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一、美軍雙航母擺脫疫情,滿載160架戰機殺向亞太:頭號目標並非俄軍




美國軍方正在一步步走出由新冠病毒引發的危機,雖然軍內感染人數已逼近3000,但卻迎來兩艘核動力航母擺脫疫情“滿血復活”的重大利好。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USNI)新聞網4月21日報道,原本應該在亞太地區巡航至6月份的羅斯福號航母意外“中招”,迫使美國海軍大大加快了尼米茲號和里根號航母重返太平洋的進程。目前,尼米茲號已結束針對疫情的14天隔離期,里根號此前確診的水兵從未在艦上待過,替換人員已到位。兩艘“恢復乾淨”的全尺寸航母(意指確認沒有新冠病毒)共滿載約160架艦載戰機殺向亞太執行戰鬥部署任務,在結束航母“空白期”的同時,也替換已“人困馬乏”的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返回日本基地休整。

報道稱,美國海軍原計劃讓羅斯福號航母在西太平洋一直逗留到里根號出海部署,兩者組成雙航母打擊群搞“自由巡航”。現在,尼米茲號航母將頂替羅斯福號的角色。美國太平洋艦隊官員稱,尼米茲號雖然被迫提前一個月進入部署週期,但艦員和艦載機飛行員以超常速度完成了戰備等級轉換、防止疫情的出海前隔離等工作,預計三四周後就能抵達西太平洋展開巡航。在這一過程中,艦員、水兵和艦載機飛行員正好可以完成部署前的海上訓練認證,以確保抵達任務區後就能立刻進入實戰狀態。據悉,尼米茲號已於去年冬天在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完成例行維護,因此至少可在太平洋戰區部署到今年年末。


因此,里根號航母現在不僅是一艘“乾淨”航母,更擁有比未改裝航母更高的聯合作戰效率。配屬該航母的第五艦載機聯隊已分別在日本巖國、厚木基地完成了隔離和恢復訓練,戰機總數量也在80架左右。里根號與尼米茲號在西太平洋會合後,美國海軍自2018年以來針對“競爭大國”實行的“艦隊優化反應部署模式”(O-FRP)又將恢復到疫情爆發之前的水平。美海軍官員對USNI新聞網表示,軍方急於在羅斯福號被隔離於關島後,以最快速度派遣新的雙航母打擊群殺向亞太,是因為美軍在地區內的“頭號目標”已非俄軍。在美國海軍看來,對既沒有航母也缺乏現代化大型水面戰艦的俄羅斯海軍,不能再看作同一級別的“對手”。

此外,里根號與尼米茲號的任務會各有側重點,里根號會完全專注於太平洋,尼米茲號則同時兼顧印度洋和中東方向。在阿曼灣部署的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幾個月後就需要輪換休整,如果屆時疫情還沒過去的話,尼米茲號可能會趕往中東接替它的位置。屆時,尼米茲號可能還需要不時航行到地中海部署,因此其未來幾個月的任務強度會非常大!亞太和中東始終是美國最關注的海外熱點地區,因為分別有被華盛頓視為全球和地區的“頭號對手”。



二、美國對於病毒的隱藏真是天衣無縫,但終有曝光那天,看完這個消息,看特朗普還如何表演。

新冠病毒被稱為人類歷史上影響最嚴重的傳染病毒,他的傳染性極強,而且致死率現在也不斷在飆升,最重要的是它的基因變異讓人們有些摸不到頭緒,因此現在新冠病毒造成了全球超過252萬人感染,有18萬人死亡,作為疫情最嚴重的美國現在已經超過82萬人確診,有5萬人死亡,如果論醫療能力美國一定會在我們之上,但美國以經濟為中心的策略正好讓病毒鑽了空子,讓傳染率一路高歌的傳染這每一個有危險的美國人,那麼美國人感染最多,我們是不是有理由懷疑病毒來自美國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特意調查處出2019年美國對外宣稱的一種病毒“電子煙肺炎”,這個病毒是馬里蘭州德里特里克堡的生物研究實驗室病毒發生洩漏所流傳在美國的一種病毒,第一時間美國政府關閉了實驗室,但病毒依然沒有擋住傳染,可問題是美國疾控中心(CDC)沒有公佈任何關於電子煙肺炎的數據,更讓人懷疑的是,在不到2周的時間,網絡上關於電子煙肺炎病毒的所有相關信息都被刪除,直至一場國會開會,在媒體的追問下,美國疾控中心才說出這個病毒的洩露問題,但數據和詳細信息始終沒有披露,這是不是美國在 隱瞞什麼呢?


據美國一家病毒研究所的專家介紹,在美國疫情爆發的初期,他們就對這個電子煙肺炎患者進行研究,同時也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研究,奇怪的發現電子煙肺炎的CT圖像和新冠肺炎的CT圖像非常相似,難道這是巧合麼?而這種種跡象讓我們有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病毒會發生在武漢,為什麼軍運會後剛好出現病毒,為什麼又恰巧在華南海鮮城附近,最重要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之後美軍能夠登陸的軍艦還會出現新冠病毒,相信這些特朗普就算在能演,也演不出事實來。

電子煙肺炎事件對於美國來說一定是有很多秘密沒有公佈於世,而美國的解釋一直都是電子煙肺炎能夠引起死亡是因為煙體本身有毒,但為什麼要銷燬電子煙病毒的所有數據,而不進行公佈,而為什麼電子煙肺炎和新冠肺炎的CT圖像如此相像呢?事實面前,美國該如何做解釋呢?我們期待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