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板閘鎮是與清江、河下並列的淮安三大鎮之一,臨河市廛密佈


明清時板閘鎮是與清江、河下並列的淮安三大鎮之一,臨河市廛密佈

明永樂十三年,平江伯、漕運總兵官陳瑄修疏清江浦成,設移風、清江、福興、新莊四閘。永樂十四年(1416)增建板閘,因創制簡陋,初以木板為閘,故稱板閘。一年後改建為石閘,但板閘的名稱一直保留了下來。板閘西北三里許即移風閘,兩閘相距很近,板閘又被稱為上移風閘,原移風閘稱為下移風閘,板閘亦由移風閘官兼管。

宣德四年(1429),於南京至北京沿河客商輳集之處設立七處鈔關,令往來船隻交納船料鈔,以推行鈔法。其中淮安鈔關設置於板閘,方便攔船收稅。成化元年(1465)規定錢、鈔均為本色,弘治六年(1493)又定鈔關稅折收銀兩,但鈔關之名未變。清康熙九年(1670),工部清江廠、戶部淮安倉稅務歸併入淮安關。雍正時,宿遷關、江海關廟灣口亦相繼歸併入淮關。淮安鈔關歸戶部管理,多用主事,正六品,明正統以前還曾設有監收船鈔御史。

清康熙末年,曾將淮安關稅歸併總河衙門管理,以便河工用款。清雍正初,自內務府總管年希堯任淮安關監督並代管景德鎮御窯廠後,淮關監督皆用內務府司員,並有專摺奏事之權。其時淮安關稅收常居全國前三位,乾隆時年收稅達五六十萬兩,佔國庫收入的1%強。後因海運興起,淮安關稅收大減,光緒三十一年(1905)起,淮安關監督改由兩江總督奏派。民國20年(1931)取消內地關卡,板閘榷關裁撤。

板閘附近因淮安關的設置而興盛,形成板閘鎮。明清時板閘鎮是與清江、河下並列的淮安三大鎮之一,“臨河市廛密佈,河南北居民數千家,關署鎮坐於北。而東街、南街、前後西街,鋪戶紛紜,人語雜沓。賴關務以資生者,幾居其半。”

明萬曆十六年(1588),因黃河泥沙內侵,過閘艱難,於板閘等五閘旁各開月河一道,以便漕輓。明崇禎年間,正河河道淤塞,板閘廢棄不用,過關船舶改走月河。談遷《北遊錄》:清順治十年(1653),自淮安西門“凡行十五里,抵板閘。閘廢,前二十年,舟內轉裡許,經榷部公署而後出,今移河直達,榷部放舟,出公署數百武,駐河上之水心亭。榷署前石橋並廢。今猶曰板閘,非故道也。”

今淮安鈔關尚存碼頭、駁岸、旗杆等物,沿運河分佈,長達400米,為淮安市級文保單位。2006年,淮安鈔關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公佈為大運河江蘇淮安段16個重要節點之一。2008年,復建了淮安鈔關的關樓、牌坊、碼頭等相關建築。古板閘鎮地方現為淮安生態新城的中心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2014年10月,在板閘風情街開發項目工地上,湮廢300餘年的板閘重現人世。閘底樁基上鋪設了一層木板(其中部分已因水流沖刷剝落),而非一般閘座所用的底石,說明當時石料缺乏,與板閘的名稱相印證。閘座雁翅以外有河道護岸木樁連接出的舊清江浦(裡運河)河形。該明代古閘已作為運河遺產點妥善保護,正在申報文保單位。(□撰稿:季祥猛 杜 濤;審稿:李 倩 範成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