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批判》:鲁迅唯一批阅过的批判鲁迅的绝响

01

1935年,有一个25岁的青年,写了一本批判鲁迅的书,书名就简单粗暴地叫《鲁迅批判》。

书写完之后,他还给鲁迅写信,并把书稿寄给鲁迅看。鲁迅亲自看过这个青年的稿件,并订正其中著作的详细日期,然后给他写了回信,还赠送一张近照用以当书的内页及封面。

这个青年就是当时的清华学生,后来的清华教授李长之。

《鲁迅批判》:鲁迅唯一批阅过的批判鲁迅的绝响

李长之

这个初生牛犊一般的青年,在1910年10月30日出生于山东利津县庄科村。当时家人并未感到这个孩子的不凡之处。直到19年后,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这时候,像当时的芊芊学子一样,他开始激扬文字,挥斥方遒。在文字中,人们开始见到他天才的一面。

鲁迅并不是他第一个评论、分析的名人。是的,他说:“批判其实就是分析评论的意思。”他第一个评论分析的名人是国父孙中山。他在北大学习期间,他发表了散文作品《所认识的孙中山》,此后,他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1931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然而生物学科并不能承载他的文艺细胞;两年后,他转入哲学系,跟随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冯友兰等大师学习。

学习的同时,他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在编委会的过程中,他的文艺细胞日益增长,遍布全身,这蓬勃发展的文艺使得他在1934年后,开始创办主编《清华周刊》文艺栏、《文学评论》双月刊和《益世报》副刊。

1935年的某一个瞬间,25岁的他突然灵光乍现,心念一动,想写一本关于鲁迅的书。这有点像《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这样就动起手来。

作家之所以为作家,大概是因为行动力比一般人强很多的缘故。心动就开始行动,他向别人借来鲁迅的书籍,翻阅了书籍以后,他就开始动笔了。1936年1月,《鲁迅批判》出版。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

从清华任教开始,他辗转于各大高校之间。他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的教职。

1940年他任教育部研究员,后因其出色的文学功底,1944年被委于重任,主编《时与潮》副刊。1945年,因公需要,他任国立编译馆编审。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着编译馆由重庆北碚迁南京,到南京后,他又做回老本行——主编《和平日报》副刊。

1946年10月,经历了战火纷飞后,他回到了最初的教育行业,到北京师范大学任副教授。

在繁忙的工作中,他对文学创造一丝没有松懈,先后著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等。

1949年建国后,依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授的李长之,相继著有《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

02

《鲁迅批判》这一书,是他所有著作里面最薄的书籍——不足十万字;但是分量却是最重的。这是他的成名著,是鲁迅研究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专著,是惟一经过鲁迅披阅的批评鲁迅的专著,也是迄今在研究鲁迅的学术领域中引文率最高的专著。

《鲁迅批判》:鲁迅唯一批阅过的批判鲁迅的绝响

《鲁迅批判》第一版

这部专著,更是承载了他后半生的屈辱、打压、苦难和血泪。他曾说过:“我为《鲁迅批判》遭了一辈子的罪......”这是实情。与他一生坎坷相伴的,就是《鲁迅批判》了。

书籍出版后,在国内还未流行起来,却被日本先行注意研究去了;在国民党还在大陆时期,《鲁迅批判》被视为左派读物,在文化市场上被排斥;战争爆发后,它被日军列入第一批禁书名单,被查封,不予流通;新中国成立后,在还未稳定的时代,它被认为是“某一时间,某一地区,某一部分人”的观点。

1957年,李长之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它更成为黑书被封存于图书馆。“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当作“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遭受迫害,工宣队队员指着李长之的鼻子说:“是你写的《鲁迅批判》么?鲁迅是可以批判的么?就冲着批判二字,你就罪该万死!”

文学批评原本时件见仁见智的事,但在当时的氛围中,变成了一件离经叛道的事,作者因而被不公地迫害,这是李长之的不幸,更是《鲁迅批判》的不幸。

《鲁迅批判》和它的作者李长之就这样一起历经坎坷。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文艺界春天“百花齐放”的到来,《鲁迅批判》才渐渐抹去尘封,得以再次面世。

《鲁迅批判》出版40年后,1976年,有出版社找李长之商议《鲁迅批判》的重印事宜。这对于李长之而言,是历经冬日后的特殊温暖。但当出版社提议将书名中的“批判”二字更改为“分析”或者“评论”等字眼时,李长之断然拒绝,他不无苍凉地说:“批判其实就是分析评论的意思。我为《鲁迅批判》遭了一辈子的罪,不改!不出,也罢。”

两年后,这个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的智慧老人长眠于北京,享年68岁。

03

放眼李长之的所有书籍,《鲁迅批判》并不是他的成熟作品。李长之自己也不是很满意这部作品,曾说过要重写一部《鲁迅再批判》来加以完善。与他其他的作品相比较的话,更是不能相提并论。他后来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都比《鲁迅批判》更为成熟、凝练、深刻。

从现实角度出发,李长之当时正值25岁,还是清华在校生。资料采集不全,理论积累不够,观点不全面等都造成了《鲁迅批判》不成熟。

但为什么这本不成熟,且作者并不满意的书籍,在大半个世纪的鲁迅研究史上,一直有众多拥护者;不断地再版,依然拥有众多读者呢?

这就是《鲁迅批判》的独特魅力了,这独特魅力掩盖了它成书于一个25岁青年的手中,掩盖了它不成熟的文意阐述。使它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可抹杀的价值。

这本书到2019年的今天,已经历经了84年的光阴洗礼。但今天读来,并不感到过时,它的观点、见地、机智、敏锐,穿透了时空的障碍,给人以带来醍醐灌顶和丰富启迪。

04

这些醍醐灌顶和丰富启迪都来自于因为李长之正确的批判态度,和无畏无惧的批判精神,以及他对鲁迅特殊的情感。这些综合起来,造就了李长之写的《鲁迅批判》的不可替代性。

《鲁迅批判》:鲁迅唯一批阅过的批判鲁迅的绝响

《鲁迅批判》第三版(民国32年成都)

文学批评常常具有时代性,每个时空的读者,因为历史、文化等原因会形成不同的解读。在鲁迅批判史的长河中,李长之代表的是鲁迅同时代的文化特色与精神。他与鲁迅经历过同样的事,因此,鲁迅所写的东西,他具有最切身的感受,这是后来人无论如何都追赶不上的。

最可贵的是,李长之站在辩证统一的立场上看待鲁迅,把他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待,而不是一个文学家,一个文化巨匠来看待。他始终保持着批评家最可贵的傲然风骨,不因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巨将而奴颜媚色,卑躬屈膝,刻意讨好;也不带私人感情故意贬低,刻意抹黑。他对鲁迅的评判,是客观的,全面的。

他敢于说明鲁迅在情感上是病态的,偏颇的,有严重的倾向性。他说鲁迅的性格成分中,有枯燥,荒凉,黑暗,脆弱,多疑,善怒,但同时不否认鲁迅是一个永久的诗人和一个时代的战士。

他从著作量比和情感中,分析出鲁迅更善于写杂感而不善于写长篇小说。因为写小说更要客观一些,要把各色各样的人写进去,又要站在旁观者的态度上。长于写小说的人,往往在社会上是十分活动,十分圆通的人,但是鲁迅不是这样的人,他稍有不适,就愤然而起或者离开躲起来,这些都不是一个小说家的风度。所以鲁迅可以是一个诗人,是一个杂感家,但不是一个小说家。

他从鲁迅的著作分析出,鲁迅写的农村题材好过城市题材。并且找到了一部分原因,一是因为鲁迅童年生长在农村,对于农村有最切身的感受。而后家道中落,经历人世冷暖。而性格又多疑,脆弱,善怒,这些都使得他写起农村题材来,更能发挥农村荒凉,寂寞的哀感。他的性格不断感染他自己,使他自己写得好,也使读者更容易受感染。

且他对鲁迅的作品中的人物有特殊的感受,他说阿Q是说鲁迅最关切,最不放心,最为焦灼的人物,是鲁迅爱着的人物

别人给阿Q以奚落与荒凉,给阿Q以精神上的刺痛和创伤。但是,鲁迅是爱抚着他的,虽然远远的;别人给阿Q以疏离,可是鲁迅希望阿Q躺在自己的怀里。

这都是以往或是现在读者所不能发现的,大家都认为阿Q代表的是鲁迅的批判和讽刺,是鲁迅投向现实社会的利剑。从未有人察觉到鲁迅是爱着阿Q的,所以,从这些不一样的敏锐的切身的观点,都是李长之的《鲁迅批判》带给人们的启迪。

而这些切身的敏锐的观点,都是得益于李长之和鲁迅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也经历过五四运动。李长之比鲁迅小29岁,五四运动爆发时他刚9岁。当时在读小学的他,已经开始阅读鲁迅的作品,对于陈独秀,胡适等并不陌生。上中学的时候,13岁他就开始读鲁迅的《呐喊》。

李长之自己也说过,当时青年受鲁迅的影响实在是深。他说他自己受影响大的,一个是荆轲,一个是歌德,还有一个就是鲁迅,他敬佩鲁迅“

对人对事不妥协,不知不觉就把他们的意见变成了自己的意见。”

在《鲁迅批判》初版后记中,他曾说他的思想和文字上,有时也有意无意间有着鲁迅的影子。

他说:“鲁迅的精神永远反抗着,使他对于青年永远同情着,又过分原宥着,这也就是他获得青年的爱戴的根由,在生活上我们有时麻木或者妥协,拯救了我们的就是鲁迅的那支笔。”

他对于鲁迅是尊敬和爱戴的,因此看得更加真切。

从《鲁迅批判》中,你可以看到最正确的对待,最精辟的分析,最真挚的情感。这是一个批评家最端正的态度,饱含了他不屈不挠的傲骨,义无反顾的无所屈服的精神。即使他因为这一本书受了无数的罪,但他依然从未后悔写下这本书,对于所到来的一切,他坦然受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