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將軍能指揮士兵勇猛作戰靠的是他過人的謀慮和勇氣還是關係?

讓子彈在外面飛一會兒


古代將軍指揮士兵勇猛作戰,士兵都上去拼命,是什麼讓這些士兵這麼拼命地作戰呢?

1軍紀

軍隊要有鐵一樣的紀律,允許你做什麼,不允許你做什麼。這裡我們參照一下韓信的十七禁令五十四斬:

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二: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三:夜傳刁斗,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制,此謂構軍,犯者斬之。

五:揚聲笑語,蔑視禁約,馳突軍門,此謂輕軍,犯者斬之。

六:所用兵器,弓弩絕弦,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幟凋弊,此謂欺軍,犯者斬之。

七:謠言詭語,捏造鬼神,假託夢寐,大肆邪說,蠱惑軍士,此謂淫軍,犯者斬之。

八:好舌利齒,妄為是非,調撥軍士,令其不和,此謂謗軍,犯者斬之。

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婦女,此謂奸軍,犯者斬之。

十:竊人財物,以為己利,奪人首級,以為己功,此謂盜軍,犯者斬之。

十一:軍民聚眾議事,私進帳下,探聽軍機,此謂探軍,犯者斬之。

十二: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洩於外,使敵人知之,此謂背軍,犯者斬之。

十三:調用之際,結舌不應,低眉俯首,面有難色,此謂狠軍,犯者斬之。

十四:出越行伍,攙前越後,言語喧譁,不遵禁訓,此謂亂軍,犯者斬之。

十五:託傷作病,以避征伐,捏傷假死,因而逃避,此謂詐軍,犯者斬之。

十六:主掌錢糧,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謂弊軍,犯者斬之。

十七: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

2賞罰的制度:

我們可以看到古代有割鼻,割耳,割頭的計數制度。這個制度的缺點就是可能導致平民被殺害來湊軍功數。很多軍隊的手腳都不乾淨,統帥雖然治軍嚴格,可他們也明白,你不給這些士兵足夠的利益,沒有幾個人願意為你賣命,因此很多人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像安祿山這樣的人,為了拉攏軍隊更是不斷製造這類的事件。

3指揮官謀略和堅定的信念:

背水一戰又稱井陘之戰,發生於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漢軍和趙軍在井陘交戰,漢軍大將韓信利用趙軍主帥陳餘輕敵之心,擺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陣,鼓吹本軍將士奮勇作戰以求死裡逃生,並另調兩千輕騎趁隙奪取趙軍軍營並在軍營內插滿漢旗。趙軍想回營稍作歇息之餘驚見本營插滿漢軍旗幟,以為漢軍已經全部俘獲趙國的國王和將領們,大勢已去,於是軍隊大亂,紛紛落慌潛逃一鬨而散。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想必大家都知道,項羽破釜沉舟,四面楚歌,至死不肯過江東的故事。和《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些充分的說明了,在征戰部隊中,指揮官的謀略和信念的強大力量。

通過以上,我們不難看出士兵英勇作戰,和嚴明的軍紀,使士兵自身受益的賞罰制度,和指揮官的謀略和堅定信念三點缺一不可。

這裡再補充一點,還有一種常見的方式就是通過輿論的方式:

比如陳琳為袁紹做的討伐曹操檄文,讓自己的部隊覺得師出有名,名正言順,以順誅逆。讓士兵們自己都覺得自己是為了正義在討賊。另一種方式就是封建迷信的方式,讓士兵們自己相信領導者是為了正義比如說,之次所旁叢祠中呼“大楚興,陳勝王”。卒買魚烹食,魚腹中得書等等,誤導士卒迷信的輿論方式





大涉


為什麼在古代有兵權就可以不聽皇上指揮,那些小兵就只聽將領指揮,古代的士兵到底忠於將軍還是忠於皇帝。

要看實行哪種兵制——府兵制,則皇帝掌握實權,將領無法控制士兵;募兵制,則將領與士兵長期相處,易形成割據勢力。

到宋朝,則兵將時常分離——將領定期更換駐地,士兵則不換,則實權仍在皇帝手中。且出戰時由皇帝點將,專屬部門撥人數,將領只負責領兵、練兵。

若將領能與士兵長期生活在一起,同練兵、同作戰,則士兵當然以頭為重——崇拜和忠心、感情嘛。所以皇帝沒將軍有威信。

所以,這種情況下,士兵更忠於將軍。

若將軍不能長期與士兵在一起,如定期更換駐地,則士兵更畏懼皇帝而不是那個幾個月後就見不到面的將軍——士兵也就會更忠於皇帝。

所謂兵權,就是將帥統率三軍的權力,它是將帥建立自己的威信的關鍵。

將帥掌握了兵權,就抓住了統領軍隊的要點,好像一隻猛虎,插上了雙翼一般,不僅有威勢而且能翱翔四海,遇到任何情況都能靈活應變,佔據主動。

反之,將帥如果失去了這個權力,不能指揮軍隊,就好像魚、龍離開了江湖,想要求得在海洋中遨遊的自由,在浪濤中奔馳嬉戲,也是不可能的。

古代行軍打仗靠什麼指揮

古人打仗靠旗鼓指揮。

例如高中語文的《曹劌論戰》 中說“一鼓作氣,再而衰 ,三而竭”,就是說士兵聽鼓聲為號,鼓聲一響,就開始進攻。八十年代的評書裡,講古代戰場上的兵將聽到己方陣地上鑼聲響起,就要撤退,是同樣的道理。前面說的《曹劌論戰》,曹劌看到敵人撤退,最初不許己方追擊敵人,而是登到高處觀察敵方的旗幟,看到敵人的旗幟已經倒下,才判斷地方是真敗了,而不是詐敗。其道理在於作戰時士兵要跟著自己的旗幟前進,旗幟就是部隊前進的方向。旗幟倒了,一定是主將傷亡或敗退才會發生,那樣士氣就會受影響。

古代什麼樣的將軍容易打勝仗

兵無常勢 水無常形 兵者詭道也 一個好的將軍永遠不會讓敵人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永遠知道敵人在想什麼 這樣才能出奇兵 打勝仗 紙上談兵就完了。

古代將軍最基本的素質是什麼?

這裡舉出三種 ,以供參考《孫子兵法·計篇》 雲:“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就 是說,作為將領必須具備多謀善斷、賞罰有信、愛護士卒、勇敢堅定、明法審令五項標準,後人稱之為“五德”。這並不能概括孫武對將領素質的要求。他在《九變》篇中還寫道:“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這是從將領性格方面考慮的,補充了“五德”的不足。“勇”是美德,但“必死”、魯莽就可能被敵誘殺;“愛人”是美德,但過分愛民則會因掩護民眾而導致煩勞;“廉”是美德 ,但過分廉潔自愛亦會因受不起敵人的侮辱,而失去理智。至於貪生怕死,一觸即發的將領,自然是不堪大任的。這樣,孫武就從正反兩個方面,對將領應當具備的素質作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司馬法》認為,將領必須具備“仁”、“勇”、“智”、“義”、“信”等條件。“凡民,以仁救,以義戰,以智決,以勇鬥,以信專,以利動,以功勝。故心中仁,行中義,堪物智也,堪大勇也,堪久信也。”[將領的思想要合乎“仁”,行為要合乎“義”,處理事務要靠“智”,制服強敵要靠“勇”,長久地贏得人心要靠“信”。秋時代的申包胥認為,將領帶兵打仗,最重要的是必須具備“智、仁、勇”三個條件:“夫戰,智為始,仁次之,勇次之。”[因為沒有“智”,就不能瞭解人民的內心,估量不到天下眾寡強弱的形勢;沒有“仁”,就不能和三軍將士同甘共苦,得到戰士的愛戴;沒有“勇”,就不能果斷地解決疑難問題,實施戰略大計。


風雲雷火電


在古代軍隊作戰時,將軍的最主要職責是坐鎮指揮,而不是衝鋒在前,就算將軍跟士兵一起作戰也會有親兵專門保護,因為在那個時候將軍就是一支軍隊的信仰,一旦將軍死了整支軍隊很快就會土崩瓦解,所以電視上那些將軍對壘的情況是極其少見的,不過將軍的武力的確是不容小看,首先他們的武器裝備和鎧甲要比普通士兵高一個檔次,再加上他們從小習武能征善戰肯定比普通士兵厲害的多。

望採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