鲫”倏忽远去,只留下雪白的浪花飞溅入眼,偶尔还有大鳄如椽驶过,身后搅起的水涡差点陷小女子万劫不复,甚或还见北冥之鲲化而为鹏,怒而飞之际,小女子慕搭其“垂天之云”翅膀,遨游天地间,荡胸生层云,飞得高了,看的远了,却在空中噤若寒蝉不敢说话,只怕一开口就会摔死。


小女子差点淹死在文字的江湖里

小女子在否定的浪潮中一度试图努力学习技能,却是东施效颦、龟学鱼行,文采不见长,惹了一些坏习气,习惯文字灌水,纵然有长篇累牍之累,习惯引经据典,哪怕现生搬硬套之嫌,关注阅读量数字久不释怀,为之惭为之愧,为之焦虑为之汗颜。

拜谒诸侯后,小女子差点得抑郁症了,看见自己写的文字就沮丧觉得生无可恋。小女子甚至想封笔了,要人气没人气,要才情没才情,找不到再写下去的理由和动力。韩愈进学受挫,以孟子、荀子作为榜样的力量,小女子渺小如草芥,岂可望其项背,自是无以名人自勉之可能。

但这一日,绝望的小女子看到一篇文章:“写作是阅读的延伸”,似是专为小女子这等草根准备的精神食粮。小女子突然醒悟了,草根的写字为文原本就是随性而写,原并不是作为拜贴之用,而寻得公众号诸侯之门的初心,原本也只是为了认证自己的文字水平是否得到认可,是为了同声相和、增加学习机会而已。比你有才的更比你勤耕,比你博学的更比你好学,这原本不就是你应该要寻找的见识吗?

痛定思痛的小女子明白了,鱼是鱼,龟是龟,龟不能成为鱼,但也可以成为更智慧独立的龟。小女子似乎回归到最初的小女子,又似乎不是最初的小女子了,拾掇一下号海沉浮的心情,小女子写成一篇“公众号受挫记”志以记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