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的看病?这是门技术活

看到标题,估计大家犯嘀咕,看病还分科学的看病,非科学的看病,看病不就是不舒服了,去医院看医生吗?

如何科学的看病?这是门技术活

嘿,到底是不是这么简单呢,如果说看病的本质的话:确实就是不舒服了就去看看医生,但咱今天要讲的是科学看病,这个其中还是有诸多门道的。

科学,科学解释科学

什么叫科学,来自百科的经典解释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听起来是不是文绉绉且挺难理解的,翻译成大白话的意思就是对于客观事物的知识性解读,而这部分知识必须具备客观性,可反复验证且还有预测性。就比方说:一年有四季,四季之后还有轮回,你看这就是科学知识,一年有四季,总结了季节的规律,四季之后还有轮回,不仅得到了验证,还有预测了后面的四季更迭。这,就是科学!

如何科学的看病?这是门技术活

四季轮回

那什么是非科学呢,简单来说,不满足科学的要求呗,比方说:这个世界上有鬼,这件事就不满足科学性,因为这件事首先没法证实,也无法被预测,这就是非科学。

好的,前面绕了一大圈,想告诉大家的是:科学,有一定要求!

看病,一次惊心动魄的科学实践过程

而在回到看病这件事上,看病是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实践呢?

我们先还原一下典型的看病过程:某一天,妻子在厨房准备早餐,而长期加班患有高血压的丈夫像往常一样去卫生间进行五谷轮回之活动,可是,妻子把早餐已经端在了餐桌上,仍不见丈夫出洗手间,于是喊了几声,没有应声,妻子赶紧推开了门发现丈夫倒在了卫生间里,妻子赶紧拨通了本地的120急救电话,说明了地址和发病情况,不一会急救车出现在了楼下,丈夫被急救员抬上了担架,上了救护车,妻子和他们一起驶向了医院急诊科。这个故事呢,就是一个典型的急诊看病过程。

如何科学的看病?这是门技术活

晕倒

让我们用抽象解读一下这个过程:出现异常情况→然后紧急通知120急诊转运→之后急诊科抢救→分诊以及后续的复杂治疗。

然后再让我们用伟大的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抽象一下:异常表象→判断决策→专业人士解决问题。发现了没,简简单单的生活场景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学问。

如何科学的看病?这是门技术活

如何科学的看病,这是一门学问

看病,是一门科学,这毋庸置疑,那么,如何做到科学的看病呢?

因为看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一次篇幅怕大家消化不了,所以就先按照发病,看病,治病和后续来给大家分别解读。

首先谈谈发病这事,实际上就挺复杂的,尤其是搞清楚患者如何发病这件事对医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为什么呢,首先事有轻重缓急,而发病也一样,是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是症状轻,还是重,都要搞清楚。

第二,发病的部位在哪里,是肚子痛,还是头痛,是腿酸,还是眼睛看不清,这决定了你需要看什么科。

第三,发病前有没有喝酒,有没有聚餐,有没有不同于平常的食物,药物或者其他,这会给是不是诱因或者病因,指出一定的方向,比方说一个小朋友出现了呕吐腹泻的情况,而很快医院接纳了同样呕吐腹泻的小朋友,经过调查发现食堂采购了一批清洗不严格而又出现变质的鱼虾,导致了集体的胃肠炎事件。

第四,之前有没有什么基础病,比方说高血压,糖尿病,便秘,心脏病,这些可能跟本次发病的情况有关联,比方说前文所提到的有高血压的丈夫上厕所时突然倒地,很可能的情况是排便时血压突然增高,引起了脑出血的情况,这些基础信息会给患者的诊断带来非常大的参考作用。

第五,发病之后,是如何变化的,有没有意识,服药后加重了还是减轻了,怎么疼的等情况都要记录。

实际上,一个患者的发病往往是很复杂的情况,伴随着很多有意义的医学诊断信息在其中,普通的患者或者家属是很难记录每一项发病相关信息的。

如何科学的看病?这是门技术活

太难了

对于我们来说,比较可取的地方是,首先要有识别异常情况的意识,比方说:痛了,痒了,身上摸到肿块了等等情况。

其次,要记忆这些异常情况的一些伴随情况,主要包括我们讲的什么时间,谁谁谁,哪个部位出现了什么问题,是突然,还是缓慢,有没有基础病,有没有不同于平常的一些伴随征象。

第三,可以听听一些科普讲座和阅读一些医学常识,建立一些基本的疾病或者异常情况的知识库,帮助我们识别一些常见的异常征象。

人,在疾病面前是平等的,但是,当你有了更多的科学的看病和健康知识和意识,可能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却是大不相同的!

所以,科学看病第一步,发病时要做个有心人,尽早和准确的识别它,才能对于后续的看病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

好了,今天先讲讲科学看病的第一步——发病。

后续我将为大家继续剖析如何科学看病的第二步,第三步以及第N步。

如何科学的看病?这是门技术活

记住,你的求知和经验的一小步,可能会是自己和家庭健康的一大步!


如何科学的看病?这是门技术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