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留不住人才,你拿什麼跟別人競爭,別再用底薪+提成了!

“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呼喚炮火!”大象一般的華為為什麼像猴子一樣靈活?任正非內部講話洩露了天機!

任正非,留不住人才,你拿什麼跟別人競爭,別再用底薪+提成了!

誰來呼喚炮火,應該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而現在我們恰好是反過來的。機關不了解前線,但擁有太多的權力與資源,為了控制運營的風險,自然而然的設置了許多流程控制點,而且不願意授權。過多的流程控制點,會降低運行效率,增加運作成本,滋生了官僚主義及教條主義。當然,因內控需要而設置合理的流程控制點是必須的。

去年公司提出將指揮所(執行及部分決策)放到聽得到炮響的地方去,已經有了變化,雖然邁出可喜的一步,但還不夠。北非地區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就是把決策權根據授權規則授給一線團隊,後方起保障作用。這樣,我們的流程梳理和優化就要倒過來做,就是以需求確定目的,以目的驅使保證,一切為前線著想,共同努力控制有效流程點的設置。從而精簡不必要的流程,精簡不必要的人員,提高運行效率,為生存下去打好基礎。

基層作戰單元在授權範圍內,有權力直接呼喚炮火(指在項目上,以毛利及現金流進行授權,在授權範圍內直接指揮炮火),當然炮火也是有成本的,誰呼喚了炮火,誰就要承擔呼喚的責任和炮火的成本。後方變成系統支持力量,必須及時、有效地提供支持與服務,以及分析監控。公司機關不要輕言總部,機關不代表總部,更不代表公司,機關是後方,必須對前方支持與服務,不能頤氣頗指,不能有老爺作風。

任正非,留不住人才,你拿什麼跟別人競爭,別再用底薪+提成了!

感悟:市場競爭,唯快不破。華為作為一個大象級公司,為什麼能夠像猴子一樣靈活,就在於其指揮前移的決策機制。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前方作戰人員最瞭解敵我態勢,直接呼叫炮火支援,有利於捕捉戰機,提高戰場勝算。前方需要資源和配合時,很多公司的做法卻是:流程繁瑣,層層審批,強調監督,缺乏服務,最後的結果是信息失真,效率衰減,錯失良機,被動挨打!

任正非,留不住人才,你拿什麼跟別人競爭,別再用底薪+提成了!

留不住人才,你拿什麼跟別人競爭!“商界首席華佗”嚴介和的留人觀,見解太高了。看後只有兩個字:收藏!

一說起留住人才,很多人都說得頭頭是道,又是馬斯洛,又是歸屬感;一會是外國管理大師,一會是中國國學智慧。其實,說來說去,留人的核心就是留人心。人心抓不住,人才就留不住。

有“財富黑馬”之稱的太平洋建設集團總裁嚴介和曾經說:“如何留住人?在我這裡,理順為三個層面。基層,待遇留人;中層,情感留人;高層,事業留人。”

任正非,留不住人才,你拿什麼跟別人競爭,別再用底薪+提成了!

思考:業務員不要隨便加底薪或提成?

1、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帶走利潤,而且如果底薪部分佔比越大,還會降低員工的創造力。

2、加提成點數,雖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業績的情況下,公司的成本費用率會上升,相對而言利潤率下降,而且增加點數的激勵性有時效性,一般在增加的頭一兩個月有點效果,之後又會迴歸過去和常態。況且加少了員工沒感覺,加多了企業吃不消。

任正非,留不住人才,你拿什麼跟別人競爭,別再用底薪+提成了!

業務員加薪的兩大模式:

  • 1、KSF增值加薪:

在銷售業績之外,根據業務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1)回款率指標

2)高毛利產品銷售指標

3)新客戶開發銷售(數量或金額)指標

4)新市場開發銷售指標

5)客戶服務滿意度指標

6)客戶投訴率或數量指標

7)客戶開發或服務成本指標

8)客戶有效服務數量指標

9)協助開發產品指標

操作:以過去的實現值作為基點,超過這個基點(也可以建共識標準)就可以給予獎勵加薪!

  • 銷售崗位ksf案例設計:
任正非,留不住人才,你拿什麼跟別人競爭,別再用底薪+提成了!

任正非,留不住人才,你拿什麼跟別人競爭,別再用底薪+提成了!

  • 2、PPV量化加薪:

讓業務員做到一專多能、成為複合型人才,同時做更多的事情,獲得更多的收入,例如:

1)跟單員,跟蹤生產流程,完成交貨。跟單產值工資;

2)調查員,調研市場,提供完整的市場信息。市場調查產值工資;

3)統計員,除了自己的業績,協助統計和分析。統計產值工資;

4)客服員,打回訪電話,收集客戶反饋。客服產值工資;

5)分析員,收集外部與內部產品信息,並提供數據分析資料。分析產值工資;

6)根據企業崗位配置及個人能力,還可以擔任行政、後勤、網絡、美工等工作,並獲得各種產值收入。

小結:

銷售員是每家企業裡面衝鋒上陣的關鍵崗位。所以一套有效的激勵管理辦法可以使銷售員更加充滿鬥志激情,讓公司業績翻番。

但是很多企業在設計銷售崗位薪酬激勵的時候,通常都是按照底薪+提成的方式來進行工資發放。從激勵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模式顯得比較的單一,激勵不夠豐富多樣。激勵單一的結果,最終也會體現在銷售的業績上面來。

所以說,一個企業的薪酬績效模式是否具備豐富的激勵性。多樣性,對於企業的發展、員工的積極性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因素在裡面。

任正非,留不住人才,你拿什麼跟別人競爭,別再用底薪+提成了!

薪酬設計的主要導向是什麼?

1、激勵多化:

按週期、按三線目標(保健線、激勵線、挑戰線)、按個人與團隊、按職責內外等組合設計。

2、層次差異化:

按不同層次、年齡員工的需求差異進行設計。

3、雙向擴展化:

由單向激勵發展到雙向驅動,增加驅動力。

4、未來價值化:

除當下價值激勵外,開始注重潛力與未來價值,如股權、願景等。

  • 另外,薪酬設計還要綜合考慮五大要素:

1、挖掘員工深層次的需求;

2、必須懂得激勵理論;

3、選擇最佳的薪酬模式;

4、設計合理的薪酬流程;

5、設置薪酬體系的保障。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